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艺术感染生活 收藏品鉴人生
作者: 杨茜   来源: 重庆与世界(Hello重庆)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旧城改造   城市变化   经济发展   重庆   旅游城市  
描述: 如果收藏是一本书,宝林博物馆就是一本通向五彩世界的历史书。馆主人陈宝林先生从小受父亲收藏爱好的影响,心里播下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通过三代人的共同努力,创办了这家博物馆,与世人分享,传承文化瑰宝。让我们走进重庆宝林博物馆,与陈宝林先生一起感受巴渝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璀璨夺目的民间艺术。
一部纪录片引来重庆客
作者: 米透   来源: 重庆与世界(Hello重庆)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旅游经济   城市变化   重庆   旅游城市  
描述: 一年半的时间,对于一个老外来说,只能算刚开始,还未能深入重庆生活。但是对于对重庆翘首许久的肖皖来说,在重庆的每一天都是五彩斑斓的。尽管中文还不怎么好,但是他已经能玩转重庆麻将了。
“肉”之欲 高苏的雕塑作品
作者: 刘飓涛   来源: 重庆与世界(Hello重庆)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变化   经济建设   重庆   旅游城市  
描述: 当科技带给人自信的同时,也让人变得狂妄甚至无所忌惮。人类将造物主推下神坛,又将自己放到了神的位置。但是,人类始终不能摆脱的是这副肉身。肉身要存续必然要索取,正如孔子讲的“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也正是
ANALYSIS OF ART 及物读张增增观念雕塑作品
作者: 刘怒涛   来源: 重庆与世界(Hello重庆)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变化   经济建设   重庆   旅游城市  
描述: 当前学院派艺术家多数遵循古典法则,用材料创造形象完成叙事,向当代靠近些的则是以现成物对接观念,而真正能将材质、形象、观念三者融合—处的人并不多。从张增增的作品,我看到了三者综合的现实案例,看到了视觉与观念的融洽。张增增没有放弃学院造型的创作方式,但不同于其他学院艺术家的是他更致力于发掘材料的文化属性。他对“物”的看法是特别的,是从“物”(现实之物)到“及物”(艺术之物)。他作品的“物”既不是自在之物,又不是抽象之物
李占洋 国际展上绽放重庆气质
作者: 米透   来源: 重庆与世界(Hello重庆)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旧城改造   城市变化   经济发展   重庆   旅游城市  
描述: 真实写照市井生活众生相 李占洋说他不是故意描绘重庆,而是随遇而安,“就像我今天看到你,就跟你说话。明天看到别人,就跟别人说话了。”生于东北吉林长春李的占洋,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后求学于中央美院,现在是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李占洋的创作灵感得益于他惊人的、敏感的观察能力。有篇文章中这样说道:
巴渝之都的滨水名片
作者: 邓晓婷   文罡   李裕锟   来源: 重庆与世界(Hello重庆)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旧城改造   城市变化   经济发展   重庆   旅游城市  
描述: 指着江上飞过的风筝温软细语……而流连于夜景的人们,注视着船只的光影游动。欣赏着这座城在滨江路之上所有的热闹浮沉与静默变迁,至性而归。而不断变革与翻修的滨江路所承载的,除了渊远的两江风景之外,还有几经洗礼与沉淀的巴渝文化。
都市陶艺 指尖美学密探
作者: Eva   来源: 重庆与世界(Hello重庆)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旧城改造   城市变化   经济发展   重庆   旅游城市  
描述: 陶艺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艺术,是土的艺术,火的艺术,更是人生艺术。一种既年轻又古老的艺术,年轻是因为现代陶艺的独立和发展,古老是因为她伴随着人类文明史,陶艺设计张显着原始的魅力。亲自动手,或拉坯,或捏塑,一件件作品从自己的手中诞生,带着泥的味道,更透出每个人的个性。
板坯连铸鼓肚变形行为分析
作者: 徐荣军   来源: 重型机械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拉坯阻力   连铸   鼓肚变形  
描述: 本文从平板理论出发,考虑高温蠕,推导出坯壳在钢液静压力和温度场的共同作用下的挠度解;从鼓肚变形能出发,推导出计算拉坯阻力的解析模型;并通过工程实例和实测分析了最大鼓肚变形量和拉坯阻力计算的准确性。
不教简笔画,怎么带孩子玩艺术
作者: 暖妈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藕片   油画棒   子里   尖牙   简笔画   红变   记号笔   水彩笔   小黄   大脑袋  
描述: 画画只能用笔?小手小脚丫也能呐!我们一起把颜料稍微调稀一些,倒在大盘子里。暖暖马上把小手按在颜料中,"哇!快看呀,我变成了绿手怪!"啪,"绿爪"印在了纸上,得意得她不要不要
非洲孩子手里的第一个玩具:长棍
作者: 徐民彦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藕片   油画棒   子里   尖牙   简笔画   红变   记号笔   水彩笔   小黄   大脑袋  
描述: 想必你一定在电影、电视或者是书里看到过一位非洲男人手持一根长棍,在风沙弥漫的戈壁上独自长途奔袭的场面。在他的周边有狮群、虎豹、豺狗,远远地注视着,却没有一个胆敢靠近他的。是的,这就是出现在非洲广袤的大草原或沙漠、戈壁,一位孤胆英雄的形象。在非洲你会经常看到这样既令人折服、又非常悲壮的场面。夕阳下,他一个人远去,那道长长的美丽的影子,如同一尊千百年屹立的雕塑,永远定格在你的脑海。
< 1 2 3 ... 311 312 313 ... 353 354 35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