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艺术的理性与理性的艺术
作者: 哲轮   乐山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新时期   女性意识   艺术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   后现代   现代主义   现代素描   时代女性   理性  
描述: 1984年9月——1988年7月,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88年9月——1992年7月,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并获学士学位。1990年,素描作品《摩西》被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收藏,并发表于《现代素描》。1991年,油画作品《煌》获中央美术学院“学生年度作品展”一等奖。
李峰状态——游走在城市的边缘
作者: 文凤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回民中学   八十周年   商丘市   色彩知觉   吉林省   表现主义   河南大学   中国美术   后印象主义   河南省  
描述: 李峰 1969年生。吉林省洮南市人 1990年河南大学美术系毕业,现任教于河南省商丘市回民中学 作品曾参加“第二届中国静物油画展”(中国美术馆) “河南油画展”(中国美术馆) “起点·五人油画展”(商丘) “星期八艺术展”(郑州) “河南省庆祝建党八十周年美展”(郑州) “河南省油画学会学术展”(郑州)等
一段回忆
作者: 刘二刚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村野   油画笔   油画风景   国画   1978年后   兴趣   印象派   自认为   山林   中国哲学  
描述: “史无前例”的时期,我偷暇画过一阵油画风景,入迷似的转悠在家乡的江边、村野和山林之间,至少画过五百多张。由于几次搬家,不少都散失了,手头的几十幅现在翻出来,虽光泽色彩老了些,还能看看,最主要的是能勾起我而立之前的一段回忆。画里有照雾、有晚霞,有绿阴也有雪色,我自认为那时对色彩是敏感的,对景物的观察是真诚的,当然也
我不喜欢陈丹青
作者: 杨卫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理期待   西藏   总觉得   丹青   人文主义传统   语言组织能力   后现代   艺术特征   欧洲古典绘画   当代绘画  
描述: 不喜欢陈丹青,我有三个理由。第一个理由是依据他现在所画的画,语言过于直白,观念过分简单,就其视觉给人的感受而言,已无法满足当代人丰富的心理期待与视觉要求,对年轻人更是难以再像他以前的作品那样提供出营养。陈丹青心灵手巧,画儿画得溜,这是广为人知,不容置疑的。作为中国当代绘画这块开先河的人物,陈丹青早在我辈还不清楚油画为何物,还在泥地里穿着开裆裤打滚的年龄,
陈林:在时空错换中找寻
作者: 《东方艺术》编辑部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作品   读后感   工笔   视觉经验   时空   传统中国绘画   少数民族题材   画面   美术史   大师  
描述: 记者:近几年来,作为新工笔绘画的参与者之一,你的作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的确,与传统工笔绘画相比.你的作品个人图式特质鲜明,能谈谈你的创作理念吗? 陈林:您所说的新工笔绘画是近年来由杭春晓先生最初整理提出来的一个带有群体性的绘画样式.实,作为一个画家,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关注最多的还是画面本体,画什么?怎么画?这两个问题听起来有点八股,但我想大概却是始终萦绕于绝大多数画家大脑中最主要的问题.
艺术的解构与再生:评李洪波的纸质装置雕塑
作者: 王春辰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实验   艺术范畴   当代艺术   装置   后现代   图像   艺术教学   雕塑   研究生  
描述: 李洪波是2010年中央美院实验艺术毕业的研究生。当时在毕业生展览之际,吕胜中老师遇到我说有个学生的纸雕塑非常酷,值得一看。在现场看过之后,确实这样。一是场面大,二是作品有如此不可思议的变化性,因此留下深刻的印象。
耿雪
作者: 耿雪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实验   艺术范畴   当代艺术   装置   后现代   图像   艺术教学   雕塑   研究生  
描述: 米开朗基罗的雕塑用“凿”的方式留下他的“痕迹”,我不使用工具,是用双手来推很软的瓷泥,像在给人按摩一样。我在泥土里不断留下手的“痕迹”,泥土在我的手上沾满了自己的身体。影片中一直贯穿着“力”,从我的身体发出的,通过我的手臂传递给泥土的力量。影像的字幕是米开朗基罗书写的情诗,我将这些诗句作为字幕,和我在影像中的行
成人的童话:关于侯冠滨的卡通雕塑
作者: 孙振华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卡通   雕塑美   成人   媒介时代   童话   思想基础   后现代主义   作品   雕塑艺术   传统雕塑  
描述: 重要的是讲述神话的年代,而不是神话所讲述的年代。——汉德森侯冠滨的卡通式雕塑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雕塑的神圣、静穆、永久的特性和纪念性、永久性的品格,它们以一种大众化的、反精英主义的、调侃谐趣方式,带来了一种新的雕塑美学。它以不同的图像来源,改变了传统雕塑的创作原则和欣赏原则,从而改变了传统雕塑的评价标准,并彻底颠覆了传统雕塑思想基础。
大众文化反讽:侯冠滨雕塑艺术评析
作者: 岛子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喜剧化   都市语境   大众文化   后现代社会   精英主义   反讽   题材   女性形象   雕塑艺术   精英文化  
描述: 侯冠滨的雕塑创作已经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系统,无论是稳定的风格恒量,还是在寻求题材突破中达成的变量,都显现出他多年来对大众文化有意味的利用和反讽性思考的质量。艺术原创性的诉求始终是精英主义艺术创造论的理想,实际上这种高蹈的艺术理想有其时代性限域。西方的艺术
《二十世纪西方艺术史·下卷》
作者: 莱瑟尔   沃尔夫   杨劲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沃霍尔   波洛克   后现代思潮   西方艺术史   现代艺术   西方当代艺术   传统分类   安迪   乌尔里希   理论探讨  
描述: 相较于1945年前的经典现代艺术,西方当代艺术在后现代思潮下呈断裂式的推进与革新之势,以更激进的形式、更前卫的理论探讨艺术与现实、艺术与感知、艺术与身体等话题。当代艺术瓦解了绘画、雕塑、摄影的传统分类,打破了高雅艺术与低俗艺术之间的界线;借助新的形式、材料或媒介拓展“艺
< 1 2 3 ... 25 26 27 ... 245 246 24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