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6606 条
-
紫砂陶艺家刘小酩先生
-
作者:
陈朋山
来源:
剧影月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人
巴基斯坦
传统工艺
紫砂艺术
民族工艺
紫砂壶
紫砂陶
民族手工艺
作品
创作思想
-
描述:
回国休假,想做一个与巴基斯坦国"青花陶"艺相关的我国紫砂陶艺的课题调研。异国陶人对我国陶艺十分了解,对紫砂陶艺也略有少知。偶尔的机会,我与朋友去了有我国陶都陶瓷城之称的宜兴丁蜀镇,造访了几位紫砂艺人。陶都丁蜀镇,这条根植于紫砂文化沃土的传奇古道,孕育了多少工艺大师和文人墨客。
-
回望热土——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颁奖晚会侧记
-
作者:
朱兴延
来源:
剧影月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舞台
形象
英雄
优秀作品
画外音
精神文明建设
晚会
城市
南京市
音乐
-
描述:
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在全国各艺术门类的大赛评比中捷报频传。纪念周总理1 10周年诞辰大型音乐会《你是这样的人》获得第21届中国电视“星光奖”特别奖:《见证南京大屠杀》获“星光奖”电视纪录片大奖:话剧
-
戏曲表演中的雕塑美
-
作者:
柏赞东
来源:
剧影月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态
舞蹈语言
雕塑语言
艺术表现力
雕塑美
戏曲演员
人生思想
戏曲表演
雕塑造型
雕塑家
-
描述:
当人们在欣赏着一件"凝聚着人生思想与情态的珍贵一瞬"的雕塑作品的时候,对那丰富的心理刻画和精湛优美的雕塑语言,是何等的神往。为雕塑家神圣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天才,而惊叹!然而,在我们戏曲表演艺术里的那千姿百态、万种风情的雕塑美,却更使人目不暇接,数也数不清。——这就是我们戏曲演员常说的舞台行动里的亮相。
-
舞蹈艺术的造型特征
-
作者:
钟莉
来源:
剧影月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舞蹈艺术
观众
人物性格
舞蹈造型
艺术形象
技巧
绘画
艺术形式
主要特征
艺术特色
-
描述:
各种艺术形式都要努力塑造艺术形象,都要通过各种各样的艺术形象去感染观众。作为舞蹈艺术来说,主要是运用人的形体技巧造型来展现绚丽多彩的艺术特色,这是它的主要特征之一。有人形容舞蹈是"活动着的雕塑"、"正在运动的绘画"。但雕塑和绘画与舞蹈相比,在造型上的区别是明显的。
-
以紫砂塑佛圆相 取彩泥雕琢珍品
-
作者:
汤永炎
来源:
剧影月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流派
欧洲
审美观念
艺术风格
城市雕塑
现代
环境空间
-
描述:
每次从宜兴丁蜀镇调研回来,都能带回许多紫砂艺人的作品集,每个人的集子我都看了,但都没有能够引起我注意的作品,因为这些集子里刊登的紫砂作品,壶形大都雷同,干篇一律,哪怕是在老壶形基础上稍有变化和稍有点创新的壶都没有,所以,对紫砂艺人作品集已产生了强烈的艺术审美疲劳现象。 这次从宜兴丁蜀镇调研回来,同样也带回了几本紫砂艺人的个人作品集。其中有一开本很大,却只有薄薄八页的王潇笠女士的紫砂艺术作品宣传册子,引起了我的注意。原因有二,其一.她是在我这次去丁蜀镇征集省文化名人库——紫砂艺人作品工作前,由南京市书协副主席孙少斌先生推荐的一位紫砂艺人,碍于老朋友推荐的情面,我也该认真拜读一下她的作品宣传集:其二,在丁蜀镇征集工作中,曾去了王潇笠女士的工作室,见面交谈了半小时,也看到了她在工作室里的一些紫砂作品,尽管不是她全面貌作品(在她的一个紫砂销售店里有她风格的全部作品),也印象深刻,交谈时的快人快语,敞开心扉的豪放性格,干净利索的行事风格,同样也印象深刻。鉴于以上二大原因,于是,我认认真真拜读并研究起刊登在薄薄的宣传作品集里的作品。 薄薄几页,透射出王潇笠女士的紫砂文化艺术的山泽之光。“我以紫砂塑我佛圆相”是王女士多年来以紫砂五色净土塑她心中所敬佛家种种宝相圆相之写照。 紫砂雕塑作品《知足常乐》(高46公分),知足佛两耳垂肩,两眼呈一缝,哈哈大笑之口,快乐憨态笑容的面部表情,体现出人世间无忧无虑之态,滚圆硕大肚腩造型,又充分印证了心宽体胖之古说,整体造型比例均衡,面部表情富态祥和、快乐,衣着、道具色彩搭配协调统一,达到了王女士“取紫砂之紫气,塑真佛之吉祥,求宝相之丰盈”的创作思想之效果。另一尊《地藏菩萨》作品,面部表情塑造为:慈祥、凝重、端庄,造型手法简洁明了和具象,映真和祥之神体,表现出“大士安祥禅定之真”的创作思想之愿,是一件让人看了会心静如水的好作品。如果说有什么不足之处,则需提升制作工艺水平,地藏菩萨脚下的莲蓬和莲花底座上的莲花瓣,如采用蒋蓉大师的成名作《紫砂荷花》壶镶丝制作工艺技法,应用在这件工艺制作手艺较为简单点的作品上,就能增加一些手工工艺技巧的艺术性,提升了制作工艺水平,更加让人耐看和爱看。 王潇笠女士的紫砂雕塑作品是我目前在宜兴丁蜀镇所见到的几位紫砂雕塑艺人作品最好的之一。这跟她多读观世音经传,以求佛学理论的充实:持一颡我敬我佛虔诚之心,求以释经传为参照,以禅宗启照觉照为目的;取紫砂之紫气,得近真如自在之创作思想分不开,以五色紫砂塑出精美作品之大愿,如是这样,想不雕塑出精美作品都难。, 再观之薄薄宣传册上紫砂壶作品,王潇笠女士的紫砂壶作品的个人艺术风格已显现萌芽倪端,如她能正确了解自己的艺术风格价值所在,并在今后的紫砂壶艺术创作之中.始终能正确把握自己的艺术特点,持之以恒,反复研究揣摩,苦练手头揉捏工夫,必将有惊世作品出现。 我是从薄薄的宣传集里所刊登的全部13把紫砂壶作品上,研究发现她艺术个性萌芽倪端的,这十三把壶,每把壶上都有她娴熟的雕塑艺术工艺技法,尽管每把壶上的雕塑小品,只是一个配件,但件件都塑得十分精巧、精致和生动,把雕塑艺术用之于紫砂壶造型艺术中,以小见大的艺术风格,确实给了我不小的震撼和感动。作品《青龙》(泥料:青灰泥,容量500CC),《白虎》(泥料:段泥,容量:450CC),《朱雀》(泥料:红泥,容量:450CC)《玄武》(泥料:黑拼,容量:450CC),这四把紫砂壶的构思取之古代“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后玄武”的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的守护神理念。四把壶形各异,但四把壶的十二件壶嘴、壶把和壶扭,件件都是造型不尽想同、精雕细刻、精美完整的雕塑小品,配在壶体上尽显大气之势,在原有精致壶形的工艺制作性上增添了四把壶的趣味性,提升了四把壶的审美艺术性,也提高了四把壶的观赏性,同样带来更多人的收藏取向性,她给玩壶人带来更多紫砂艺术美的享受,这就是王潇笠女士紫砂艺术个人风格的魅力所在,这种魅力会感染更多的人们喜爱紫砂艺术,会唤起更多的人们热爱和把玩紫砂壶,让人们观壶、品壶、玩壶,久之,入清静、降浮躁。 王潇笠女士的雕塑作品和紫砂壶作品,无女子矫揉造作之气,尽有女子细腻精致之笔,呈显书卷大气之势。古训:作品如人品,王潇笠女士紫砂作品大气,人品亦大气。与我初次见面,知我近来迷恋在紫砂壶上作画、篆刻,立马送我她制作的两个容量在500CC的泥坯大壶,让我带回来作画、试刻,并一再言称,刻坏不需担责。我不因送我两个泥坯大壶,而对她称赞有加,而是她这做事、做人的大气(在手工艺行业里属难能可贵),豪放性格不得不让我发自内心大加称道。 王潇笠女士的紫砂雕塑作品和紫砂壶作品,是可观赏、可把玩、可收藏的,王潇笠女士本人是可相熟、可相知、可相交的。 (作者系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部主任,中国画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专家库专家,工艺美术大师评委)
-
试论中国京剧的写意性
-
作者:
马佳
来源:
剧作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舞台
用笔
中国京剧
空间处理
虚拟性
特色
演员
艺术领域
形体表演
写意性
-
描述:
在中国的艺术领域里,写意是一个特色。所谓"写意",原指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简略概括的笔法,着重描绘物象的意态神韵,来抒发画家的意趣,具有笔简而意丰的特点。用笔不讲究工细,故得此名,与"工笔"对称。宋代韩拙说道:"用笔有简易而意全者,有巧密而精细者。"前者指的就是"写意"。在粤语中,"写意"还有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意思。
-
谈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现场发挥
-
作者:
甘秋敏
来源:
剧作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有效载体
主持风格
电视节目主持人
现场效果
观众
现代信息
设计定位
信息时代
文化知识
发挥能力
-
描述:
在信息时代,电视作为传播现代信息和文化知识的有效载体,使观众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更新的内容,了解和看到我们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主持人作为电视节目与观众最直接、最能传情达意的主导人物,其现场发挥能力如何极为重要,是电视节目能否吸引和赢得更多观众的一个重要因素。主持人的现场发挥,集中取决于其所主持节目的形象设计定位和主持风格定位。
-
下游动态
-
作者:
暂无
来源:
聚氨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善待动物
聚氯酯
聚氨酯材料
动物保护组织
-
描述:
聚氨酯材料:“哭泣的大象”美国一动物保护组织“善待动物协会”日前设计了一尊由聚氯酯制成的雕塑。
-
科莱恩着色剂为世界杯添彩
-
作者:
暂无
来源:
聚合物与助剂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功能
色母粒
防紫外线辐射
阻燃剂
世界杯
聚丙烯
紫外线稳定剂
着色剂
-
描述:
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除了精彩的比赛以外,场馆内五彩缤纷的塑料座椅也是亮点之一。这些色彩亮丽、具备防火及防紫外线辐射功效的聚丙烯座椅,其内部包含包括着色剂、阻燃剂和紫外线稳定剂在内的多效合一型多功能色母粒,由科莱恩色母粒业务单元提供。
-
虎啸山河势如虹:记中原虎王师树林先生
-
作者:
杜高峰
来源:
决策探索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欣赏
绘画作品
师树林
艺术评论
-
描述:
金牛俯首辞旧岁,瑞虎腾跃迎新春!丑牛寅虎更迭之际,本刊记者有缘与国内虎画名家师树林先生在郑州结识。师树林,字溪源,号师虎斋主人,1950年12月生,河南项城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网络电视台书画院院长。1968年,师树林从军入伍。师从辽宁虎画名家吴宁先生,从此与虎结下不解之缘。1983年,部队选送他到鲁迅美术学院深造,跟随全国著名山水画家孙恩同教授学画山水。成名后又拜工笔花鸟大师喻继高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