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7682 条
-
高职院校校园景观要素研究
-
作者:
何晴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观要素
校园景观
高职
-
描述:
校园景观在学校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校园文化载体,体现学校的教育理念。校园景观不仅应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还应对学生起到审美教育的作用。高职校园景观一般由建筑、道路、中心广场、植物、水体、公共设施、雕塑和小品组成。
-
千年浮屠尽显大唐风韵:浅析香泉寺石佛塔
-
作者:
李文霞
郝同超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香泉寺
石刻
唐代
浮屠
-
描述:
香泉寺石佛塔是华北地区不可多得的唐代石刻艺术精品,其历史、文物、艺术价值不言而喻,是研究本地区唐代时期宗教、雕塑、建筑、书法、音乐、服饰等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
素描教学的当下向度
-
作者:
刘悦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素描教学
-
描述:
向度:指一种视角,是一个判断、评价和确定一个事物的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概念。素描是一种最通常的绘画形式,文艺复兴绘画大师米开朗琪罗说:"素描是绘画、雕塑、建筑的最高点,是一切艺术种类的源泉和灵魂"。五四运动以后,随着新文化运动思想的发展和传播,西方美术教育引进中国并逐渐普及。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一代美术教育家留学归国带来的素描认识和教学方法,对中国素描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至今天,素描教学方法在不断改进,并随着每年美术高考学生人数的不断增长,素描教学逐渐同其他学科一样被人们所重视。由于在素描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继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对不同方面的研究来使素描教学过程趋于完善,使素描教学朝着有创新,有文化的方向发展。
-
艺术的真、善、美
-
作者:
王旻硕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
美学
艺术创作
-
描述:
《罗丹艺术论》是罗丹与葛赛尔的谈话录,两人的谈话展现了罗丹的艺术思想和独特的雕塑理解,对近代欧洲艺术的美学思想和美学眼光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而嘱词部分是罗丹对于青年艺术家的直接思想引导,为艺术奠定了基础的理论指
-
建筑设计与创造性思维
-
作者:
管楠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建筑设计
思维
-
描述:
雕塑家罗丹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建筑设计是一种有目的地创造活动,是建筑师综合性的心智活动。建筑设计的创意往往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
-
“铜塑美国西部:1850-1925”展品理念浅析
-
作者:
樵馨蕊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牛仔
印第安人
雕塑家
-
描述:
"铜塑美国西部:1850—1925"展览是由南京博物院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联合在南京博物院举办的特别展览,讲述了美国西部一段时间的发展进程在雕塑方面的体现,本文主要从展品内容和展品作者分析该展览的策展人选择展品的原因,以及展品中所蕴含的理念。
-
戏剧与其他艺术在“角色”呈现上的比较
-
作者:
李天鹰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角色
动态
戏剧
艺术
-
描述:
艺术品种类的不同导致其作品中出现的角色的作用、功能、意义都不尽相同,戏剧通过对人物角色的刻画、塑造、呈现等来表达思想,在表现人物上和其他艺术有着很大的不同,根本原因在于:戏剧是动态的、活的艺术,而绘画、雕塑、文学等是静态的艺术。
-
构成艺术与建筑造型
-
作者:
晋慧斌
孟繁华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
构成艺术
建筑造型
-
描述:
建筑是无声的诗,是凝固的音乐,是城市的风景线,是文明的标志,是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体。有些重要的建筑是一些城市的象征性的“雕塑”,同时建筑又是大规模的投资工程,建筑一旦落成,其位置一般不能改动,再加上建筑方案的唯一性以及建筑存在的长期性,建筑与人们接触的频繁性、关系的密切性,这些都决定了建筑造型设计不同于一般的产品的造型设计。
-
栏目设置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栏目设置
技术工作者
舞台灯光
舞台机械
现代艺术
专题策划
网络产业
建筑声学
文博
艺术批评
-
描述:
1.专题探索:每期专题策划——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探讨。主要刊发基金、课题项目。2.人文科技:着重刊发舞台机械、舞台灯光、舞台音响、建筑声学等专业剧场技术发展,以供舞台技术方面工作者交流
-
艺术审美论视域内的《欧米哀尔》层次结构分析
-
作者:
方波
赵江云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宿命感
层次结构
欧米哀尔
人文关怀
-
描述:
罗丹的《欧米哀尔》作为经典的雕塑作品,一直为人们所称颂。人们在欣赏它,审视它的同时,必然也创造丰富了它的深层意蕴。运用朱立元《美学》一书中的艺术作品四个层次结构理论切入分析《欧米哀尔》,可以从其青铜材质的质感感知衰老、沧桑和无望,从下垂的线条和束缚的造型看到深蕴其中的人文关怀和身体宿命感,可以引发欣赏者对有限与无限、生与死的思考和感悟,更易于观赏者把握《欧米哀尔》的深层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