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山东长清灵岩寺辟支塔塔基浮雕艺术
作者: 马伟丽   来源: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辟支塔塔基浮雕   灵岩寺   中国化艺术特色  
描述: 灵岩寺以海内第一名塑闻名于世但在寺内的西北角有一修建于北宋时期的辟支塔,在该塔的塔基上有37幅有关阿育王故事传说的塔基浮雕。当前学术界有关辟支塔塔基浮雕的研究仅停留在故事情节的内容描述和图像考释阶段。本文从中国美术史的角度对其37幅浮雕内容做一进一步的考察并从其浮雕艺术语言的中国化特色入手,分析其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解读这37幅浮雕。同时为辟支塔塔基浮雕艺术缺乏保护的现状感到忧虑,也希望能藉此文唤醒相关部门的保护意识。
广场浮雕与沂蒙风情
作者: 牛振江   来源: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智慧   阐述   技艺   具体   总体特征   艺术家   浮雕   民众   创作   作品  
描述: 浮雕作为一种艺术,近年来在城市广场中屡见不鲜.它凝结着艺术家的智慧和技艺,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和欢迎.本文简述了广场浮雕艺术的总体特征,并结合具体作品给予扼要的阐述,对浮雕创作与民俗风情作了有益的探讨.
线的功能
作者: 杨建勋   来源: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   作用   表现形式   浮雕   艺术创作   原始人   古埃及  
描述: 世间一切可视物质都是以体积的方式存在的,线只是一种假设。人们为了生存的需要,用这种假设的线在平面上记录,以弥补记忆力的不足,后来就发展成为艺术创作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历史、民族、地区等的差异,这种形式也不尽相同,在各种风格和流派里,不同的线形式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原始人在偶然中于岩石上画出的线其实是细长的面,而且极不规范。古埃及浮雕上的线虽然是类似的面和细长的体,但日趋规范。我们从
印度佛教艺术的传播
作者: 张培义   来源: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壁画   印度佛教艺术   阿育王   公元   佛像   印度传统  
描述: 佛教艺术的发源地在印度,可它传播的范围遍及世界;佛教艺术最初本是印度的独创,可到后来,东方、西方的许多国家和民族也被卷入了这场创造的洪流。看一看印度佛教艺术国际化的过程,看一看流传至今的那些伟大的作品:峭壁(?)岩上的石窟寺、雕像、浮雕、佛塔、寺院以及壁画、卷轴画等等,的确令人感到万分惊奇。著名的阿育王首次利用艺术帮助他传播佛教,希腊人启发西北印度产生了佛主的造像,印度传统吸收消化了这一外来艺术形式,经过南方印度的创造,使佛教艺术产生了崭新的内容。佛教艺术高度完美化是在笈多时代,柔细
雕塑:立体的诗篇
作者: 丁宁   来源: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视   诗意   仰视   取舍   雕塑  
描述: 本文强调雕塑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以及特殊的美学追求,从考察大量的古代和现代雕塑的接受心理上的差异着手,分析雕塑中包含的诗意和个性化的“印鉴”,并进一步将雕塑和环境的精神性的确立看作为雕塑融入和缔造特定文化的力量所在。
山东省第五届汽车文化艺术节汽车装置雕塑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省   装置   雕塑   汽车文化  
描述: 山东省第五届汽车文化艺术节汽车装置雕塑展
黑非洲雕塑的魅力
作者: 司瑞元   来源: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麦罗埃   扎伊尔   非洲人   撒哈拉   原始部落   几内亚   东非   地理条件   沃尔特   西非  
描述: 非洲,在地理上习惯分为北非、东非、西非,中非和南非五个地区。黑非洲,指的是肤色纯黑的苏丹族系人居住的区域,他们分布在西非和中非的一些国家里。这个位于撒哈拉以南,赤道以北,从几内亚湾沿岸至扎伊尔的长条状热带雨林地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不仅具有非洲人定居的最佳地理条件,而且还养育了该地区若干世纪以来典雅、粗犷,并具有神奇魅力的艺术。在这里,雕塑成就较高的国家有尼日利亚、喀麦隆、达荷美、加纳、上沃尔特、象牙海岸、马里、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刚
我对雕塑教学与创作的一点探索
作者: 张昆仑   来源: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方法   创作形式   再现美   生活真实   自身规律   二十世纪   基本功训练   雕塑  
描述: 中国雕塑的理论,除了立七坐五盘三半等几个简单的口诀,没有较系统完整的东西。多年来,全盘搬用苏联的一套,也即再现美学的方法,它的基本功训练,并未抓到矛盾的主导方面,所以难得要领。就其创作形式而论,也很受自然真实的束缚,不能自由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认识。我在六年学制的雕塑系毕业后,工作起来仍觉得那么不顺手,甘少苦多。为摆脱这种困境,挖掘一点雕塑自身规律性的东西,几年来搞了一点探索,也有点体会,我的
虚拟化雕塑教学展望
作者: 王黎明   来源: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   创造力   虚拟世界   虚拟化   逻辑思维   教育体系   雕塑  
描述: “虚拟”是与“现实”相对而言的。虚拟也可以理解成视觉传达,在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中,可以说好的作品都在虚拟。因为艺术家们常常创造人们所没有见过的东西,创造人类新的感情表达方式,渴望发现新大陆。从这个意义上讲,虚拟有创造和想象的成分,是精神上的世界。但虚...
早期现代艺术对现代主义设计前卫意识的影响
作者: 邵巍巍   来源: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   20世纪   现代设计   现代主义设计   现代艺术   现代绘画  
描述: 20世纪早期的少数设计师参考现代绘画和雕塑进行设计创造,以至于今天看来,现代设计与现代艺术所用的术语、概念甚至形式均有许多惊人相似之处,本文着重分析现代艺术对现代主义设计在意识形态上的影响。
< 1 2 3 ... 7 8 9 ... 12 13 1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