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桐乡】搜索到相关结果 10 条
-
浙江桐乡市行政综合楼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桐乡市
会议中心
地域特色
鱼米之乡
行政
空间塑造
室内装饰工程
综合楼
浙江
现代科技
-
描述:
桐乡市行政综合楼室内装饰工程由会议中心、主楼、图书馆组成。主楼二层大厅是政府办公机构对外接待的一个窗口,设计体现庄重、简洁、现代,并巧妙地将智能化设施融合到建筑效果中;贵宾接待室以“菊花”作为造型
-
鹧鸪仔
-
作者:
陆俊昊
来源:
少先队小干部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桐乡市
鹧鸪
羽毛
小钩
扇子
蓝色
五彩缤纷
紫色
金黄色
造型
-
描述:
看到这个题目,你肯定会感到奇怪,什么是鹧鸪仔呀?让我来告诉你吧,“鹧鸪仔”是我心爱的小鸟,是我的好伙伴。鹧鸪仔非常美丽,羽毛亮丽,头上的那部分羽毛是淡蓝色的,身上的羽毛是金黄色的,而尾巴则是紫色的,两只翅膀活像两把五彩缤纷的小扇子。鹧鸪仔最可爱的是它那伶俐的小嘴儿,黄黄的,弯弯的,硬硬的,仿佛是一个造型优美的小钩钩。
-
乌镇随想
-
作者:
雷扬
来源:
当代学生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牌坊
遗迹
乌镇
钢筋水泥
本性
喷泉
故事
明清
桐乡
雕塑
-
描述:
早就听闻桐乡乌镇保留着大量明清遗迹,古色古香,闻名遐迩,一直想一游。一个细雨纷飞的早晨,我终于如愿以偿。一个多小时后,我已置身于乌镇一座宏大的牌坊前。天空仍然飘着蒙蒙细雨,有点水气,却丝毫掩饰不住
-
“水灯会”点亮水乡中国年
-
作者:
徐昱
来源:
浙江画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千年古镇
水灯
镇西
浙江省桐乡市
-
描述:
春节期间,传统年俗“水灯会”在浙江省桐乡市的千年古镇乌镇惊艳亮相,凤凰、龙船、青花瓷以及猴年“猴元素”的《西游记》故事组灯等26组大中型组灯和数百盏各式花灯闪亮登场。这些组灯和花灯姿态各异,争奇斗艳,遍布在乌镇西栅景区延绵10公里的河道中,以及游览车道两侧,形成一片灯海。据主办方
-
也议桐乡杭白菊收购价格跌底事件
-
作者:
王丽娟
杨良山
来源:
浙江经济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场价格
收购价格
监测数据
菊花
加工企业
杭白菊
加工能力
底事件
桐乡
萝卜
-
描述:
2011年,桐乡杭白菊鲜花收购价格跌入了谷底:胎菊从开价时的12元/公斤,跌至最低5元/公斤,朵花价格从5元/公斤跌至1元/公斤;全年胎菊平均价格7.26元/公斤,朵花1.88元/公斤。据监测数据
-
感受乌镇
-
作者:
邓君曙
来源:
江苏政协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床单
桐乡市
水乡古镇
乌镇
嘉兴
感受
南湖
江南
艺术家
自来水
-
描述:
早就想去看看乌镇。不久前,我参加了一日游,上午参观了嘉兴南湖,下午便兴致勃勃地去了乌镇。乌镇是闻名江南的水乡古镇,在唐咸通年间即正式称镇,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现隶属于嘉兴桐乡市。乌镇离嘉兴不远
-
利用废桑枝培植香菇效益好
-
作者:
杨颖
倪宗耀
来源:
今日科技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桑枝
真菌
利用
科技人员
营养成份
香菇
桐乡
食用菌
培植
研究所
-
描述:
桐乡县真菌研究所利用当地废桑枝条培植香菇,既解决了大批废桑枝的出路,又为农家提供了一条致富的门路。桐乡地处浙北,有桑树18万亩,每年约有2250万千克的桑枝当作柴烧或白白丢弃掉。桐乡县真菌研究所的科技人员为了利用这些废桑枝,收集了国内
-
茅盾故乡的姑嫂饼
-
作者:
张镛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来
子般
制作工艺
浙江桐乡
文学评论家
-
描述:
茅盾,我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文学评论家;浙江桐乡乌镇是他的故乡。乌镇是浙江的水乡名镇,茅盾热爱故乡的山山水水;淳朴的民风民俗,有一种名叫“姑嫂饼”的乌镇特产更为作家所喜爱。 “姑嫂饼”是用白糖加椒盐
-
无语的乌镇
-
作者:
赵可法
来源:
当代小说(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桐乡市
乌镇
江南水乡
-
描述:
乌镇以特别的方式迎接我的到来,到达浙江桐乡市的乌镇已是下午两点,天下起了瓢泼大雨。放眼望去,粉墙黛瓦的江南水乡乌镇,已是一片雨雾朦胧,怡然自得中充满安逸。 过西栅的大门入口,撑一把花折雨伞,随导游
-
沏一杯酽酽的桐乡菊花茶
-
作者:
赵建人
来源:
视听前线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菊花茶
特产
李时珍
热解
文化大师
丰子恺
桐乡
《本草纲目》
-
描述:
沏一杯酽酽的桐乡菊花茶,抿一口清澄浅黄的茶汁,味甘微苦,幽香四溢,舌尖上的美妙享受。菊花茶乃浙江桐乡特产,花瓣洁白如玉,花蕊黄如纯金,古人誉之为“千叶玉玲珑”,今人称其“杭白菊”。李时珍《本草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