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R】搜索到相关结果 220 条
-
富有年轻活力的实践分享者:访陶艺家安田猛先生
-
作者:
韦韦道来
Red House
来源:
家居主张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自我保护意识
陶艺家
艺术家
工作室
实践
陶艺创作
作品
艺术空间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认识安田猛先生,源于景德镇三宝世外陶源村的一个中韩学生交流展,他与学生们同台展出。很诧异吗?是,这样一位长者很幸福地与同学们同台献艺,他和工作搭档熊白煦小姐有问必答,认真解答大家的提问,极富长者的谦逊和优雅,让我心生敬佩,忍不住上前攀谈,相约造访了他的工作室。安田的工作室非常整洁,租用的老式厂房空间宽敞,虽然外面多见年久失修的痕迹,但工作室里面整修得不错,按工序排列整齐的器械——布阵,优雅的起居工
-
科学、艺术和历史——各种文化的交融
-
作者:
H. J. V. TYRRELL
金文
来源:
世界科学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学知识
博物馆
十七世纪
鉴定技术
科学方法
文化
艺术家
艺术品
油画
颜料
-
描述:
为了对周围世界进行令人信服的描绘,艺术家不仅需要掌握工艺家的实际操作技能,而且需要一定的科学知识。一位在1487年创作了《潘林斯图佛祭坛》(The Peringsdorffer Altar)的艺术家,在画中描绘了圣徒路加给圣母玛丽亚作画的情景,由于不懂光学原理,竟大出洋相。因为如果按照图中所描绘的那样,圣徒路加根本不可能看见他所画的对象,除非他创造了什么奇迹。然而阿尔伯莱恰特·
-
从猩猩学话到痴呆孩子开口
-
作者:
MAXINE A.ROCK
蔡自强
来源:
世界科学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智力迟钝
研究中心
黑猩猩
智力年龄
奥斯汀
研究人员
痴呆
灵长目
符号
电子计算机
-
描述:
耶基斯地区灵长目研究中心是一幢偏僻的灰色建筑物,位于亚特兰大市郊一条蜿蜒曲折而又狭窄的马路尽头;里面,有一只眼珠圆圆的年青黑猩猩,它的名字叫谢曼。当研究人员把食物放进箱子里去的时候,它瞪眼看着;谢曼注意到箱子上了锁,因此它大步朝着一块嵌在墙内、五彩缤纷的链盘走去,按亮了“给钥匙”的符号。另外一只黑猩猩,名叫奥斯汀,看见谢曼的请求,于是从一只工具盘中拣出一枚钥匙并把钥匙交给它;当谢曼把钥匙插入锁孔,旋动,把锁拿开的时候,奥斯汀两眼仔细看着。接着,谢曼打开箱子,取出食物,而且把一半分给了奥斯汀。城的那边,在另一条蜿蜒曲折的马路尽头,是佐治亚痴呆研究中心。在底楼一间小房间里,有一台键盘,跟谢曼和奥斯汀所使用的那台一模一样。一位名叫锡茜的少女坐在它的前面。她嘻笑着,按着链盘问:“罗伊丝,给小甜饼吗?”言语病理学家Royce White笑了起来,拥抱锡茜,递给她一块饼。这也是一项重大的成就。锡茜十八岁,但只有两岁半的智力年龄。使用这一套为耶基斯灵长目研究中心的黑猩猩所设计的电子计算机系统,锡茜正
-
卡伦和罗伯特·邓肯的当代雕塑收藏
-
作者:
格伦·R·布朗
李京泽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阿尔伯特
漆钢
当代雕塑
弗莱彻
拟人化
非对称
内布拉斯加州
碎石路
邓肯
卡伦
-
描述:
弗莱彻·本顿的喷漆钢作品"平衡/不平衡"塔,耸立在附近的一圈栅栏中。它由巨大的半圆形、三角形和一个突出的桅杆组成,隐约呈现出一种拟人化结构,就好像以一个讨喜的非对称几何学的姿势,向经过的车流招手。转过一个拐角,沿着一条整齐的碎石路走上一小段,一队阿尔伯特·佩利的焊接门,以其有机的韵律和蜿蜒向上的姿态,模仿着两侧的灌木丛和草地的布置。这些出人意料却又极为和谐的钢铁景观,提醒我们来到了卡伦和罗伯特·邓肯的16万平方米的庄园。这座位于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市的庄园,分布着
-
金妮·拉夫勒的西雅图公园
-
作者:
德里克·R.卡特怀特
吴丹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园艺铲
酒店会议
公共雕塑
拉丝玻璃
皮尔
博罗夫斯基
城市花园
查克
倾泻而下
-
描述:
金妮·拉夫勒(Ginny Ruffner)早期在皮尔查克(Pilchuck)玻璃学校工作。1991年,她从一场严重的车祸中奇迹般地恢复过来,这些都使得她一直以来为太平洋西北地区的文化观察者们所铭记。因此,当她的新作——一座高8.235米、重4.54吨的机械化雕塑——在西雅图市区安装时,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经过几年筹划及繁复的建造,2011年夏天,《城市公园》终于揭开了
-
Around the Bend断臂维纳斯:也说DV拍摄里的残缺美
-
作者:
Rocky
来源:
新潮电子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the
形象
雕塑作品
DV拍摄
艺术家
美的
断臂
手臂
维纳斯
-
描述:
说到残缺美,首先跳入大家脑海中的一定是那件白色的雕塑作品,美的代言人——维纳斯。是啊,尽管维纳斯的残缺的,断了两一只手臂,但她仍凝聚了人体形象美的魅力,表现出对健康、匀称、和谐、充满活力形象美的向往和歌颂,又表现出对生命的热爱。据说,因为遗憾她的残缺,很多艺术家们都谋略让其完整,续接的手臂或举或抬,或屈或展,或空或实,但是都不理想,最后,大家终于放弃这种徒劳的努力。也许,维纳斯之所以令天下人倾倒,就在于她的断臂给人无穷的想像。这也让人们发现,残缺本身就是一种美。[编者按]
-
他在大海种珊瑚
-
作者:
Romain Raffegeau
沈一蕊
来源:
新发现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海
菲律宾
珊瑚
西北部
-
描述:
时值2013年4月。鸟瞰菲律宾西北部caniogan暗礁藏身的碧蓝色汪洋,一派祥和宁静的光景:珊瑚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五彩斑斓,悠然觅食的鱼群吐着泡泡。还有海葵随波摇曳……视野中忽然出现了一位潜水者,动作很是小心翼翼,仿佛深怕打破这片平静。
-
人之初
-
作者:
Emilie Rauscher
Lise Gougis
周佩琼
来源:
新发现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造力
黑猩猩
故事
分水岭
-
描述:
这个故事曾如此美好,简单而义圆满……某天,某人仰望星空,从中看到了无数故事。他注视着身畔的生灵,发现那是与自己相仿的同类。这一刻微不足道,却不啻一道分水岭:在他曲折幽深的神经丛林中,从此照进一缕微光——我们现在称之为“意识”或“创造力”,雕塑、语言、神圣的仪式都将因之而生。这是一个智人,分类上属于700万年前在非洲与黑猩猩分道扬镳的人科生物(同属人科的还有能人、直立人等)。
-
贾科梅蒂:与古典雕塑对话
-
作者:
Fancesca Romana Morelli
潘笛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六七十年代
物质形态
社会关系
艺术中心
“参与”
双年展
雕塑
深圳
-
描述:
雕塑 罗马.“我现在去卢浮宫,会更加留心那些观看艺术品的人们.对我来说,他们的脸孔比艺术作品更加高深.”瑞士雕塑艺术大师阿尔贝托贾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 以贾科梅蒂为代表的当代雕塑是雕塑发展史上的一段“丢失的链条” 这样说道.他试图解释,为什么对于艺术家来说,最伟大的冒险就是去尝试捕捉一个人在面对现实时稍纵即逝的感觉.“每一天,我们都能在相同的面孔中窥见新鲜的东西,前所未有的事情总在发生.”
-
非礼勿视
-
作者:
Charles Rex Arbogast
来源:
新华航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留念
图片
拍照
著名
芝加哥
雕像
婚礼
创作
雕塑家
约翰逊
-
描述:
7月15日,著名雕塑家苏厄德约翰逊创作的一座高26英尺的玛丽莲梦露雕像在芝加哥展出。一群参加婚礼的男嘉宾们站在梦露石榴裙下拍照留念。此情此景,让人想起了一句中国的古话非礼勿视
<
1
2
3
...
7
8
9
...
20
21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