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青涩枝叶上的阳光】搜索到相关结果 6 条
-
青春的前轮与后轮
-
作者:
一路开花
来源:
青涩枝叶上的阳光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春
《青花瓷》
诗韵
纯真
-
描述:
一股呼啸的哀伤掩埋了我。我终于觉察到了一个人自娱自乐的悲凉。 在那个热汗涔涔的正午,我终于见到了她,在学校的走廊上。 微风从花园的深处吹来,似乎携卷着月季的芬芳。那一刻,她从昏暗的拐角处盈盈踱步走来,让我有些恍惚与狼狈。我在人群中故作冷漠地看着远方,但有限的余光,却一刻也不肯离开她随风摇摆的裙裾。 她的笑声如风铃一般悦耳,背影如油画,色彩浓重而又凄迷惆怅,像她在校报上写过的小诗,又像她在暮色中朗诵的手稿。 我的思绪开始了漫无边际的驰骋。在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对着校报上不停出现的短诗说,要是能让我见到这位女生,那该多好!我也是爱诗的,但与她比较起来,似乎所写之物总有才情稍逊三分的无奈。 广播站的投稿箱里,空了许多时日。我想,如果我给她写一段散文,或者一封诚挚的信,她是否会细细摊开,对着冰凉的话筒吟诵,并感谢我的厚爱与支持?怀有这样的期盼,我开始了自觉崇高的写作生涯。 我将自己的散文一改再改,最后用淡蓝的信纸誊抄,小心翼翼地投进了信箱。那些日子,昏暗而又充满光明。我有意无意地在放学的人群中走散,目的,只是为了躲进一个角落,安静地等待着她的声音,从树叶的缝隙中刺透过来,袅娜地,笼罩我的一身。
-
悲情蝴蝶
-
作者:
赵太国
来源:
青涩枝叶上的阳光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春
《青花瓷》
诗韵
纯真
-
描述: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而是纵然轨迹交汇,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是鱼与飞鸟的距离,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 这年七月,我去秦岭山寻访友人的途中,亲眼目睹了成千上万只蝴蝶,投向溪水集体自尽的那悲壮惨烈的一幕:成千上万只蝴蝶如飞蛾扑火般投入秦岭山间一条清澈的溪流,溪流如宣纸般被蝴蝶点染得五彩缤纷,凄美动人。 面对如此惨烈的场面,我惊呆了。茫然不知所措,脑子里一片空白。 这种大场面的蝴蝶集体自杀,无疑是大自然的一场罕见的大悲剧,它如一幅凄美而弥漫着悲剧色调的油画,给人强烈的震撼力和巨大的冲击波,让人看之不忍又无可奈何,走之不能又束手无策。 秦岭的夏日,密密的山林遮天蔽日,芊芊芳草连着野径,无数山花点缀在山崖密林间。溪水潺潺,山风习习,日照充足,是蝴蝶生息繁衍的理想王国。苍茫的大山,母亲般的养育了100多种蝴蝶,其中的王后当然首推秦岭凤蝶。它墨中滴蓝,翼展在10厘米以上,宛若蝶中凤凰,倾国倾城,风华绝代。这些蝴蝶们曾经美丽过大自然,也倾倒过整座秦岭,更取悦过万物之灵的人类。它们是无数化蝶的绝代佳人,是羽化的翩翩飞天,是绚丽无比的花雨。
-
等待,别样的人生滋味
-
作者:
风逝
来源:
青涩枝叶上的阳光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春
《青花瓷》
诗韵
纯真
-
描述:
等待是一种希冀,等待是一种幸福,等待是一份甜蜜;等待有时又是一种无奈,一份焦虑,一份失落……但不管怎样,有了等待,我们的生活变得味深韵长,变得多姿多彩。 ——题记 人生有着无数次等待,每一次等待,给人的滋味都各不相同。 (一) 没有电话,更没有手机,只能估摸着何时放假给家里提前写一封信。考试的最后一场,交卷的铃声一响,便提起早日收拾好的行李直奔火车站,宁愿在拥挤中等待半夜的车发,也不愿再回宿舍呆坐一秒。归心似箭啊!每次,我都是带着那个沉重的军绿色帆布包,里面装着省下的饭票在学校食堂换来的大米、饼干、面包、年糕……去坐火车。坐同一趟火车的好心的男同学总是帮忙抬着,好沉啊,一次居然在拥挤中,旅行包的带断了,没法抬着,焦急中,记得那个红红脸膛的李同学帮着扛起了沉重的旅行包,气喘吁吁到了火车上。至今想起,心存感激。下了火车之后转汽车,一下车,我就看见了父亲,为了接到假期归来的女儿,十几天来,父亲往返于家与镇所在地。那天天上正飘着雪花,在寒冷凛冽的街上等待着女儿的父亲把自己等成了一座白色的雕塑。而父亲十几天的奔波,仅仅是为了减少女儿提着行李跋涉那十几里的山路的辛苦。
-
陶公祠的菊花
-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涩枝叶上的阳光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春
《青花瓷》
诗韵
纯真
-
描述:
江水是菊黄色的,那江水里流动着的莫不真是晋朝的菊花? 已经不是菊花季节,陶公祠院中那两厢曾经盛开的菊花都已败萎了,只偶尔还露出残的黄色。祠在江边,就在这段被称为菊江的长江边。这地方真的与菊有缘,有“菊江”、“菊邑”,还有个乡叫“黄菊乡”。我依然走在菊花黄的意韵之中,初冬那菊黄色的阳光和身边那座被菊黄色历史装帧的古建筑,以及存在于胸臆之中的菊花般的品格,和风中飘荡的大朵大朵菊花般的幻想,都让我陶然如醉。 陶渊明,曾在这里种菊,种出了一大片他认为应该存传后世的文人们的自珍和清高之气。我知道他其实很想做官,少时有就猛志:“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到幽州。”而且,他也做官,只是受不了官场那种腐气,那般骄奢淫逸。他的腰椎骨似乎很硬,不愿为五斗米而弯。他就把大印挂在彭泽县的大堂上,然后走出来,走到风和阳光之中,走到那片贫寒却诚实的土地之上。他耕种的姿势或许可笑,腰弓着,整个上身几乎与土地平行。人们并不知道,他是一边耕种,一边在泥土中寻他的诗句。 陶公祠中有一尊陶公像,高丈余,乌石所镌,给人一股子凛凛不可侵犯的傲然。真正的陶渊明当然不会是这个样子,他后来穷得没饭吃,没酒喝,甚至乞讨过,那样子一准佝偻,哪能有如此威风?但我却懂得塑者的匠心:他并不只是雕塑东晋的那个人,而是塑他冷傲的气质。
-
剽悍的岁
-
作者:
曹春雷
来源:
青涩枝叶上的阳光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春
《青花瓷》
诗韵
纯真
-
描述:
那年夏天的七月,是他一生都抹不去的黑色。 高考前一天,父亲突患重病,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他毅然放弃了高考,还有什么能比父亲的命更重要呢?他穿梭在医院各科室之间,交钱、拿药、取化验单…… 父亲终究还是离开了人世。从此以后,没人再为他和母亲遮风挡雨。 办完丧事,他想,自己必须要成为一棵大树,来为母亲遮风挡雨了。 父亲留给娘俩的,不是财产,而是债务。父亲生前举债办了一家石粉厂,谁知厂子上马后,产品严重滞销。 他和母亲商量,关闭厂子,变卖了设备,连同家里积攒的钱,都用来偿还债务。但依然有8家没能还清。都是村里的乡亲,当初父亲借钱时,他们连老底都拿出来了,指望着父亲年底能给自己一些分红,可现在…… 几个不眠之夜后,他告诉母亲自己的决定,休学一年,出门打工挣钱还债。母亲长久不语,泪流满面。 临行前,他将自己高中的课本都装在包里。他要去的是一个叫紫川的地方。那里小煤窑比较多,村里好几个人在那里打工。那一年,他18岁。 辗转奔波之后,他站在了小煤窑前。第一次下井,他惊恐不已。巷道黢黑,周围时不时有矸石坠落的声音。采煤面上很嘈杂,有用木柱支护顸板的,有打眼放炮的,还有拉拖运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