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244 条
-
中国油画的基本问题(下):油画艺术讨论会书面发言
-
作者:
陈丹青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油画艺术
油画民族化
毕加索
现代绘画
艺术传统
艺术创作
中国油画
基本问题
民族意识
-
描述:
四、如何对待油画艺术发展的中外传统对于这一题的提法,先说两点:(一)我们论国画传统,当指华夏;论油画传统,当指欧罗巴。某一艺术门类,溯其发祥绵延至今所经历的久远年代中,产生出世所公认的艺术杰作,乃是精华所在,集而称之为传统。中国的写意水墨画,上溯到宋,已历千年;欧陆油画,上数到十二世纪,历八百年,大家辈出,杰作如林,故而成其
-
走自己的路——油画《杨靖宇将军》创作回忆
-
作者:
胡悌麟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型观念
作者
审美判断
审美意识
悲剧性
中心意思
艺术创作
将军
油画
杨靖宇
-
描述:
在全国美协组织的为迎接第六届全国美展的一次座谈会上,我曾有一个发言,中心意思是:要搞好创作,必须尊重自己的真情实感,挣脱种种狭隘的实用和功利的枷锁。我们在创作《杨靖宇将军》这幅画时,遵循的就是这个原则。我认为这幅画(获全国六届美展银牌奖。图见本期彩页)获奖的意义,首先是大胆肯定了作者自己对实际生活作出的独特的审美判断。这一意义对我们来说,将促使我们
-
毕加索的油画——《丑角的头部》
-
作者:
维克多利亚·托松
宁宏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黎
铜版画
独特风格
时期
蓝色
丑角
毕加索
玫瑰色
调色板
头部
-
描述:
《丑角的头部》这幅画,明显地表现出毕加索从蓝色时期(1901年末——1904年)向玫瑰色时期(1905——1906年上半年)的转变。少年的细长的头部和粗胖的脖子,就像1904年的铜版画《俭朴的用餐》上表现的那对夫妇一样,与蓝色时期具有独特风格的人物有联系。毕加索在走向画家道路的最初阶段,曾来往于马德里、巴塞罗纳、巴黎等城市,由于当时生活是在极端贫困和不安定的情况下度过的,所以必然对住在这些城市里的
-
莫迪利阿尼的油画--《基斯林格的肖像》
-
作者:
维克多利亚·托松
孙月莺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犹太人
风景画
绘画作品
自我意识
浪漫主义倾向
外国人
裸体
爱情纠葛
肖像画
油画
-
描述:
对莫迪利阿尼的艺术,不能与围绕他一生的浪漫主义倾向分开来考虑。首先是孩提时期所受的灾难,后来是成年后的病魔缠身,杂乱的家族关系,作为外国人的犹太人的自我意识,与爱人及模特们之间的种种爱情纠葛,所有这一切,孕育了人们在莫迪利阿尼的绘画上所看到的抒情般的忧郁。由于他三十五岁就年纪轻轻地死去,所以他的作品的数量与主题都有所局限,在近四百五十幅绘画作品中,大约二十幅是女裸体画,除去三、四幅风景画,其余都是肖像画。如果不算在横幅画布上画的女裸体
-
中国油画的基本问题(下)——油画艺术讨论会书画发言
-
作者:
陈丹青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工作
学生
当前形势
毕业创作课
创作自由
创作过程
艺术创作
观念更新
教学大纲
新观念
-
描述:
中国油画的基本问题(下)——油画艺术讨论会书画发言
-
浅议创作课教学
-
作者:
宋惠民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生思想
美术院校
任课教师
创作课
建国后
教学效果
美术教学
美术创作
青年学生
艺术追求
-
描述:
创作课纳入课堂教学,并且成为美术院校中的一门主课,不能不说这是我国美术教学中最具特色的部分。经建国后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的美术教学已自成体系,在世界上也具有特殊的意义,是美术教育史上的引人注目的章节。美术创作能不能进入课堂?创作能不能做为一
-
散论艺术表现的精神实质与形式因素 油画系
-
作者:
朱红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生思想
美术院校
任课教师
创作课
建国后
教学效果
美术教学
美术创作
青年学生
艺术追求
-
描述:
散论艺术表现的精神实质与形式因素 油画系
-
纯净与和谐的世界
-
作者:
M·达什科娃
张浩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风格
女画家
六十年代
妇女形象
列宁格勒
青年画家
七十年
和谐
肖像画
油画
-
描述:
列宁格勒女画家拉莉莎·基利洛娃的油画特点是:作者献身于农村题材;对世界认识的明晰;响亮、自由的色彩;严整的构图。基利洛娃的创作风格,据我们看来,与最近二十年的苏联造型艺术的发展的整个进程分不开。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开始展出作品的青年画家们,在自己的创作中对世界的和本国的艺术传统加以特殊的注意。当然,每位画家都有自己个人的对世界的看法,但他对于周围世界的态度越积极,他的艺术就越与众不同和独特。基利洛娃的作品受到特别的注意。她的油画虽然多半尺寸不大,但却总是向人们表达
-
藉里柯的《男青年头像习作》
-
作者:
维克多利亚·托松
雪岩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青年
头像
多尔
名作
浪漫主义
十九世纪
绘画艺术
古典主义
作品
-
描述:
泰奥多尔·藉里柯1819年完成了足以为十九世纪初叶的欧州绘画艺术增添光辉的名作《梅杜萨之筏》,并围绕这一作品画了许多素描和油画习作。男青年头像这件小品就是这些习作当中的一幅。除了《梅杜萨之筏》这件作品本身之外,纵观画家为此画所作的各式各样习作,它好似一个记录,使我
-
日本画家与作品简介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苑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学
塞尚
后期印象派
写实主义
绘画
作品
三年级
画风
油画
日本画
-
描述:
岸田刘生:《丽子像》岸田刘生(1891—1929)出生于东京银座。1907年中学三年级时退学,入白马会油画研究所学习。初期的作品受后期印象派影响,既有高更和塞尚的风格,又有自己的发现。后来画风大转,为丢勒和凡爱克的画风所折服,而崇尚写实主义。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