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构成派雕塑家佩夫斯纳
作者: 张荣生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构成主义   构成派   立体主义   铜雕塑   西方现代艺术   结构主义   空间构成   雕塑家   艺术形象   造型艺术  
描述: 构成派,亦称构成主义,结构主义。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西方现代艺术和美学中的形式主义流派之一,发源于立体主义。其思想在建筑、造型艺术、文学、戏剧和音乐等方面都有所表现。在雕塑中,构成派雕塑家力求利用新技术来创造普遍的、合理的、造型上正确的形式和结
浅谈亨利·摩尔雕塑作品负空间的运用
作者: 谭宗斌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维空间   亨利·摩尔   西方现代雕塑   负空间摩尔洞   雕塑  
描述: 亨利·摩尔的雕塑作品中广泛运用空洞,其孔洞理论也打破了"雕塑是被空间所包围的实体"传统概念,人们也称其为"摩尔洞"。亨利·摩尔的孔洞理论和对空洞的运用,给后人的研究和创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因此在研究负空间雕塑时,必不可少便是对亨利·摩尔及其作品进行研究,了解其作品在空间运用上的技巧和雕塑表现方式,从而更好地理解负空间雕塑的真正内涵和价值。
·为建设一流的高等艺术院校而努力
作者: 潘公觊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主主义教育   兼容并蓄   设计艺术教育   美术学院   西方现代艺术   蔡元培   中国画   高等艺术院校   林风眠   学术特色  
描述: 70年前,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蔡元培,为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并实现其“美育代宗教”的至诚梦想,选址杭州孤山南麓,指派首任校长林风眠,创建了我国第一所综合性的国立高等艺术学院——“国立艺术院”。这是本世纪美术史上的一件大事。当时的学院格局,以大学本科为主体,又设研究生部,有李可染等6位研究生。有西画、中画、雕塑、图案、
评八女雕刻家联展
作者: 王克庆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留言簿   社会主义   观众   女英雄   艺术家   建设时期   西方现代艺术   作品   雕塑  
描述: 她们是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平凡、普通的女雕刻家——赵瑞英、杨淑卿、张得蒂、张德华、陈桂轮、史美英、文慧中、丁洁因。她们的作品联展在北京引起强烈反响,深受观众的赞赏。华君武同志在留言簿上写了“雕塑女英雄” 五个大字。观众在留言中写道:
平静的海平线
作者: 朱国荣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意义   传统艺术   探索性   上海   祖国   西方现代艺术   创作   学术性   雕塑   美术家  
描述: 美协上海分会主办的第三届《海平线’90绘画雕塑展》以探索性、学术性为宗旨,体现了上海美术家创作上的成熟。浮躁不安、急不可耐、求奇出怪的探索心理,被一种冷静理智的研究所取代。他们对西方现代艺术不再一味模仿,只是把它们作为一种新的语系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对于祖国的传统艺术也并不一概摒弃,只是不愿再作那种无意义
略论新时期美术的发展态势
作者: 许祖良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中国传统文化   艺术哲学   气候   审美形式   西方现代派美术   绘画   传统中国画   美术作品   雕塑  
描述: 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里曾用植物的生长来作比方,指出一定的绘画、雕塑等艺术的产生、发展,需要有一定的“精神上的气候” 和“环境”。他说:“自然界有它的气候,气候的变化决定这种那种植物的出现;精神方面也有它的气候,它的变化决定这种那种艺术的出现。我们研究自然界的气候,以便了解某种植物的出现,……同样,我们应当研究精神上的气候,以
油画评选后的几点感想
作者: 邵大箴   来源: 美术之友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民族气派   油画媒介   中国艺术   画评   西方现代绘画   主旋律   重大题材   优秀作品   民族特色  
描述: 参加第九届全国美展油画作品评选之后,有几点感想,写出来,向大家汇报。 心态这里说的心态,是指面对第九届全国美展各方面人士的心理状态,包括作者、组织者、评论家、普通观众,当然也应该包括各级领导。第九届全国美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之际举办,有特殊的“庆典”意义,大家对它的期望值很高,是可以理解的,从送展油画作品看,各省市都投入了相当大的力量,尤其是解放军总政治部给予很大重视,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动员、组织工作。作者们的态度是严肃认真的,都以很高的热情从事创作。但另一方面,大家以“平常心”对待这次展览,也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一个现象。所谓平常心,就是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我能画什么,就提供什么,尽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得好一些──大多数创作者持这种态度。但组织者也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创作者的积极性,不做违背艺术规律的事。我想,评论家和普通观众也会以平常的心情看待这次展览。因为组织者、创作者的心态比较正常,这次展览反映出来的当前油画创作的状况也就比较真实。参展作品既注意了庆典意义,也充分注意了艺术的特性。即使有庆典和纪念内容的作品也是通过艺术的特性表达出来的。这样,纪念建国50年的全国美展才能成为反映我国当前艺术水平...
贺《海上油画集》面世
作者: 亦咏   来源: 美术之友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先生   美术教育   “中体西用”   任伯年   中国传统绘画   海派绘画   艺术精神   西方现代绘画   西方文明   油画  
描述: 贺《海上油画集》面世亦咏上海开埠以来,随着经济日趋繁荣,越来越受到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浸染,作为文化的美术,上海最早沐浴着欧风美雨。土山湾绘画馆历经多年,先后培养出素描、水彩、油画、版画等专门绘画技能的人才百余名,为西洋画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海上画...
俄罗斯当代画家作品选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艺术   民族特点   俄罗斯油画   绘画艺术   西方现代艺术   现实主义精神   当代   美术发展   绘画性   历史悠久  
描述: 俄罗斯的绘画艺术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俄罗斯绘画艺术曾对我国的美术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俄罗斯绘画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渊源贯穿了整个世界美术史。俄罗斯当代油画拥有亲和力和独特的美感,其在形式上的探索表明,其仍在继续拓展西方现代艺术的绘画性,在表现层次和维度上探讨绘画的美的种种可能。相对于20世纪西方艺术中大多数偏离美学越来越远的流派和风格,俄罗斯油画家在他们的作品里表达了对美的执着关注。这些作品不但有作为创造者的画家对于形式美的不懈尝试,更有作为观察者的画家对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早期上海风景油画中“现代派”的探索
作者: 王卓然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城市题材   绘画作品   洋画运动   民国时期   现代派   西方现代绘画   探索   上海城市   油画  
描述: 一民国初年,中华大地兴起了非外来之新学术,似无研究之价值的风气。西洋画作为外来的新学术,在蔡元培美育思想
< 1 2 3 ... 24 25 26 ... 42 43 4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