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艺术批】搜索到相关结果 158 条
-
学术展览的机制建设
-
作者:
王梦佳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术
艺术家
展览
批评家
年鉴
艺术品市场
机制建设
拍卖行
中国当代艺术
艺术批评
-
描述:
当红艺术家参展,24位艺术批评家学术认定,119件当代艺术品专场拍卖,成交率85%!……
-
我看韩美林的雕塑
-
作者:
张仃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纪念碑
艺术批
建筑师
霍去病
美林
革命英雄
雕塑家
汉魏六朝
民族风格
-
描述:
我多年从事绘画,但有时参与一些雕塑方面的活动,天安门革命英雄纪念碑修建时,建筑师提出碑座上要有浮雕。为了要与民族风格的纪念碑相协调,建议雕塑家们到祖国各地进行一次考察,当时我耳闻一位很有权威的雕塑家表示:“中国没有雕塑”。这使我很吃惊,很难理解。后来逐渐明白:权威是国外学成回来的,从希腊到罗马直到文艺复兴,形成一个光辉的西方雕塑传统。至于中国,从汉魏六朝的碑刻、云岗、龙门、霍去病墓石雕、
-
贾科梅蒂从雕塑中自我认知
-
作者:
姜晓梅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立体主义
艺术批评家
阿尔贝托
自我认知
著名雕塑家
贾科梅蒂
埃尔
布德尔
超现实主义
马蒂斯
-
描述:
关注当下导语阿尔贝托·贾科梅蒂被誉为现代主义精神的化身,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有关他及其作品的解读历来充满争议,成为国内外艺术界的热点之一。著名雕塑家布德尔说贾科梅蒂"要不就成大气,要不就可能发疯"。法国哲学家萨特为贾科梅蒂撰写了《追求绝对》和《贾科梅蒂的绘画》两篇评论文章,并为贾科梅蒂在纽约皮埃尔·马蒂斯画廊个展撰写序言,认为
-
虚与实——读王兴刚的系列雕塑《处方》
-
作者:
彭锋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抽屉
审美特征
中国古代
中国传统美学
虚与实
隐喻意义
作品
处方
雕塑
艺术批评
-
描述:
虚与实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对概念,在中国传统艺术批评中有广泛的运用。尽管今天的艺术批评家已经不太使用这对概念,但我想不出有比它们更好的术语来概括王兴刚雕塑的审美特征。当然,中国古代的批评家们不仅用到虚与实的字面意思,而且通过阴与阳、显与隐、情与景、意与象、有与无等等的关联,形成丰富的隐喻意义。我用虚与实这对概念来讨论王兴刚的《处方》,也不仅用它们的字面意思,而且会用到它们的隐喻意义。
-
艺术批评家需要一个位置
-
作者:
黄玺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位置
规范
艺术批评
-
描述:
艺术评论往往也被称作艺术批评,从批评的角度剖析一个画家的艺术品,也可以让人们更多的了解到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和他的作品的社会意义及其影响力。然而今天的艺术批评绝大部分多是一些虚而不实的赞美之词这种文化现象,如此泛滥。艺术批评需要更多的规范、尺度,艺术批评家们也需要他们应有的专业位置,或者说我们需要专业的艺术评论家。
-
当代艺术批评课程的“图像志”教学研究
-
作者:
张甘霖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艺术批评课程
教学研究
-
描述:
本文旨在通过当代艺术批评课程中的“图像志”教学研究探索,遵循学科性、学理性、实证性,以当代主流艺术理论形态建设和发展为主线,加强当代艺术批评教学的特色性和前瞻性研究,充分凸显当代艺术批评教育优势和开拓当代教学新模式的发展方向。
-
图像的批判——谈李大方的油画
-
作者:
易英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手法
图像
艺术观念
波普艺术
李大方
油画
艺术批评
-
描述:
图像的批判——谈李大方的油画
-
敏锐的思想——2013年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暨“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综述
-
作者:
杨重慧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文化
理论研讨
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
当代艺术
博士生导师
青年学子
中山大学
美术馆
艺术批评
-
描述:
研究中心主任、冯原教授,深圳雕塑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孙振华教授,深圳美术馆艺术总监鲁虹教授。本次青年艺术批评奖征集稿件总数为75篇,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
-
雕塑艺术批评的入路与出路
-
作者:
王坤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市场
面临困境
社会批评
批评家
雕塑家
价值标准
雕塑艺术
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评论
艺术批评
-
描述:
任何艺术门类,在历史的进程中,都会不约而同地或多或少地面临深入进去或出得来的问题。深入进去就是要“艺有所专”,出得来要“居高拾级而下”,不然的话,必然面临困境与尴尬。雕塑艺术批评家也是如此。作为人类艺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雕塑艺术,充分活跃的艺术批评可以促使雕塑家深刻思考和内省,同时也促使批评家自身进行深刻思考,在激发雕塑家创作的热情和信心的同时,批评家也须提高自身的学识、修养、责任心。有个法国艺术评论家叫克里斯多,他是个不折不扣既糊涂而且教条的评论家,在罗马尼亚雕塑家布朗库西(1876—1957)创
-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批评
-
作者:
廖内洛·文杜里
邵宏
来源:
诗书画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文艺复兴时期
古希腊罗马
微观世界
宗教
中世纪
艺术批评
-
描述:
认为文艺复兴是一个通过宗教消失和研究古希腊罗马而与中世纪对立的时代,这一旧观念近来受到了修正。人们承认,宗教在文艺复兴时期并未消失而是更为人性一些,因为宗教将信仰集中于人身上,人是一个包含有宇宙的微观世界。人们理解到,那时对古代作家、雕塑家和建筑师的研究,便是这一有关人的新宗教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整个十五世纪,对人、人的美、人的
<
1
2
3
4
5
6
...
14
15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