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叙事,暗喻与逸出 赵峥嵘的绘画与视觉生成
作者: 鲁明军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硕士学位   波洛克   基弗   中央美术学院   学士学位   中国美术学院   表现主义   当代艺术展   艺术空间   油画系  
描述: 看赵峥嵘的简历,特别简单。1971年生于上海,199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现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学基础部。虽然我们无法确知赵峥嵘的绘画是否取决于这样一个在很多人眼里是如此"完整"且令不少人艳羡的学习经历,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之所以时至今日他依然坚持朴素的绘画方式,与此并非没有关系。不过,对于今天的赵峥嵘而言,这些并不重要。他更在意的是,这些经验能否成为他继续创作的动因和推力。有时候,他还试图有意地忘记、放弃甚至拒绝这些经验对他可能的牵制,尽管不见得十分有效。有意思的是,恰恰是在这样一种潜在的"拉扯"中,蕴藉着赵峥嵘绘画语言的张力。本文无意对赵峥嵘的创作做一历史性的梳理和分析,而是着重就2010年以来的作品如《公园》(2010)、《夜游者》
融彩铸梦,奇幻灵动——简论柴祖舜教授的心象艺术作品
作者: 谢家叶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意花鸟   具象   中国画技法   心象   行动绘画   波洛克   大写意   油画技法   墨彩   colors  
描述: 柴祖舜教授早年曾结合油画技法和宣纸材料,创作了《天下为公——孙中山先生》,从而开启了他探索新技法、新材料的艺术之路。新世纪之始,柴教授画风出现了巨大转变,他开始运用水油结合的技法创造出可抽象也可将抽象同具象结合的“心象艺术”,在表达形式和内容上都自成体系,在表达自我内心世界的同时,也探索了现代与传统互融的多种可能性。
大象无形亦无名:赵无极的油画日记
作者: 陈志瀚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节性   波洛克   米芾   石涛   溪山行旅图   赵无极   八大山人   范宽   蜀素帖   大象无形  
描述: 赵无极的绘画中,存在着某种"势",支持着那样深刻的精神内涵。当然,这种势并不是刻意追求而来的,而是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是内心的那种大气和神秘的感情驱使着画家挥动画笔,从而迫出这种"势"来。
表现性绘画与人体模特儿
作者: 王小菲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罗斯科   波洛克   桥社   中国画家   赵无极   表现主义   子震   西方美术史   抽象表现  
描述: 20世纪80年代,西方的表现主义绘画传到了中国,一下子震住了不少人,它的养分也成就了许多中国画家。如今,也有学艺者喜欢表现主义的作品,那想创作出表现主义绘画的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困惑:表现主义已经不像写实绘画把复制和再现作为主要目的了,那我面对人体模特儿时到底需要画什么?我是否可以离开教室回家瞎编?这里有个问题要说清,美术史上有三个跟“表现”相关的画派,按时间大致排列分别是20世纪初的德国的表现
绘画的力量 生命的证言
作者: 陈孝信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写实风格   油画艺术   波洛克   色彩的表现   山楂树   赵无极   冥冥之中   油画创作   千钧  
描述: 当我提笔写这篇短短的文章时,总感到笔下如有难以承受的千钧之重:这是怎样一个脆弱、无助的生命,又是怎样的一个坚强、灿烂的生命!马洪戈——对我而言,原本是个陌生的名字。他所在的小县城——远安——对我而言,也是一个陌生的地方。可是,当《山楂树之恋》在全国同步放映之前,我风尘仆仆地赶去远安,与马洪戈在一个小县城的停车点相遇、相识之后,这种陌生感便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而另一种亲切感,同时还伴随着一丝丝揪心的痛和一份由衷的感动,却始终萦绕在我的心间,久久不能淡化……马洪戈与他的爱妻之间所发生的一切,原来就是真人版的《山楂树之恋》,甚至比它更真切、曲折、感人!他们相识、相爱于26年前,不久便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如今
恬淡、宁静的和谐曲:浅析莫兰迪的油画艺术
作者: 蒋弘烨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兰迪   油画家   油画艺术   波洛   绘画语言   艺术风格   现代绘画   艺术格调   艺术特色  
描述: 莫兰迪的油画朴实无华、造型简约,他将生活中最普通最常见的物体置于单纯的画面中,营造最奇特、最简洁、最和谐的美的氛围。文章主要从莫兰迪油画的造型、光影、色调、空间四方面来诠释莫兰迪的绘画语言,从而更进一步地了解他的艺术特色,体会他的作品清新、空灵的意境。——题记
碰撞与交融:评唐近豪先生的艺术
作者: 范迪安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文化情怀   形式语言   中国艺术家   波洛克   图像时代   赵无极   康定斯基   超现实主义   抽象表现  
描述: 在评论一个艺术家的创造价值时,通常要把他的艺术追求与成果置放在从历史到当代的文化坐标上观察,才能比较清楚地看到他在哪个时间节点上做出了自我艺术路向的选择,以及在何种境况下解决前人所未曾完全解决的艺术课题。艺术作品给人提供的是感性的风格与语言、视觉的形式与形象,但在艺术形态的背后,却充满艰辛的探索。只有越过作品的表象,深入体察其艺术的内奥,才能透彻地认识到一位艺术家真切的文化情怀与艺术追求的心路历程。先生是中国艺术界不甚熟悉的新加坡艺术家,但他的华人身份首先让人感到亲
曹吉冈的山之在场:深度与空无
作者: 姜丹丹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索卡   具象   梅洛·庞蒂   波洛克   绘画语言   古典精神   中央美术学院   塞尚   空无   范宽  
描述: 在曹吉冈的“山”的在场的面前,一种惊诧感首先油然而生,攫住身心。然而,如何言说,如何去界定它?而后,旋即而来的是困难——难以解读、剖析和真正定位的“山”。在曹吉冈的作品前,必然会遇到一种解读与书写的困难。正如德里达在论述书写时所言,“力量让人着迷,当我们不再有力量去领会其内部的力量,即创造的行为”。在“空寒”展览的现场(2014年6月,北京,索卡艺术中心),面对高大尺幅的用坦培拉绘制却泛出墨色效果的画
绘画性抽象
作者: 潘公凯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语言   印象派绘画   蒙德里安   波洛克   纯粹性   中央美术学院   审美趣味   康定斯基   绘画性   抽象表现  
描述: 从谭平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内心有一种素质,一种自然的禀赋。这种自然的禀赋所标示出的是每个艺术家不同的思维习惯、知识结构、审美趣味,以及对艺术的志向和追求。谭平作品中那种一以贯之的艺术素养,从初学绘画开始,就显示出他在艺术趣味方面高格调的追求。文化与艺术发展到现代主义之后的今天,似乎不再有一个共同的评价标准,也不再有清晰明确的发展脉络,而呈现
纸本:绘画艺术里的意识流——刘彤彬的创作
作者: 兼阑   来源: 画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波洛克   刘彤   艺术作品   时空交错   艺术创作   冥冥之中   纸本   上下求索   精神分析学说  
描述: 那天上午10点半左右的时间,正值仲秋渐近,上午的阳光和着金黄纷纷穿过斑驳的光影,炫目又灿烂。我开始阅读刘彤彬近年创作的一摞纸本。因为此前对刘彤彬的艺术创作仅是局限在他的版画和油画,他的纸本还是第一次观看。一摞五大本都有相对独立的标段和会意,信手翻检看似随意的白描彩绘,却在不经意的阅读中,读到了艺术家刘彤彬内心存有的那份不安的上下求索和意识深处的躁动。艺术作品对任何一个观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