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494 条
-
应用热风炉热风干燥技术,改造煤烧坑式烘房
-
作者:
胡选林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格曼黑度
热风炉
蒸汽供热
燃烧条件
干燥技术
锅炉
排烟浓度
上下温差
煤烧
热源
-
描述:
在陶瓷生产中,泥料经塑性成型或注浆成型后需经过干燥一脱模一干燥……工艺流程。干燥方法可以利用锅炉蒸汽供热,窑炉余热等热源进行;但是,对于分散在居民区中,没有或远离上述热流的陶瓷坯体干燥,目前仍是原始落后的煤烧坑式烘房,这种烘房是我国五十年代产生的,热效率只有15%左右,烟尘低空排放,对居民区周围环境污染严重。据统计,景德镇市区范围内还有160余条
-
龚龙水陶瓷艺术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美术教育
陶瓷艺术创作
江西南昌
艺术作品
美术学院
澳门
海内外
工艺美术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龚龙水,男,一九三九年出生,江西南昌人,一九六二年毕业於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任景德镇陶瓷学院副教授,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主要从事陶瓷美术教育和陶瓷艺术创作工作。对中国青花瓷和古彩装饰有较深的研究,作品追求严谨、古朴、简洁、明快的风格特点。许多作品多次被选送到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地展出,深受海内外人士好评和收藏家亲睐。作品《花香四季》、《梅林小鸟》、《釉色山水瓶》、《诗画瓶》等被日本、香港等地友好人士及国家文化部门收购和收藏。黑釉剔
-
傅平陶瓷艺术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江西进贤
试制
咖啡
艺术作品
国宾馆
陶瓷技术
设计管理
工程师
景德镇陶瓷
水壶
-
描述:
傅平(石鸿)男,1946年1月生,江西进贤人,工程师。1963年毕业於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中专部),历年来从事陶瓷技术和美术设计管理,主持试制青花磁水壶,对美用瓷和外交部用瓷,亲自设计并试制昌南
-
微电子技术控制电烤花窑生产及效益分析
-
作者:
严曙开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烤花窑
陶瓷
微电子技术
-
描述:
景德镇光明瓷厂两条22.5米电辊道烤花窑微机控制系统被定为试点推广应用项目。该项目由景德镇光明瓷厂和景德镇陶瓷工业设计院联合研制开发,现已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了一年多时间,运转情况良好。本文试从技术改造的角度,粗浅地介绍微电子技术控制电烤花窑生产以及项目的功能和经济效益,意在探讨微电子技术在陶瓷生产和管
-
对《明清彩瓷》中作品名称英译的商讨
-
作者:
邱旭生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名称
中国陶瓷
《明清彩瓷》
专用名词
英文翻译
-
描述:
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明清彩瓷》一书,自出版发行以来,深受广大陶瓷考古工作者和陶瓷爱好者及收藏家们的欢迎,是一本不可多得、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工具书。但景德镇陶瓷学校英语教师邱旭生同志,认为书中的一些汉译英专用名词有一些欠妥之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刊遵循党的“双百”方针,发表该文,以引起广大同仁的关注,提出更确切的译法,以促进我国陶瓷文化的国际交流。
-
试析明正统,景泰,天顺三朝青花瓷部分纹饰特征
-
作者:
徐月英
任荣兴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纹饰特征
明代
-
描述:
明代(公元1368~1644年)正统(公元1436~1449年)、景泰(公元1450~1456年)、天顺(公元1457~1464年)三朝瓷器的断代,一直是近年来中外陶瓷研究者十分关注的一个课题,随着国内外的不断深入研究,对文献史料的钩沉,和对历年来纪年墓不断出土的青花瓷器、大量的明故宫遗址出土青花瓷残片,进行分类、排比、分析、探索,对这三朝瓷器的确实存在和部分时代特征,已摸出了许多规律,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终于揭开了这隐晦不彰的所谓“空白点”瓷器的迷宫。
-
陶瓷窑具砖用改性磷酸铝粘结剂
-
作者:
郭俊英
史国梁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改性
磷酸二氢铝
氢氧化铝
磷酸铝
粘结剂
窑具砖
抗剪粘结强度
陶瓷窑具
组合式
成型烧成
-
描述:
前言随着陶瓷产品的高档化及节能要求,传统、定型陶瓷窑具已不能胜任,薄型组合式窑具砖已在国内陶瓷行业广泛使用。对于复杂型状的窑具砖,由于成型困难,需分体成型烧成后进行粘结组装。其粘结剂的性能直接影响组合式窑具砖的使用寿命,本试验目的在于开发一种高性能的粘合剂。
-
漫话湖北宋代青白瓷
-
作者:
陈文学
刘志云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代
青白瓷
湖北
-
描述:
宋代(公元960~1279年)瓷器业在我国瓷器手工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空前发展、繁荣兴盛的新局面。它承前启后,新瓷辈出,把瓷器业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其时,中华大地到处窑场林立,除了“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及其精湛的产品闻名遐迩外,民窑如雨后春笋般地遍及神州的东、西、南、北、中。它们与官窑、
-
明代官窑艺术(二)
-
作者:
熊寥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官窑艺术
明代
陶瓷艺术
-
描述:
三、价值连城的成化斗彩宣德朝开始把釉下青花与釉上矾红融为一炉,这种装饰技法发展到成化朝,就形成了明代官窑“斗彩”装饰工艺。成化斗彩是以青花作纹饰的轮廓线或作局部图案,再缀填以艳丽的彩色。成化斗彩设色很多,彩色多透明鲜亮,尤其是红彩用在纹饰中鲜艳耀目。黄彩更是变化多端;鹅黄色娇嫩而微闪绿;杏黄色微闪红;蜜蜡黄稍微透亮;姜黄则色浓光弱;绿色亦有深浅之分,水绿、叶子绿、山
-
爱瓷庐随笔
-
作者:
傅振伦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器
刺史
陶瓷
历史博物馆
青瓷
故宫博物院
河南信阳
釉色
柳宗元
瓷器
-
描述:
柳宗元《代人进瓷器状》《柳河东全集》载柳宗元为饶州刺史《进瓷器状》,说饶州瓷器(指唐浮梁昌南窑)“艺精埏埴,(埏是和土,埴指粘土)制合规模,禀玉德之陶蒸,自无苦窳(毛病之意)。合太和以融结(指水土融聚),克保坚贞,且无瓦釜之鸣,是称土鉶(指陶器)之德。”盛赞饶瓷的坚(乡致)、纯洁。按事在元和八年,饶州刺史是谁?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