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李一书法选登
作者: 周永健   来源: 民族艺术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法家协会   李一生   流便   文化作用   书法创作   艺术才能   儒家文化   型态   写经   周永健  
描述: 李一生于孔孟故里,儒家文化在耳濡目染中早以融入血脉,这似乎是不求而在的。在他的书法创作中,小楷便充分地表现了“中和”的审美指向。其小楷接源魏晋,旁参隋唐写经,点画工丽,风神散逸,于不激不历中溢出浓郁的书卷气。秀美流便的行书,朴厚酣畅的章草,秀逸工稳的小楷,构成了李一书法创作的三种形态。在这三种型态里,既反应了作者驾驭多种书体的艺术才能,又表现了文化作用于书的统一性
至情致力的永久事业:城市环境艺术建设
作者: 赵晓波   来源: 建筑与文化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永久   时尚生活   视觉效果   建筑设计   事业   文明程度   城市环境艺术   社会经济  
描述: 城市,今非昔比,早已告别了人类进行简单生产生活之固定场所的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类已开始对自己居住的这个城市的整体面貌以及整体视觉效果进行"艺术化"加工了。对环境艺术的高标准日益成为城市人追求高档、时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和建筑是环境艺术的主要载体,如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城市雕塑、壁画、建筑小品等均属环境艺术的范畴,它不仅具有一般
“叶帅”与“象不象”
作者: Fan   来源: 建筑知识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系   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现代艺术   艺术圈   四川美术学院   张晓刚   油画专业   叶永青   云南记   油画系  
描述:青1958年生于昆明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油画专业现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个展2009年叶青,GalleryJ.Chen,台北画.涂——叶青精品收藏展,寒舍空间,台北
用寓言照亮心灵之灯
作者: 古滕客   来源: 江淮法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七十二变   小文   绘画语言   黄永玉   一幅画   老顽童   趣闻轶事   艺术创作   鲐背之年   何论  
描述: 每到儿童节的时候,我都要给孩子选几本书作为礼物。今年,我给孩子选了92岁“老顽童”黄永玉先生的新作《给孩子的动物寓言》,想用寓言照亮孩子的心灵之灯。黄永玉先生被称作“画坛鬼才”,也是少有的“多面手”,国画、油画、版画、漫画、木刻、雕塑皆精通。我送给孩子的这本《给孩子的动物
火车,向着爱情奔跑
作者: 毕雪琳   来源: 中国铁路文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永远年轻   下象棋   汽笛声   大幕   活着   童话故事   浓得化不开   安妮宝贝   雨纷纷   呼啸而过  
描述: 火车,向着爱情奔跑火车和汽笛声充斥着我的生活,钢轨和机车的奔跑占满了我工作的所有空间,与铁路结了这一生一世的情缘,如果唯美地看去,作为铁路大家庭的一员,我仿佛是生活在童话故事里的人,五彩的日子里充满了浓得化不开的浪漫与惊喜。火车一旦跑起来,就像拉开了一场精彩戏剧的大幕,那么多的人蜂拥而来,纷纷向你展示他们跌宕起伏的人生,那么多的人间悲喜就在这个逼仄浓缩的站台上演出了。在远远的凝视里,你可以感动得一塌糊涂,而近距离看去,你只看到旅客眼中的茫然,和粗重的喘息声,你的汗水流淌在每个出发的路口,却与他人的生活隔着山与水的距离。
老爷山朝山会札记
作者: 李占芳   来源: 中国土族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各种颜色   塑像   佛号   永乐皇帝   三官庙   紧跟在后面   大通县   太子   “花儿”   内供奉  
描述: 青海素有“十八朝山会”之说。这“十八朝山会”大致分布在湟中、大通、乐都、民和等地。这里只讲老爷山的“朝山会”。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大通县城关、西关、衙门庄、代同庄、煤窑、庙沟、新城、上下柴家堡等地的农民汇聚在老爷山上,举行朝山仪式。因而,使“朝山会”的习俗流传至今。
被撕裂的共同体——读解托尼·莫里森“挚爱”枢机
作者: 张慧敏   李英榀   来源: 景德镇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奴   “挚爱”   永约   共同体   Beloved  
描述: "乃是必然。故此,《挚爱》无论是故事还是语言最后皆沉浸在《罗马书》再次"立约"的庆典中,因与上帝的约,人类得救,解放后的奴隶,"撕裂"假想后的人反而可以成为自己真正的主人。
师法自然,造物天成——浅谈吉州窑制瓷业的发展
作者: 张晓颜   来源: 文艺生活(下旬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永和镇   景德镇   磁州窑   黑釉瓷   文天祥  
描述: 吉州窑是中国南方地区黑釉瓷的一支,是民窑的杰出代表,本文通过阐述其烧造历史、纹饰以及后期的衰落,探究它对中国陶瓷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谈浅绛彩瓷画及其蚌埠传承
作者: 赵兰会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陶瓷研究   景德镇瓷   程门   安徽籍   浅绛   艺术形式   王锡良   季永   汪友棠   中国传统书画  
描述: 浅绛彩瓷画,产生于清代同治、光绪时期,主要由安徽籍书画家参与,运用中国传统书画中设色淡雅、格调高妙的浅绛画技法在瓷器上进行创作,集诗、书、画、印、瓷等为一体的景德镇新的瓷器绘画艺术形式,是文人画与景德镇瓷艺的完美结合。题材与器形浅绛彩瓷画的创作内容多为山水、花鸟、人物、清供等文人画的传
宣德官窑与成化官窑的联系
作者: 江建新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朱高炽   中国陶瓷史   北征   天青釉   洪熙   朱瞻基   底径   钦安殿   永乐皇帝   明宣宗  
描述: 一四二四年,永乐皇帝病逝于北征归途。同年八月,太子朱高炽继位,改年号为洪熙。朱高炽登基仅十个月,便罹病猝殁于钦安殿。洪熙朝短暂的一瞬,在中国历史上未留下多少痕迹,而其子明宣宗朱瞻基入继大统之后,蒙业
< 1 2 3 ... 87 88 89 ... 93 94 9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