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林璎:纪念碑传奇的创造者
作者: 李莉   来源: 公共艺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国家艺术奖   纪念碑   建筑师   耶鲁大学   华盛顿   女学生   艺术家   新设计   美国总统  
描述: 林璎大事记:1980年,因设计越战纪念碑出名(年仅21岁)。1989年,设计《公民权利纪念碑》。1993年,设计纪念耶鲁大学录取女学生的《妇女之桌》,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威斯纳尔艺术中心的《地井
城市雕塑行走在上海城市雕塑案例及背后的故事
作者: 朱国荣   吴春伟   来源: 公关世界(上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代中国   纪念碑   上海   城市文化   外国人   故事   城市雕塑   案例  
描述: 上海是近代中国城市雕塑的诞生地,从1865年起,法、英、德、俄等国纷纷在上海建立各种纪念碑、纪念像。上海在城市雕塑初创期饱含着屈辱,但由此也让国人知道了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的一种体现,有的甚至成为
浅谈雕塑语言在当今中国画创作中运用的可能性
作者: 暂无 来源: 公关世界(上半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代中国   纪念碑   上海   城市文化   外国人   故事   城市雕塑   案例  
描述: 浅谈雕塑语言在当今中国画创作中运用的可能性
造像碑佛本生本行故事雕刻
作者: 李静杰   来源: 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刻形式   本生故事   婆罗门   造像碑   佛本生   麦积山   太子   定光佛   佛教故事   克孜尔石窟  
描述: 在都市、乡村,是当时贵族、平民参与佛事活动的主要场所,在社会上的地位和意义不低于石窟寺院。佛本生、本行故事图像在早期地面寺院艺术中也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登封东魏天平二年造像碑记:“塔殿宫堂,星罗棋布。内外图写,本生泥日(洹);十口尊仪,无量亿数。”惜那
让那些瞬间成为永恒雕塑
作者: 李雅芬   来源: 湖南烟草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解放军   雕刻   医护人员   瞬间   抗震救灾   镜头   地震   雕塑   救援  
描述: 近日,网友们正热火朝天地讨论着建纪念塔或者纪念碑以纪念汶川地震的事。到时候少不了雕塑,大家就开始议论塑哪些瞬间,让它定格成为永恒。我以为,最震撼人心的镜头有:地震救援图:13位解放军战士、医护人员抬着
澳门的户外雕塑
作者: 郭守华   来源: 华人时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锈钢   纪念碑   行车隧道   中葡文化   葡萄牙   喷水池   城市雕塑   孙中山   澳门回归   殖民主义  
描述: 或多座标志中葡友好的纪念碑和户外雕塑。 第一座象征中葡友好的纪念碑——融和门,位于西湾填海区,1993年12月由当时的葡国总统苏亚雷斯主持剪彩。融和门是由四根
魂兮魂兮——秦始皇陵兵马俑
作者: 惠怀杰   康泰森   张翀   来源: 中国摄影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嬴政   地下   秦始皇帝   秦陵兵马俑   车马坑   秦始皇陵兵马俑   俑坑   纪念碑性   古河道   雕塑  
描述: ,手握兵戈,陪伴秦始皇长眠于地下。 每一个西安人或是附近的陕西人,应该都去过临潼看过兵马俑,但不是带着孩童启蒙,就是陪外地亲友参观,本地人很少自己主动前去。陕西黄土埋皇上,渭河北岸及其附近11座西汉帝陵,以及更为北部的18座唐帝陵,无一不在告知世人,这里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相木与造型
作者: 马改户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原始材料   书法家   墓志碑   五十年   语音   于右任   复连   草书   基本造型   照片资料  
描述: 我幼时,曾有幸聆听过于右任先生的一次讲话。据云是先生自新疆考查归来路过我县的。虽然已事隔四、五十年,但先生勉励学生们好好读书长大后为振兴陕西做些有益之事的语音和先生魁梧的身体,炯炯有神的目光,那超乎常人的长须却印在我的记忆里。
从立体派到构成主义
作者: 王正元   路易丝·卡德莱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立体派   纪念碑   构成主义   构成派   布朗库西   雕塑家   塔特林   三度空间   作品   雕塑空间  
描述: 雕塑虽然不像绘画那样,能明确地划分出表现主义、立体派和超现实主义等几大不相同的风格,但我们仍然可以作出一个大略的区分。雕塑是具有三度空间的艺术。在钢铁时代,在用工业的手段可以生产出具有三度空间的艺术品的时代,雕塑制作也许更为随心所欲一些。其次,在这样的时代,能够使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首先是雕塑。因而在平面上创造出三度空间效果的立体主义,其经验很容易为兰勃鲁克和莱切斯的表现主义所接受,直接创造出新的雕塑风格。在马提斯的两个人体中,我们可
麦积山石窟133窟10号造像碑研究
作者: 龙忠   来源: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像碑   弥勒   佛传图  
描述: 麦积山石窟133窟10号造像内容丰富、雕刻技法精湛,制作于北魏晚期。该造像为释迦、释迦多宝、弥勒组合题材,两侧雕满佛转故事。在艺术形式上已摆脱了孝文帝时期的“秀骨清像”风格,明显受到来自龙门石窟造像的影响。该造像不仅代表着北朝佛教艺术的水平,更是中国古代传统雕塑中的精品之作。
< 1 2 3 ... 75 76 77 ... 100 101 10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