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国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254 条
-
历史的宣示
-
作者:
景克宁
来源:
运城学院学报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任重致远
使人
反帝反封建
中国近代史
大吕
爱国主义精神
周年纪念
历史选择
襄国
虎门销烟
-
描述: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它的基座上有着四幅浮雕:《虎门销烟》、《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横渡长江》,构成了中国近代史诗画面。在鸦片战争150周年纪念的时候,面对着英烈的功勋业绩,追踪着历史的轨迹,使人缅怀和思考。 历史是世界的见证人。 一个半世纪前《虎门销烟》的烛天大火,点燃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在血与火的历史中,中国人民看到三幅图象:闭关锁国的封建社会的腐朽性,它将把中国引
-
建设宣传文化阵地的实践与思考
-
作者:
黄士良
李惠珍
来源:
唯实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活动
广大人民群众
邓小平理论
宣传文化
教育阵地
阵地建设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文化阵地
宣传阵地
-
描述:
活动阵地;有市、镇两级成教中心、职教中心为主体的多形式的各类教育阵地;有省、市、县3级14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有通过“宣传工程一条街”建设形成的阅报廊、画廊、公益宣传牌、镇标雕塑等环境宣传阵地。这些阵地的建成,为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依托,并正在显示日益突出的聚合、辐射和教育作用。
-
张华清回忆录(一)
-
作者:
张华清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必端
东欧社会主义
毕业创作
油画写生
张华清
美术理论
东方大国
社会主义国家
郭绍纲
帝国主义国家
-
描述:
新中国青年美术家留学苏联(1953-1965)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显示着一个东方大国的诞生,受尽苦难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然而面临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
-
在自然课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例
-
作者:
傅奎星
来源:
课程.教材.教法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乡
小学自然
热爱家
社会主义
补充天气预报
自然课
自然特点
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大纲
水量充沛
-
描述:
新编小学自然教学大纲(征求意见二稿)中规定,要使学生受到爱家乡、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熏陶。如何体现大纲的这一精神呢?我的做法是:紧密结合教材,联系本地实际。这样做既丰富了教学的内容,让学生通过直观学好自然常识;又使学生认识到家乡丰富的自然资源,并以家乡为起点,进而认识到祖国的伟大。 例如:教《煤》这一课,我带领学生参观社队小煤窑,请煤矿工人讲谋和采煤的有关知识。我又引导学生从家乡到全国,了解祖国丰富的煤源。讲《动力》一课,就联系家乡三条小溪,水量充沛,联系到全社队队
-
关于“蝙蝠计划和蝙蝠计划Ⅱ”2001~2002
-
作者:
黄永砯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计划
美国主义
何香凝美术馆
全球化
蝙蝠
中国南海
作品
海南岛
深圳华侨城
国际政治
-
描述:
“蝙蝠计划”2001年12月受邀参加法国和中国联合主持、何香凝美术馆主办,在深圳华侨城生态广场举行的“第四届深圳当代雕塑会——被移植的现场”。这件作品以2001年4月在中国南海与中国军机相撞,并在海南岛迫降的美国 EP-3间谍机为原型,重建了飞机中部到尾部共20米,然后切成三块。从表面上看像是嘲讽似的模仿,或是一个新闻事件的影子,其实从中折射出的是一种征兆,一个对当下全球化和美国主义盛行的反调。在展览前两个星期,这件作品被认为会影响法国、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被迫中止制作,并最终从展览中删除。“蝙蝠计划Ⅱ”2002年11月受邀参加广东美术馆主办的“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1990~2000)”。这件作品继续和发展2001年在深圳未实现的意念,再建美国 EP-3间谍机从中部到机头共15米,以及左机翼,这样,这架“飞机”的机尾搁在深圳,机头则留在广州。这件形如“飞去来器”的作品影响很大,美国驻广州领事馆派人到现场拍照片,并通过外交途径对艺术家和展览组织者施加压力。在开展前一星期,这件作品在广东美术馆前广场被拆除。“蝙蝠计划和蝙蝠计划Ⅱ”意在重新思考艺术在当代国际政治中的作用,反过来,国际政治的激烈变动也影响艺术本身。这件作品将继续以不在场的方式传递它的信息。
-
税收文化的一道风景线
-
作者:
王平
林相森
韩黎明
来源:
中国税务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税收法规
税收文化
文化主题
税收宣传
宣传工作
文化公园
爱国主义教育
日照市
宣传教育功能
税收知识
-
描述:
日照地税文化公园以税收文化为主题,集税收史话浏览、税收文化熏陶、税收法规普及、爱国主义教育等多项宣传教育功能于一体,通过石刻、漫画、雕塑、艺术造型等文化艺术形式,将税收文化元素巧妙点缀于园区之中
-
匠心独具精准铺垫主旨鲜明历久弥坚——浅析《最后一课》次要人物描写的作用
-
作者:
李德平
来源:
杂文月刊(学术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鲜明
铺垫
思想情感
人物情感
人物描写
爱国主义教育
《最后一课》
短篇小说
-
描述:
都德的著名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历来是对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经典篇目。小说以我上最后一堂法语课时所见所感为线索,用雕塑的艺术刻画了“我”和韩麦先生的形象,淋漓地表现了我们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在阅读中,随着情节的推移,人物情感的变化,让读者不知不觉的融入其中,油然而生一丝悲壮的爱国情素。
-
湘南起义纪念塔巡礼
-
作者:
李铁金
来源:
湘潮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湘南起义
红色花岗石
郴州市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武装起义
革命政权
井冈山根据地
爱国主义教育
井冈山会师
纪念塔
-
描述:
。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进抵湘南,同中共湘南特委一起,发起年关暴动,智取宜章县城,揭开了湘南起义的序幕。起义部队随后向北进击,占领郴州、耒阳……湘南地区百万工农揭竿而起。起义中心区
-
简讯
-
作者:
暂无
来源:
湘潮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离退休老同志
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革命先驱
纪念馆
双峰县
蔡和森
李立三
党史研究
向警予
-
描述:
简讯3月30日,双峰县隆重纪念革和森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包括蔡和森生平事迹报告会,向蔡和森塑像敬献花篮,蔡和森、向警予、蔡畅以及母亲葛健豪的群体雕塑破土动工的奠基仪式,参观"蔡和森同志纪念馆"和"蔡畅事迹陈列室"。湖南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委、...
-
英雄的相聚——杨利伟塑像走进冯子材故居
-
作者:
暂无
来源:
航天员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西壮族自治区
杨利伟
爱国主义
钦州市
英雄
塑像
故居
教育基地
-
描述:
前些时候,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冯子材故居时,笔者发现我国首位飞天英雄杨利伟的半身铜质塑像也陈列在里面。虽是塑像,但却十分逼真,与现实中这位航天英雄的形象神似。雕塑上,杨利伟流露出庄重而又沉稳的表情,展示出他刚毅的性格,
<
1
2
3
...
21
22
23
...
24
25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