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贝加尔湖:西伯利亚的明眸
作者: 陈颖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冰洋   高尔察克   天然油   贝加尔湖   叶尼塞河   西伯利亚   俄罗斯   湖泊   透明度   安加拉河  
描述: ,贝加尔湖就像一弯遗失在茫茫西伯利亚大地上的新月。 在北京飞往伊尔库茨克的航班上,我翻开俄罗斯地图:一大片青褐色的土地上,贝加尔湖的那抹深蓝好似点睛之笔,引人一路遐想。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沧桑的湖泊
那些油画般的绝世风景 中国十大最美秋色
作者: 米娜   来源: 中国信用卡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纳帕海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颜色   季节   九寨沟   俄罗斯油画   秋季   树叶   喀纳斯   旅游  
描述: 几场秋雨过后,秋风送来缕缕凉意,树叶一茬一茬地改变着颜色。秋高气爽,正是外出旅游的最佳季节,我们特为您精选出以下10处最独特、最迷人的秋景。
俄罗斯印象记
作者: 林采宜   来源: 中国信用卡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堂   俄罗斯   印象   普希金  
描述: 东正教教堂金碧辉煌的五彩穹顶,唱诗班教士高亢的咏叹调,叶卡捷林娜行宫古木参天的花园,普希金优美的诗句,无处不流溢着俄罗斯的浪漫与诗意……
漫步基辅,品味“帝王之城”的风采
作者: 沈黎明   来源: 中国信用卡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乌克兰   金门   俄罗斯   基辅罗斯   公园   大都市   世纪初   世界杯足球赛   雕塑   历史悠久  
描述: 乌克兰首都基辅,位于乌克兰中北部第聂伯河中游,是一座有着近280万人口的大都市。它历史悠久,始建于公元6世纪末7世纪初,曾是第一个俄罗斯国家——基辅罗斯的中心,因而有"俄罗斯诸城之母"与"帝王之城
圣·彼得堡:短暂而美丽的夏季
作者: 沈海滨   来源: 中国信用卡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园林   俄罗斯民族   沙皇   欧洲   喷泉   短暂   雕塑   旅游   夏季   宫殿  
描述: 夏季到俄罗斯旅游,圣·彼得堡是不能不去的。那里是普希金赞颂的俄罗斯通往欧洲的窗口,可以真切地触摸俄罗斯民族的灵魂。圣·彼得堡属于亚寒带气候,每年的寒冷季节几乎占半年,最适宜旅游的是6~9月,一年中的雨水也大都集中在这几个月里,每隔两
论俄罗斯油画对中国油画的影响
作者: 张开宇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精神   俄罗斯油画   写实主义   本土文化   中国油画  
描述: 俄罗斯油画所体现出来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本土文化特色,是俄罗斯油画能够长时间保持生生不息状态的重要原因。俄罗斯油画所具备的鲜明的写实主义不断激励着俄罗斯画家们取得辉煌的艺术成就。中国油画曾几度受到
写意与抽象:杨志坚油画释读
作者: 殷双喜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用笔   杨志   俄罗斯   抽象艺术   画面   中国画   代表作品   抽象表现   写意性  
描述: 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杨志坚就开始了对油画语言纯粹性的探索和提炼。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品《冷宇》(1994)和《老爹》(1997),以深蓝为主调,用笔细腻平润,造型精准严谨,画面的人文景象仿佛是由历史空间中的记忆碎片连缀拼
刘意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俄罗斯   华中师范大学   毕业   列宾美术学院   访问学者   造型艺术   副教授   作品   油画   武汉市  
描述: 刘意,男,1963年出生于武汉市。1991年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毕业,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访问学者。现任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造型艺术系副教授。
理性评价和认识俄罗斯艺术:“情系白桦林”联展研讨摘录
作者: 郑光旭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摘录   理性评价   白桦林   中央美术学院   俄罗斯艺术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美术馆  
描述: 作品展出,包括油画、水彩、雕塑等品类,全面反映了上世纪90年代后留学俄罗斯的中国美术家群体创作风貌。展览中既能看到传统现实主义艺术的严谨扎实,也能感受到全新的、多样化的艺术语言探索。展览开幕当天举行
尊重人民 尊重艺术规律:中央美院马克西莫夫油训班学员座谈会纪要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民性   现实主义   苏联   俄罗斯   美术学院   现代性   艺术规律   西方现代主义   绘画   中国油画  
描述: 《美术》杂志主办的“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学员座谈会”,于2002年5月11日在北京和敬公主府宾馆召开。出席会议的“油训班”学员有冯法祀、秦征、靳尚谊、詹建俊、魏传义、何孔德、谌北新、王恤珠、尚沪生、张文新、汪诚一、袁浩、任梦璋。列席者有张雪茵、杨晓阳、王胜利、王洪义、刘新、彭薇等。会议由美术理论家、《美术》杂志负责人王仲主待。与会者都非常重视这次难得的会议,从上午到下午整整开了一天会,大家依然精神饱满,谈兴十足,连身体欠佳语言不畅的何孔德先生也一直坚持到会议结束。下面是会议发言的记录:王仲(《美术》杂志负责人):非常有幸来主持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学术研讨会。借“马克西莫夫作品展”在北京展出之际,“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的学员们能够在结业45年之后从全国四面八方赶来北京重新聚会,实在是不容易的事情。大家都已“七老八十”,坦率地说,以后再找机会聚起来,恐怕已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了。这次活动的策划者魏传义和谌北新两位先生,很早就告诉了我这个消息。我当时凭直觉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性聚会,应该召开一次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留下印记的很有历史价值的学术研讨会,让大家留下宝贵的回忆和见解。我的想法得到魏传义、谌北新两位先生的共鸣,...
< 1 2 3 ... 95 96 97 ... 109 110 11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