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谈简化形式在油画中的表现
作者: 檀晓丹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化形式   艺术家   现代艺术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艺术形象   现实美   油画   主观情思   全过程  
描述: 《历代名画记》中躁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八个字概括了客观现象——艺术意象,即艺术形象的全过程。这就是说,艺术必须来自现实美,必须以现实美为源泉。但是,这种现实美在成为艺术美之前,必须先经过画家主观情思的熔铸与再
’98中国国际美术年河北省举办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画展览大奖赛
作者: 任鸣雷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家   油画风景画   大奖赛   艺术劳动   外师造化   优秀作品   中得心源   美术   中国山水画   河北省  
描述: 繁荣和发展燕赵艺术,表现和弘扬燕赵精神,是河北艺术家们的神圣使命。河北画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将鲜明的时代感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融为一体,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从“’98河北省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览”中不难看出,参展作者付出了多么艰苦的艺术劳动,展示的这些作品有张力、有品位,是真正艺术劳动结晶。画家们为繁荣燕赵艺术做出了有价值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此次展览是在400余件参赛作品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李长白教授传略
作者: 梁淮平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潘天寿   教授   华东   浙江兰溪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工笔花鸟画   长白   艺术学院   传略  
描述: 李长白(1916年5月1日--2005年5月20日)浙江兰溪人,南京艺术学院著名教授,中国有影响的老一辈工笔花鸟画及中国画画家。他把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我国的艺术教育事业。李长白先生1933年考入
往学术的深处走:《秋荷无声图卷》跋
作者: 孔六庆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方法   中国花鸟画   熟宣纸   学术研究   中国画艺术   中得心源   创作   工笔花鸟画   图书馆   美术  
描述: 1994年10月,我跟往常一样带着学生到玄武湖公园上工笔花鸟写生课,湖边数里秋荷的视野之阔、气势之大、形态之美与境界之清,顿时吸引了我。这样的秋荷,其实过去也每年看,但激起画长卷的冲动,还是在此时。于是,大约连续用了一周多的时间,画了该长卷的白描写生稿。当时天气晴朗,不过由于每天都经西风而秋气渐深,荷叶形态日变,初画时荷塘绿色多,画完时,荷塘天色多。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写实油画的“对抗性”与“不可替代性”
作者: 刘欣   来源: 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可替代性   客观对象   外师造化   写实油画   中得心源   对抗性   艺术形式   油画创作  
描述: 油画,作为再现性的艺术,是画家通过再现客观对象,表达主观情思的艺术形式。油画创作,既是画家再现真实,也是表现真实。用油画的艺术手段,再现客观物象,表达主观感受时,不应仅仅满足于类似摄影传达的客观事物的表象。诚然,照相机拍摄的表象,的确是客观世界的现状;对此,人们应该没有异义。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写实油画的“对抗性”与“不可替代性”
作者: 刘欣   来源: 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观对象   客观物象   再现性   不可替代性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艺术形象   对抗性   油画创作   主观情思  
描述: 油画,作为再现性的艺术,是画家通过再现客观对象,表达主观情思的艺术形式。油画创作,既是画家再现真实,也是表现真实。用油画的艺术手段,再现客观物象,表达主观感受时,不应仅仅满足于类似摄影传达的客观事物的表象。诚然,照相机拍摄的表象,的确是客观世界的现状;对此,人们应该没有异义。
浅论中国陶瓷花鸟创作
作者: 余毅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陶瓷   创作方法   陶瓷工   外师造化   章法   艺术创作   中得心源   工笔花鸟画   写生   写意花鸟画  
描述: 传统中国陶瓷创作方法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对陶瓷花鸟创作来讲,就是画家到大自然中体察花、翎毛、草虫的形状结构和神态,以求得造化之理,从体察中产生艺术创作的激情与构思,并通过陶瓷花鸟画这一特定的艺术语言来表达和抒发自我情感与意念,就是心源的有感之情.在这种大自然与心灵的交融中,追求天人合一、物我两化的境界.这使得陶瓷花鸟有着丰富的内涵和不尽的画外之意.要达到这种艺术境界的高度,就必须加强基本的训练,还须结合进行一些必要的写生、速写和默写,以积累素材,为创作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杨曙华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   江西省   外师造化   景德镇市   景德镇陶瓷艺术   大师   中得心源   作品   青花   工艺美术  
描述: 1954年5月出生于江西省樟树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景德镇市书协副主席、高级工艺美术师、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从艺三十余年,钟情于山水画,深研传统,而又注重写生,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妙理,所作山水既有深厚的传统功力又有时代气息。创作的陶瓷作品,无论釉上釉下,严谨而不板结、细腻而不文弱、丰富而不琐碎、明净而不单薄、清逸而不虚幻、不激不扬、毋狂毋燥、有山川之灵秀,有云水之舒坦、
写生与创作
作者: 方贤道   来源: 艺术沙龙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范围   创作方法   生机活力   艺术作品   油画写生   物质性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中国画   油画大师  
描述: 从"外师造化"到"中得心源"有一个转换过程,这个过程有时很长。江山如画但不是画,"画者,画也"。它不是山水实景的搬写,需要由物象转换为心象,心象就具备了"实"和"质"的丰富条件。中国画和油画不同,欧洲许多油画大师的写生作品就是一幅独立的艺术作品,莫奈的《日出印象》就是这样一幅写生作品,他瞬间捕捉到日出的光辉绚烂,充满生机活力。但是光影和角度的变化都对油画写生是个制约,画家必须迅速敏锐地捕捉真实印象。这就是西画审美偏重视觉范围内的物质性。中国
写意油画之路
作者: 崔雪冬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器”   创造过程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绘画   “道”   写意   油画  
描述: 写意是观看的一种姿态,也是思考的一种话语,更是绘画的一种境界。它是“道”,不是“器”,是画家历经“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最终将物象视觉呈现的一个艺术创造过程。我渴望在绘画里寻求一种意象、诗韵和表现的形态和意味,这可能与学习和研究绘画的经历有关系。读小学时,课外时间开始接触严肃绘画,最早学习的是国画,没有画过工笔,人手就是写意,为的是应对当时各种国画比赛和表演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