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灵武窑制瓷工艺总结和研究
作者: 李国桢   马文宽   高凌翔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夏   莫来石   白釉   窑具   地区特色   黑釉   刻花   宁夏回族自治区   化学成分   灵武  
描述: 灵武窑遗址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东磁窑堡,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了调查和发掘,是近十年来考古工作者的新发现。出土的大量器物中有日用瓷雕塑瓷、文具及窑具等,不仅有鲜明的地区特色,而且也反映了西夏王国(公元1038~1227年)社会、文化和宗教的概况。我们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白瓷、白釉剔刻花、黑釉剔刻花
陶瓷隧道窑节油技术的应用和选择
作者: 范石生   陆子平   宋瑞樟   单菊英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隧道窑   陶瓷   节油   节能  
描述: 状态,降低燃油消耗,提高陶瓷产品质量为人们所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对节油技术的研究重点有两个方面:1.磁化燃烧技术;2.掺水乳化燃烧技术.
叶腊石-堇青石质隧道窑用棚板试制与应用
作者: 王庆龄   郑可敦   万志翔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试制   使用寿命   隧道窑   叶腊石   高铝质   推广价值   降低成本   烧成温度   棚板   匣钵  
描述: 广东饶平新丰瓷二厂,以生产碟、盘出口瓷为主,隧道窑烧成温度偏高(1380~1430℃),匣钵使用寿命低。为提高碟类匣钵使用寿命,提高装窑容量,降低成本,该厂采取匣钵、棚板组合码窑,窑车两边码10(1
80米煤气明焰无匣钵烧成卫生陶瓷隧道窑通过技术鉴定
作者: 许伟光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卫生陶瓷   焦炉煤气   设计能力   陶瓷隧道窑   技术先进   匣钵   烧成带   社会效益   明焰   技术鉴定  
描述: 由山东省枣庄市振兴陶瓷厂承担的“80米煤气明焰无匣钵烧成卫生陶瓷隧道窑”项目于一九九○年十二月十九日通过市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窑设计合理,技术先进,调节手段完善,与传统隧道窑相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窑设计能力为年产卫生陶瓷18万件,预计可达到20万件。燃料采用城市净化焦炉煤气,支架和棚板为堇青石质耐火材料,产品为单层裸烧,预热带长30米,烧成带长16米,冷却带长34米,烧成带
黄土在油滴、木叶釉中的应用
作者: 贺文奇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纹样   隧道窑   传统名   油滴釉   黄土   推板窑   烧成曲线   倒焰窑   化学成分   制作工艺  
描述: 本文介绍了以资源丰富的黄土为主体(占配方总量的85%以上)添加适量的氧化物研制我国传统名贵油滴釉、木叶釉的工艺和对黄土在油滴的形成,木叶纹样的显现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轻质窑车
作者: 李亚莉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轻质材料   耐火砖   隔热材料   窑车结构   轻质窑车   蓄热   空心结构   陶瓷纤维   耐火材料   浇注料  
描述: 一、前言目前,国内陶瓷隧道窑中广为使用的窑车车衬系采用普通耐火砖和隔热材料砌筑,这种窑车结构笨重,烧成周期长,不利于快烧,而且车下温度高。一般认为理想的窑车应满足下列因素:低蓄热;高绝热;结构轻便;高强度;密封性好;易于安装;运行灵活等。近年来,国外在促进窑车更新换代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开发了许多新型窑车。以降低
《中国陶瓷》一九九○总目录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隧道窑   日用瓷器   中国陶瓷   研制成功   热稳定性   新型陶瓷   碳化硅   陶瓷原料   陶瓷工业   应用  
描述: ~~
来稿摘要选登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粉末团聚   理论依据   有效利用   隧道窑   火用   德化   绿泥石   热分析法   经济效益  
描述: 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对隧道窑的(火用)分析与热分析进行了比较,(火用)分析法能从量与质两方面表示出隧道窑中能量的分配与来源,克服了传统的热分析法仅从量上考虑问题的局限,对能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了更可靠的理论依据.
“虎痴”张善子:未完
作者: 陈柏绿   来源: 中国天主教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生子   张氏   教堂   母亲   康熙   基督教   四川内江   绘画   孪生   天主教  
描述: 著名画家张善子是天主教教友,四川内江县人,清光绪壬午八年(1882年)农历5月初5日生,原名张正兰,单名泽;善子本孪生,故初字善孖,含双生子意,后改为善子。先生爱虎画虎,如痴如迷,其师曾农髯以“虎痴”目之,先生遂亦以此自号,人则尊为“虎公”、“虎髯”。善子祖籍湖北麻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因“湖广填川”,定居内江,至善子辈已为第八代。父张忠发,字怀忠,号悲生,母曾友贞,俱信基督教。父在教堂工作,先生亦随时出入教堂。母亲长于绘画刺绣,名诗人谢玉岑谓:“曾太夫人以工笔花鸟,负名于蜀。”人们呼为“张画
通县龙庄天主堂开堂抒情
作者: 复生   来源: 中国天主教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十年   巴掌   十字架   阳光   圣堂   大平原   上智   象征着   衬托   砖墙  
描述: 车在行进,一座圣堂就浮现在眼前,小巧玲珑的样子,衬托在大平原的土地和天空之间。金秋的阳光并不很热,却依然强烈,照耀得那黄砖墙与十字架熠熠生辉。遥远望去,它真是太小了,好象一只巴掌就能覆盖住,但是,它象征着上智宽仁的
< 1 2 3 ... 129 130 131 ... 138 139 14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