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天山脚下的处处心跳
作者: 陈霁   来源: 青年作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平面   艾丁湖   大草原   天山   吐鲁番   越野车   绿色   城市   巴里坤   摄氏度  
描述: 时间内外的巴里坤巴里坤,我知道它的时候是几年前的一个黄昏。那是一趟旅游列车,双层,正从李白的家乡呼啸而过。我一个人坐在顶层窗边,捧读一本历史小说《生死西行》。小说一开头就把巴里坤大草原以长镜头方式推过来。残阳斜照,窗外风景油画般厚重,色调明亮又昏朦,令人兴奋又感伤,像川端康成小说的某些场景。当时我心中郁闷,心思在风景与小说之间游移。但小说精彩的情节很快就把我带进了迷人的巴里坤。于是,"巴里坤"这个名字像一帖膏药贴上了太阳穴,镇静、止痛、美妙的感觉留在心中,再也揭不下来。很难以一句话概括巴里坤。它是一片辽阔的草原,一片美丽的水域,一座属于天山的山峰,一个军事重镇和交通枢纽,一个经历了太多血腥的古战场。
耕夫(外一首)
作者: 邓安明   来源: 青年作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头   命题   疼痛   影子   山沟   腐化   形体   回环   雕塑   着火热  
描述: 耕夫(外一首)
耕海者
作者: 麦浪   来源: 青年作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晒盐   太阳   帆布   皮肤   大海   沙滩   调色板   盐田   雕塑   潮汐  
描述: 耕海者
二嫂交猪
作者: 京夫   来源: 青年作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门市部   食堂   新市场   排队   家属   庄稼人   肥猪   公路   桃叶   收购站  
描述: 新铺的柏油公路上,车挨车,人撞人,花花红红,熙熙攘攘,像一条流动的长河,足见腊月集的热闹。大路上,最惹眼的还是猪。路两边一溜带串儿的猪,都像凉粉团儿做的,颤颤巍巍,扭扭摆摆;躺在花杆上的猪闭着眼儿,忽悠忽悠地纳福养神;盛在"小红快"手扶车厢里的猪挨挨挤挤,哼哼哧哧,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弄得它们很不自在。……王家二嫂夹在吆猪的行列里,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熬煎得脸儿打皱,鼻尖冒汗。她暗骂表弟三民说话不作准,说好的赶前来帮忙,这大一会儿,怎还不见人影儿。离集镇还有三里地,猪儿一步三歇,啥晨光才能交出手呢?要是娃他爸从煤窑上回来,屋里有了男当家的,她就不用求亲戚,央邻里;可那鬼,眼看到了年跟前还不回家。她在心里骂了那人一句,却自己脸红了。怎能怪那鬼?矿上
浅谈景观雕塑设计
作者: 许前哨   来源: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   景观雕塑   环境  
描述: 从空间,材料,题材,尺度等方面来对景观雕塑加以分析,使景观雕塑的定义更加明确。作为雕塑家们在景观雕塑的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城市人性化理念与城市形象的推广相统一这一基本原则,把城市建设与地域文化相结合起来,强化城市的独特魅力。
光明在低头的一瞬
作者: 迟子建   来源: 青苹果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正教   壁画   民族历史   莫斯科   俄罗斯   雕像   大理石   小教堂   光明   老妇人  
描述: 俄罗斯的教堂,与街头随处可见的人物雕像一样多。雕像多是这个民族历史中各个阶层的伟大人物。大理石、青铜、石膏雕刻着的无一不是人物肉身的姿态,其音容笑貌,在各色材质中如花朵一样绽放。至于这躯壳里的灵魂去了哪里,只有上帝知道了。莫斯科与圣彼得堡那几座著名的东正教堂,并没有给我留下太美好的印象,因为它们太富丽堂皇了。五彩壁龛中供奉的圣像无一不是镀金的,圣经故事的壁画绚丽得让人眼
《光明在低头的一瞬》赏析
作者: 唐风   来源: 青苹果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壁画   祭坛   文章写作   作者   主要特点   教堂   俄罗斯   清扫   人生   老妇人  
描述: 本文描写了一个人生片段,或者说作者人生之旅偶然所见:一位异国老妇人虔诚清扫祭坛下面的烛油。这与俄罗斯教堂神圣的壁画、街头林立的雕塑等同存于世,却又彼此独立。但敏感而睿智的作者,在它们之间找到了共性。文章写作上的主要特点是:一、巧用对比,引人深思。俄罗斯满街的雕像神圣而恒立,我们可以常常见到,在教堂里清扫烛油的老妇人渺小而卑微,表情沉静,一点都不引人注意;教堂里庄严朴素的壁画需要仰视才可欣赏,祭坛
国际红十字会创始人--琼·亨利·杜南
作者: 陈志军   来源: 青苹果:高中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苏黎士   国际   创始人   红十字会   亨利   大理石  
描述: 在瑞士苏黎士某处的苍松翠柏闻,耸立着一座白色的大理石纪念碑,碑上正面的浮雕是一位白衣战士,他正跪下给一个濒于死亡的伤兵喂水;碑的背面刻着几行字:琼·亨利·杜南,1828-1910,红十字会创始人。
青春的前轮与后轮
作者: 一路开花   来源: 青涩枝叶上的阳光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春   《青花瓷》   诗韵   纯真  
描述: 一股呼啸的哀伤掩埋了我。我终于觉察到了一个人自娱自乐的悲凉。 在那个热汗涔涔的正午,我终于见到了她,在学校的走廊上。 微风从花园的深处吹来,似乎携卷着月季的芬芳。那一刻,她从昏暗的拐角处盈盈踱步走来,让我有些恍惚与狼狈。我在人群中故作冷漠地看着远方,但有限的余光,却一刻也不肯离开她随风摇摆的裙裾。 她的笑声如风铃一般悦耳,背影如油画,色彩浓重而又凄迷惆怅,像她在校报上写过的小诗,又像她在暮色中朗诵的手稿。 我的思绪开始了漫无边际的驰骋。在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对着校报上不停出现的短诗说,要是能让我见到这位女生,那该多好!我也是爱诗的,但与她比较起来,似乎所写之物总有才情稍逊三分的无奈。 广播站的投稿箱里,空了许多时日。我想,如果我给她写一段散文,或者一封诚挚的信,她是否会细细摊开,对着冰凉的话筒吟诵,并感谢我的厚爱与支持?怀有这样的期盼,我开始了自觉崇高的写作生涯。 我将自己的散文一改再改,最后用淡蓝的信纸誊抄,小心翼翼地投进了信箱。那些日子,昏暗而又充满光明。我有意无意地在放学的人群中走散,目的,只是为了躲进一个角落,安静地等待着她的声音,从树叶的缝隙中刺透过来,袅娜地,笼罩我的一身。
< 1 2 3 ... 1820 1821 1822 ... 1825 1826 182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