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此展兼具开拓性和学术性的双重意义——对话新斯奋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岭南派   艺术天地   家学渊源   艺术专科学校   大道   广东省  
描述: 刘斯奋,1944年生,祖籍广东中山,196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现为广东省文联主席,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广东人文艺术研究会会长。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广东历代绘画展组织委员会副主任,此次展览的两位执行委员之一。 《收藏·拍卖》:对于广东历代绘画展,您曾提到:这次展览对各地公私收藏的广东历代的重要画作进行清点造册.并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学者从发展脉络、风格特色、画家事历和艺术成就等诸方面进行学术性的梳理、总结和研究。这项工作在广东美术史上还是第一次,兼具开拓性和学术性的双重意义请问您可以具体阐述一下这个双重意义吗? 刘斯奋:所谓开拓性,是指这种展览以前从来都没做过,而且就规模而言,目前这个展览算是相当大的,足以把广东绘画的历史、发展的情况比较全面地展示出来。所谓的学术性,就是通过这个展览,对广东的绘画发展状况做了全面的摸底,带有普查性质,进而在这个基础上,制定专题,组织专家开展研究,拿出了一批成果,配合展览加以出版。这个就是属于学术性。 《收藏·拍卖》:对于这个展览,您个人向读者推荐的主要是哪些部分的作品?或者您个人喜欢看哪些部分呢? 刘斯奋:岭南作为 个相对来说开发较晚的地区,在古代,它的绘画发展与岭北比起来,肯定是有差距的。当然,也还是出现了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作者,比如明代的林良、明末清初的张穆、黎简直到晚清的苏仁山等,但总体来说数量并不太多。直到近代,西学东渐以后,广州作为全国的唯一的开放口岸,无论是经济、军事、政治、文化,都引进了很多新的东西,其中也包括西方的绘画。从此形成了一个学习、借鉴、变革、创新的时期,并对中国美术的发展发挥了引领潮流的作用,从而成为中国美术史上最为瞩目、亮丽的一笔。比如说以李铁夫等为代表的出国学习西洋油画的第一批人,以“二高一陈”为代表的岭南画派崛起,此外还有西方式的版画、漫画等等,最初都是在广东这里引进和发展起来的。涌现出一大批有时代影响力的画家。这一批人的画作,都是应该推荐的。当然,这个展览,是历史的回顾,其中有些画家不一定成就很大,但他的创作有先行步的开拓意义,我们也给予展示,承认他的历史价值。 《收藏·拍卖》:包括书画艺术在内的岭南文化在近现代得风气之先,请问你如何看待广东文化的前景? 刘斯奋:我曾经多次说到一个观点:从全国范围来看,广东文化真正开始起飞,不在农业文明时期,而是在鸦片战争前后。广东由于率先接受现代文明的洗礼,迎来了后来居上的历史机遇。其间虽然出现过一些起伏曲折,但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势头得到重新确立,并实现了强劲的发展。如果说,这首先表现在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进步的话,那么这两者恰恰是文化发展繁荣的先决条件。事实上,这些年广东的文化生存环境不断优化,硬件建设高规格大规模展开,以及来自各地的人才大批聚集,都是经济腾飞、社会进步的结果;同时也预示着广东的文化必然有一个蒸蒸日上的前景。对此我满怀信心。当然,文化的全面腾飞,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的,需要一步步的培育、积累、提升。
伦巴赫别墅美术馆——收藏德国近代美术精华的贵族别墅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别墅   近代   收藏   贵族   巴赫   德国   美术馆   精华  
描述: ,是绘画爱好者钟爱之处。 这座建筑最早是活跃在19世纪后半叶的肖像画家弗兰兹·冯·伦巴赫(1836-1904年)白勺住所兼画室。在1871年1月的普法战争中大获全胜的普鲁士铁血宰相俾斯麦,于此
艺术志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别墅   近代   收藏   贵族   巴赫   德国   美术馆   精华  
描述: (1308-1385)与之相比。本次展出的作品以山水为多,不乏与地方景致或斋室相关者,呈现苏州自15世纪以来胜景与别号话题的兴盛。画中的林泉佳处,不但可一窥1 6世纪苏州地方画风的发展,更可领略文派
国内外博物馆介绍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别墅   近代   收藏   贵族   巴赫   德国   美术馆   精华  
描述: 私立博物馆,1996年111月30日获政府批准成立,2004年实行理事会制.2010年6月9日,创办人马未都正式宣布创建观复文化基金会,将他几十年珍藏的文物古董捐给他自己的博物馆、观复基金会接受社会捐赠,基金会
无巧不成元青花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古巴比伦   建筑美   矿物颜料   釉陶  
描述: 青花逞色剂氧化钻,乃自古采用之矿物颜料,亦曾见诸古代西亚。如古巴比伦泥土建筑美仑美奂,缘其以彩釉陶贴面。该城既堙,唯彩釉陶一向传承,并见加入钻蓝。钻蓝也用于佛窟壁画,饰螺髻因称“佛头青”。唐朝流行胡艺,以致美称胡乐、胡姬、胡马、胡服、胡食等等。
砥柱铭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书法作品   投资者   土地拍卖   世界纪录   艺术品   拍卖会   黄庭坚  
描述: 这些年的拍卖会总是爆冷,先是土地拍卖,各地的标王此起彼伏。楼市被压下去了,艺术品显然就成了投资者的香饽饽。昨天夜里,保利五周年的夜场拍卖,宋人黄庭坚的书法作品《砥柱铭》以436,800,000元的高价成交,刷新了元青花鬼谷下山大罐保持了五年之久的世界纪录。
开卷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书法作品   投资者   土地拍卖   世界纪录   艺术品   拍卖会   黄庭坚  
描述: 这些年的拍卖会总是爆冷,先是土地拍卖,各地的标王此起彼伏。楼市被压下去了,艺术品显然就成了投资者的香饽饽。昨天夜里,保利五周年的夜场拍卖,宋人黄庭坚的书法作品《砥柱铭》以436,800.000元的高价成交,刷新了元青花鬼谷下山大罐保持了五年之久的世界纪录。 中国艺术品在中国形成世界纪录是迟早的事,世界各国的艺术品都是在本国最被认可,一旦经济跻身强国,艺术品的行情必然看涨。比如日本,当它经济总量跃升世界老二时,其艺术品的价格令全世界同行咋舌,至今听着都是神话:而专家预测中国今年的经济总量正好也成为世界老二。 但这有一个不同,我们的竞标者大都是投资者,因而雄心勃勃:而早年日本及西方大都是收藏者,谋求的却是另一份利益。这是由于财富积累的速度与长度所决定的,并不是他们有什么想法高于我们。 中国人的财富积累有目共睹,半代人造就了神话,令全世界眼花缭乱,让世界经济学家怎么想也想不通。中国艺术品纪录与世界艺术品纪录还有一步之遥,以此速度,我想五到十年之内就会荣登世界头把交椅,这不仅取决于我们的经济,还取决于我们的文化,中国人心热脸热,尤其在拍卖会上,脸比心热,创下纪录理所应当。 值得提醒的是,艺术品作为人生消费是顶级的消费品,作为投资却是顶级风险的投资品。
读者来信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际   佛罗伦萨   1959年   古董   意大利   贝里   艺术博览会  
描述: 珐琅器好像有錾胎珐琅器、掐丝珐琅器、画珐琅器、透叫珐琅器、锤胎珐琅器等几种,请问怎么区分,它们各自又有何特点?另外,如收藏珐琅器应如何保存? 珐琅是用石英、长石、硝石和碳酸纳等加工铅和锡的氧色物烧制成的像釉子的物质,用它涂在铜质或银质器物上,经过烧制形成不同颜色的釉质表面,既可防锈,又可作为装饰,称之为珐琅器。因其是由西域和西洋传入,故又有佛菻、佛郎、大食窑等称谓。珐琅器按金属加工工艺和珐琅釉料性质与处理方法的不同,可分为錾胎珐琅器、掐丝珐琅器、画珐琅器、透明珐琅器、锤胎珐琅器。錾胎珐琅器是在制成的金属胎上,按照图案设计将胎体錾刻出凹凸的纹饰,而后填涂珐琅釉,经焙烧、磨光、镀金而成,具有宝石镶嵌的效果。掐丝珐琅器是在金属胎上´按照图案设计,用细薄的金属丝或金属片,焊或粘在纹饰轮廓线上组成图案,然后在空白处施以各种珐琅釉料,经焙烧、磨光、镀金而成。掐丝珐琅又称为景泰蓝,掐丝珐琅器具有与錾胎珐琅器一样的表面装饰效果,气团更为纤细婉转,但是在烧制与磨光过程中容易产生断裂,并常留有焊痕。画珐琅器是在铜胎上涂以白色珐琅釉入窑焙烧,使其表面平滑光洁,然后以各种珐琅釉绘画图案,再经焙烧而成,具有极强的绘画韵味。透明珐琅器是在金属胎上按照设计要求锤錾出浅浮雕图案,然后施以透明或半透明的珐琅釉,烧制后因图案线条有粗细和深浅不同而引起视觉上的明暗变化。锤胎珐琅器是在金属胎的背面按照设计要求锤蝶起线,然后施以珐琅釉,经烧制、磨光、镀金而成。 珐琅器的收藏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珐琅器的胎与釉面的膨胀系数不同,温度的剧烈变化会使釉面龟裂甚至脱落。由于珐琅器在加工时不可能不留下缺憾,特别是年代久远的珐琅器要防止水分的渗入。湿度过大会使金属胎锈蚀。珐琅器还要防止灰尘和有害气体的侵蚀,小件器物一定要在锦盒中保管,大件器裸放时也要防止碰撞,外力击打不仅会使胎体变形,而且会造成釉的剥落。 珐琅器的价格受器物本身品相、制作年代、工艺是否精湛、器物大小的影响。一般说来,其品相应该是器形完整,表面的珐琅没有开裂脱落,年代久远的则价值较高。同时,制作工艺和尺寸的大小也决定器物的价格。今年4月香港苏富比一件清乾隆年间制的铜胎画北京珐琅“富贵万寿”图三层提匣( 19.2cm×13.5cm×8.5cm)以2754万港元成交。
光阴雕刻 续写传奇——古董钟的艺术
作者: 安颐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际   佛罗伦萨   1959年   古董   意大利   贝里   艺术博览会  
描述: 文:安颐 自公元160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向明万历皇帝进贡两座自鸣钟始,以此揭开中国皇家和贵族官宦对珍奇钟表乃至西洋文化的兴趣和接纳。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钟表有其特别际遇——一方面,它作为桥梁,在中西文化交流碰撞之初,便天衣无缝地衔接中西两个世界上流社会对其惊人一致的喜好趣味,另一方面,它作为载体,蕴含各式装饰艺术和审美情趣,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一一在中国,各种用料珍贵、工艺精湛、式样奇巧的钟表争奇斗艳,浓缩着18世纪以来欧洲和中国钟表制作和装饰艺术的最高水平;在欧洲,当钟表业历经几个世纪的延续发展后,不同地域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则在时钟的风格和装饰细节上显现出来:经典的的英伦钟,德国黑森林钟,法国孔泰钟,或者是西班牙的铜钟,皆因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传统而散发着不同气质。岁月荏苒,天体轮转,在相隔近半个世纪后,一批散发着独特气质的古董钟重又印入我们眼帘,每个都饱含故事,时光飞扬隽永,不知它们会在新的国度,被怎样的主人寻获,继写传奇光阴! 交融见证“中国恋人”鎏金铜钟 时间:约1835年--1845年 产地法国 材料/式样鎏金铜钟法式 机芯/构造,法式8天发条驱动机芯/锚式擒纵机构 尺寸:45.5cm×36cm×10.5cm(高×宽×厚) 证书德国默比耶博物馆真品证书 17世纪到中国传教的耶稣会教士将这个东方古国介绍给西方。中国这个非基督教国家的古老文明的存在首先动摇了基督创世的学说,打破了欧洲文化至上主义的偏见,并最终在西方形成了一股经久不衰的“中国风”。这台鎏金钟的上方有一对“中国恋人”,他们之间放着个首饰盒。鎏金钟的底部有各种中式风格的纹饰,侧面展现的是中国恋人在幽会时钓鱼和弹唱的快乐景象。法国人充满了浪漫的想象力,他们认为东方的“郎情妾意”也会像他们那样亲密无间并互赠戒指:就连服饰也中西结合充满了自己的想象,这就是欧洲人眼中的“中国风”。真希望他们也能读懂《西厢记》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从而了解“授受不亲”的东方含蓄。文化认知上的差异在这台鎏金钟上可见一斑。“中国风”还表现在对中国优秀传统技艺的崇尚。鎏金是形成于我国春秋时期的传统金属装饰工艺。这种工艺传八欧洲后大受追捧,鎏金钟成为十八、十九世纪欧洲贵族或富裕家庭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西方皇室常以钟表为国礼,馈赠诸国,彰显工艺之精湛,机构之巧妙。我国明清两朝,即有他国使节以钟表为国礼以馈赠,其中不乏有大量精美的鎏金钟。该钟采用法式8天发条驱动机芯,锚式擒纵机构,丝线悬挂钟摆,雕刻银色钟面,半点、整点报时,机芯刻有序列号:“L917”。本台钟约于1835年至1845年在法国制造,是一款工艺和艺术水平都极高的作品。 奢华典范德国“W&H”英式音乐壁炉钟 年份.约于1880年1900年 产地德国 材质,式样.橡木/传统英式 作者/公司W&H公司 机芯/构造:8天均力圆锥轮机芯 尺寸.42.8cm×28cm×16_5cm C高×宽×厚) 证书德国默比耶博物馆真品证书 大部分黑森林钟都有公司或制造者签名,钟内的一块铜板上刻有:“W&H Sch”(参照《德国钟表工业辞典》2005版,第604-606页,W&H公司成立于1830年,专门制作高品质机芯,1884年后制作英式机芯,1937年后公司停业)。W&H公司(Winterhalder&Hofmeier)签名的钟一直受到众多收藏者青睐,该品牌是19世纪晚期全欧洲最重要的德国木钟制造商,也是能够占领英国市场的极少数欧洲大陆品牌之一,其木钟质量胜过同期英国本土的许多作品,秉承了德国人一贯的严谨作风,W&H是毫无疑问的19世纪来欧洲一流品牌。 这便是W&H专为英国市场制作的一款壁炉钟,质量优异,橡木立体浮雕繁复细致,迎合着英国贵族文化的奢华。铜制钟面上有罗马数字指示时间,银色钟面圈,拱形钟面,铸铜拱间装饰,黑色钢制指针.整点报时。含提手后钟柜高度:48cm。8天均力圆锥轮机芯,锚式擒纵机构。这是台问钟,拉动伸出钟外的细绳,便可报响。两个辅助钟面分别显示“8套铃鸣音”或“4音簧鸣音”,及走时的“慢一快”调整,这种以表盘的形式设置“止鸣”及“快慢”调节装置,现在已经不常见了。除独立的报时音锤和盘簧外,报刻则可以在另有的“4音盘簧”和“8音套铃”间选择。早在14世纪上半叶,均力圆锥轮的问世使利用盘绕弹簧作为计时器的原动力变迁实用起来。虽然作为动力源的弹簧非常紧凑,但张力大小仍随着弹簧拉紧程度而变化。均力圆锥轮是一种圆锥形的槽轮,它用来补偿计时器主发条弹簧变化的张力。旋转弹簧的圆桶通过一根弦或链条与均力圆锥轮相连。当主发条完全上紧时,弦拉的是均力圆锥轮较窄的一头,这时力臂较小,产生相对较小的力矩。随着时钟运行,弦逐渐被拉回圆桶。为了补偿主发条弹簧减小的张力,绕在均力圆锥轮上的弦的直径就随之变大了。这样,无论主发条弹簧的张力怎样变化,传递到计时器齿轮上的力保持恒定。
龙翔凤池 文彰华彩——沈石友藏吴昌硕、萧退庵铭 龙砚欣赏
作者: 胡西林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际   佛罗伦萨   1959年   古董   意大利   贝里   艺术博览会  
描述: 文:胡西林 与2010年西泠春拍上那方“石破天惊砚”一样,这方夔龙砚也是沈石友的生前爱砚之一,拓片收入其子辑印的《鸣坚白斋研目》(见《鸣坚白斋研目》第二卷第24砚)和上海书店刊印的《沈氏砚
< 1 2 3 ... 1621 1622 1623 ... 1659 1660 166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