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现实的另外一种样子:再识王风华
作者: 郑乃铭   来源: 美与时代(中)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副主任   硕士学位   西安美术学院   艺术部   艺术批评家   艺术精神   主题创作   艺术语境   油画系   艺术新闻  
描述: 王风华,1971年11月生于陕西,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学位。现为西安美术学院副教授,西安美术学院造型艺术部副主任。作品曾参加2009年"边界之外"(成都)、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武汉)、2009年"曲江当代艺术季"(西安)、2009年"首届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重庆)、2010年"‘改造历史’2000—2009年中国的新艺
“范郭案”之思
作者: 彭禹旺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藏家   提问   歌德   艺术家   主要原因   景德镇陶瓷艺术   批评队伍   打官司   艺术评论   艺术批评  
描述: 近一段时间以来,多名陶瓷艺术家问我知不知道范曾打官司的事?面对这种提问,我的感触极为复杂。在景德镇,陶瓷艺术不能因没有批评而跛脚、应少点歌德多些刀郎之类的呼声由来已久,且不绝于耳。
浅谈徐累绘画中的超现实主义因素
作者: 左戎生   张莹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戴着镣铐跳舞   逸笔草草   中国画专业   形式感   水墨艺术   艺术批评家   色彩观念   中国文化符号   画面构成   超现实主义  
描述: 宋元以降,逸笔草草、自由挥洒的文人画逐渐“得势”,而格物致知的工笔画逐渐“失势”。文人画的兴起使得中国画拐弯到另一条道路,但是这条道路并没有阻碍它的发展,在农业文明的语境中,中国画达到了表情达意的最高峰,成为中国文化符号的经典代表。时至今日,在当下工业化的语境中,文人画的土壤早已被破坏殆尽,现在高举文人画的笔墨游戏无疑是“戴着镣铐跳舞”,而工笔画在沉浸千年之后却以另外一种风度重新崛起,
个体叙事的历险者:应天齐的艺术追求
作者: 王林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版画创作   艺术家   个体叙事   装置   行为艺术   创作思路   作品   遗痕   中国当代艺术   艺术批评  
描述: 以西递村版画创作而闻名的应天齐,既不在主流艺术之中,也不在所谓的当代艺术江湖内。作为独立的艺术家个体,他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和语言创造的延续性。从一系列行为、装置、影像等观念艺术活动到近年来创作的《世纪遗痕》材料油画作品,应天齐呈现了现实性的中国生存经验与历史性的中国艺术经验。其作品承载与激活的"中国性",使之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和当代艺术批评十分值得关注的典型案例。这在某种意义上表明,中国当代艺术的真正力量源自民间、生成于民间,而不是明星化、权重性的主流叙事和江湖叙事。
新年新创意:贺《文艺争鸣》(艺术版)创刊
作者: 谢冕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争鸣   作者队伍   文艺批评   报告文学   文学艺术   内涵   艺术设计   创意   反批评   艺术批评  
描述: 《文艺争鸣》刊名的内涵本来就丰富:文是文学,艺是艺术,而且还有争鸣。文艺的品类有多种,从文学的小说、诗歌、散文、随笔、报告文学等各种文体,到艺术的绘画、艺术设计、雕塑、建筑、戏曲、影视、舞蹈、音乐等,可谓是全部的文学艺术的大家族。
“隔”世界
作者: 郭健濂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题性   绘画风格   卞之琳   艺术批评家   现代艺术   传统文化内涵   百味杂陈   一性   特有方式   当代绘画  
描述: 寻求绘画的主题是画者心灵与周遭世界博弈的过程。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绘画风格手法不断推陈出新,以至黔驴技穷。美国艺术批评家格林伯格曾为我们揭示了现代主义的真正本质与秘密核心:"现代主义,一言以蔽之,就是以规矩的特有方式反对规矩本身。"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很难再找到一种从未谋面、不可复制的绘画迹象了。因此,对于当代绘画而言,主题的独一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主题性的选择不仅仅是关乎题材内容的问题,更在于画家个人实际生活的体验与思考。
犀利、敏锐、务实的问题意识:第八届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暨青年艺术批评奖论文颁奖会综述
作者: 高学森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史论   批评理论   颁奖会   易英   天津美术学院   政治波普   中央美术学院   美术创作   美术研究   艺术批评  
描述: 为进一步推动艺术与批评学科的建设、发展和创新,探索艺术与批评教育的新模式,总结艺术与批评理论的经验,建立艺术批评与理论交流、探讨和研究平台,繁荣美术创作,发现、培养新生力量,2012年12月8日,由天津美术学院与中央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2012"中国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暨青年艺术批评奖论文颁奖会"在天津美术学院举行。天津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主任郭雅希教授主持开幕
“问道:黄礼攸作品展”研讨会发言摘要
作者: 周功华   邓平祥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策展人   绘画作品   艺术家   风景写生   吴冠中   问道   当代艺术   画面   人与自然   艺术批评  
描述: 邓平祥(著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8年多之前,在黄礼攸刚从中央美院第十二届研修班毕业的作品展上,我看到了黄礼攸的新作品,较之他入学之前的状况,很有些"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之慨,当时即允约为他写了一篇名日《个人图示的生成和演绎》的小文,在学术分析之余,文字上是很为激赏的。
三驾马车——写在三位江西油画家画展的前面
作者: 万木春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原则   艺术家   现代艺术   当代艺术   批评家   为艺术而艺术   江西   艺术机制   三驾马车   艺术批评  
描述: 即便只是客串撰写评论文章,我也会感到有些不安。因为我怀疑在自我完满、与公众毫无联系的当代艺术机制中,艺术批评已经丧失了它原先的功能,沦为空洞的仪式。正因为如此,它才一方面获得艺术表扬的恶讽,一方面又看似不可或缺地继续存在。评论文章就像投进当代艺术这台自动洗衣机的一勺勺洗衣粉,它还能是批评家与画家之间关系的自然表达吗?
现代绘画百年——第四章——野兽派
作者: 约瑟夫·爱弥尔·米勒尔   弗兰克·爱尔加   姚国强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野兽派   艺术作品   艺术家   现代绘画   雕塑性   马蒂斯   梵高   油画   二十世纪初   艺术批评  
描述: 1880年梵高在给他兄弟泰奥的信中曾写道:“目前的这种绘画很有可能会变得更敏锐细腻,更富有音乐性而不是更多的雕塑性。总而言之,它预示着‘色彩时代’的到来。”这是一番很有预见的言辞,二十世纪初期兴起的一批画家都努力使自己相信这一预言。当艺术批评家路易·伏塞莱斯观看1905年秋季沙龙展出的这批画家的油画时,他曾称这派艺术家
< 1 2 3 ... 6 7 8 ... 14 15 1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