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8263 条
-
南洞庭油画风景意境的研究
-
作者:
陈小林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洞庭
风景
意境
油画
-
描述:
艺术作品总是以有限的生活场景引导人们认识无限的生活底蕴,文章围绕意境款款而谈。
-
油画作品创作内容的表现形式
-
作者:
李富莉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
艺术创作
现实美
内容
现实丑
艺术美
-
描述:
美术作品的创作是现实生活在画家头脑里的反映的产物。艺术美是真善美的高度统一,它是一切艺术创作必须设定的自觉的目的。每个艺术家都应该在其作品中显现出他对于美的独特感受和理解。现实美和现实丑都是美术创作的源泉。通常被看作内容的东西,只是艺术借以表现自身的真正形式,而通常认为只是形式的东西,恰恰构成了一件艺术品的真正内容。美术作品是通过形象和技法手段传达作者感情思想以及审美理想的载体。
-
趋向大众化的影像视觉艺术
-
作者:
徐荣伟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文化
影像艺术
传媒手段
视觉化
艺术家
精英艺术
摄影技术
艺术创作
视觉艺术
油画
-
描述: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影像产生、传播和消费空前蓬勃的"非常时期",高度视觉化和媒介化的传媒手段提供给我们高性能高质量更具诱惑力的影像。对视觉性和视觉效果的大众追求使得当代生活和文化高度视觉化。视觉文化不再是束之高阁的精英艺术,而是融合于非视觉化领域的日常生活当中。摄影除了在信息的传递交互中起到作用外,还给影像视觉文化的研究与艺术家艺术创作情感表达提供了广阔空间。
-
博巴的绘画教学思想
-
作者:
王红艳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育
发展进程
罗马尼亚
油画艺术
教学思想
素描教学
苏联专家
绘画
中国现代
中国油画
-
描述:
在新中国成立的50至60年代,国家文化部先后与苏联、罗马尼亚签订了文化协定,分别委托中央美术学院和浙江美术学院举办了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和罗马尼亚专家"博巴油画训练班"。1960-1962年罗马尼亚油画家博巴绘画教学思想,对中国现代油画艺术和美术教育的发展进程中是一段开明的历史,具有深远的意义。
-
丘堤与决澜社
-
作者:
徐婷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思想
女画家
油画艺术
思考与探索
决澜社
民国时期
艺术成就
现代主义
现代派绘画
中国现代美术
-
描述:
丘堤(1906-1958)是我国第一代现代派女画家,"决澜社"成员,也是中国油画艺术的奠基人之一。她为我国的现代主义绘画艺术的传播包括工艺美术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本文在对丘堤的生平、美学思想、艺术成就进行系统、完整的评析与探索的同时也正是基于对民国时期的油画的再思考与探索,从而完整的呈现出丘堤的艺术人生,以及艺术的传承,为当下美术界的发展提供历史上的依据与借鉴的经验。
-
倪贻德绘画艺术理论
-
作者:
鞠庆业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倪贻德
艺术理论
绘画
-
描述:
在艺术创造上用标新立异来形容倪贻德先生并不为过,在倪贻德的油画艺术的成长过程中走出了一条另辟蹊径、独树旗帜的道路,倪贻德绘画艺术风格不能用国外的哪一个绘画流派来定义,他的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与各个流派相区分开来,倪贻德的绘画艺术风格是其毕生精力探索追求的结果。
-
论十九世纪印象派大师的绘画技法
-
作者:
岳美美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法
印象派
绘画
-
描述:
许多评论家论述过画坛老一辈大师们的技法,有些实有其事,有些则只是这些评论家的猜测。这些评论家所详细介绍的各画派的油画、壁画和坦普拉技法,大都停留在十八世纪左右,对十九世纪绘画大师们的传统技法几乎是避而不谈。前几个世纪中,许多内容详尽、资料丰富的论文主要讨论绘画技巧;到了十九世纪,绘画技巧日益繁多,令人眼花缭乱。传授徒弟的作坊制度从中世纪一直持续到十七世纪;十九世纪,越来越多的画家趋向于走自己的路,探索或者重新探索自己的绘画技巧。
-
青花瓷元素在服装设计方法方面的应用
-
作者:
刘人玮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纹样
色彩
-
描述:
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的扩大,青花瓷元素越来越多地被世界各个著名服装品牌所借用。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去解读和提炼青花瓷元素,以有条理的服装专业知识框架去支撑,分析了传统青花瓷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设计方法和创新应用。
-
关于色彩与设计的一些探讨
-
作者:
李前程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加工工艺
颜色
色彩心理
不断探索
设计领域
设计师
色彩功能
平面设计
心理感受
产品设计
-
描述: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颜色组成的,它们不仅带给我们五彩缤纷的视觉享受,而且还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心理感受。由于现代科学的发展,加工工艺的不断探索,使物体的色彩变得更加随心所欲。随着人们对色彩的认识不断深入,对色彩功能的不断研究,使色彩在各种设计领域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通过大量实例对色彩在设计中的作用进行系统探讨,总结重视色彩对人的物理、心理和生理的作用。全面地认识色彩,了解色彩的主要功用及影响色彩搭配效果的因素,以及怎样才能更和谐地搭配色彩,将自然色彩融入室内空间。
-
大美不言、石质玉韵,彰承营商之儒道:浅析河南社旗山陕会馆建筑特色及其石雕构件的美学思想应用
-
作者:
张志颖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旗山陕会馆
美学细想
石雕
应用
-
描述:
河南南阳社旗县山陕会馆,是一座清朝时期的商业会馆类建筑与关帝庙建筑完美结合的古建筑群。社旗山陕会馆以其保存完善的建筑规模,精湛巧妙的装饰艺术形式,积淀深厚的商业文化价值而闻名全国,也成为中国古建筑艺术臻于完美的最后一个高潮典范,在当今现存的各类会馆建筑中,当之无愧的拥有天下第一馆的美誉。在馆内的各建筑构件中木雕、石雕被大量运用,尤其是建筑中的石雕艺术形式考究,造型生动、寓意深邃、神韵独具。而以石牌坊及各殿柱础为代表的社旗山陕会馆石雕艺术,更集我国古建筑全部石雕技法圆雕、透雕、浮雕、平雕、线雕于一身,无论其雕刻形式还是内容都尽著各类雕刻艺术之神韵,充分发挥了绘画与雕刻艺术结合的审美特征,做到了情景交融,形神兼备,当之无愧的被称为中国民间古建筑石雕艺术之最。而其雕塑中所体现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及其价值,直到现在仍旧值得我们认真分析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