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折-衍混合长焦深光学元件的焦深特性
作者: 张慧   丁雪梅   谭久彬   来源: 光学精密工程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衍混合光学元件   焦深     长焦深元件  
描述: 及焦距的条件下,-衍混合长焦深元件相对同f/#的球面折射透镜的焦深扩展倍数取决于衍射元件的浮雕深度,其值越大,焦深扩展倍数越大,焦深内轴向光强分布越接近平顶分布;焦深一定时,小f/#系统更易获得焦深内轴向光强的平顶分布。
位相型全息记录介质的浮雕深度和折射率变化的测量方法
作者: 张晓春   郭永康   郭履容   徐平   来源: 光学学报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息记录介质   折射率调制   干涉测量   浮雕深度  
描述: 本文提出了一种直接测量位相型全息记录介质的浮雕深度和折射率改变量的方法,它利用干涉显微镜及带CCD摄像头的微机组成的简单系统,可获得很高的测量精度.本文分析了测量误差以及为使系统保持最高测量精度而应选取的最佳测量条件.
13.4nm软X射线干涉光刻透射光栅的优化设计
作者: 朱伟忠   吴衍青   陈敏   王纳秀   邰仁忠   徐洪杰   来源: 光学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复折射率   严格耦合波方法   衍射效率   软X射线透射光栅   干涉光刻  
描述: 基于严格的矢量耦合波方法,结合纳米级光栅实际制作工艺,定量分析了在13.4 nm软X射线(TE偏振)正入射条件下,光栅材料、厚度、占空比、梯形浮雕底角大小等因素对光栅一级衍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此波段处,Si3N4、Cr、Au浮雕的相位作用对光栅衍射起重要影响,其中非金属材料Si3N4比金属材料Cr、Au的相位作用更明显。最后优化得到了用Si(或Si3N4)做衬底的Si3N4、Cr、Au光栅,分析结果显示,其一级衍射效率优于目前用于13.4 nm软X射线干涉光刻的Cr、Si3N4复合光栅。
波导光折变功能光栅的研究
作者: 陈铮   易庆胜   来源: 光学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光   导波光   条形波导   光折变光栅  
描述: 提出一种新的波导光折变功能光栅制作技术,利用导波光与空间光干涉,在TiLiNbO3条形波导中通过光折变效应形成波导功能光栅。该方法也适用制作浮雕型波导光栅。用该方法,可制备周期小于二分之一光波长的光栅,并可灵活地调节波导功能光栅的形成与工作波长
《遵义会议八十周年》纪念邮票发行
作者: 宋悦   来源: 广东交通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邮政   性格特征   历史人物   邮票面值   转折性  
描述: 1月15日,中国邮政发行《遵义会议八十周年》纪念邮票1套2枚,全套邮票面值为2.40元。图案内容分别为: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2015年是遵义会议80周年。邮票以沈尧伊的油画作品为蓝本,一图用朴素的笔触表现了遵义
牢记历史不忘怀 再立新功创佳绩
作者: 焦庆元   来源: 工商行政管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战略平台   爱国主义   伟大转折   红色旅游   中国革命   长征精神   会宁县   中国工农红军   市场主体   教育基地  
描述: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的胜利会师,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会宁因此享誉华夏,名垂青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圣地。多年来,会宁工商人在长征精神的鼓舞
折线形蒸养隧道窑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平模流水连续生产线
作者: 金质君   来源: 工业建筑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隧道窑   模板   蒸养   恒温区   混凝土制品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   热工计算   折线形   蒸汽循环   降温区  
描述: 从水平隧道窑的蒸汽养护中,仔细观察其热工情况,便知窑内蒸汽循环在窑的底部为负压,窑的顶部为正压(图1)。利用这一特点,将窑内由于蒸汽比重差而形成的正压部分予以抬高,成为蒸养的恒温区;正负压的过渡区段形成一个斜坡交接,在这一区
将防尘口罩作为医用防护口罩使用如何处理
作者: 王张明   来源: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流感   过滤效率   防尘口罩   甲型   医用   三个问题   折叠式   防护口罩   销售   医疗器械管理  
描述: 案情A局在监督检查中发现,B院使用的防护甲型H1N1流感口罩外包装标示的产品名称为折叠式防尘口罩,未标示任何批准文号。经调查,B院是从C器械公司购入上述
青花瓷器欣赏
作者: 暂无 来源: 管理与财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欣赏   青花瓷器   有利条件   景德镇   转折时期   发展创造   制瓷业   元代   明清两代   中国瓷器  
描述: 元代是中国瓷器生产承前启后的转折时期,在很多方面都有创新和发展。元帝国在江西景德镇设立了“浮梁瓷局”,为景德镇瓷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并为其在明清两代成为全国制瓷业中心和饮誉世界的“瓷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元代景德镇在制瓷工艺上有了新的突破,最为突出的则是青花和釉里红的烧制。
江西景德镇杨梅亭古瓷窑
作者: 陈定荣   来源: 东南文化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窑址   足径   杨梅   景德镇窑   古瓷   折枝   青白瓷   器物   江西   影青瓷  
描述: 江西景德镇是蜚声中外的制瓷名窑,是我国宋元时期优秀名品影青瓷的中心产区.能集中反映景德镇窑场概貌的是湖田窑、杨梅亭、黄泥头、柳家湾、南市街等一批古窑址.其中杨梅亭窑址因我国古陶瓷前辈陈万里先生曾作过简略的调查而引起世人的注目,然而对它的概况、产品种类、制烧工艺等历史内涵仍不甚明了,很有了解的必要.近年来多次到杨梅亭窑场考察,对它作了较多的调查,特作如下记述,以奉献给陶瓷考古界.
< 1 2 3 ... 6 7 8 ... 62 63 6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