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264 条
-
202.5米硅砖隧道窑
-
作者:
王秀山
来源:
建材工业信息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耐火制品
车平面
冷却带
洛阳耐火材料厂
预热带
烧成带
发生炉煤气
二期工程
窑车
硅质
-
描述:
洛阳耐火材料厂采用国内先进技术建成一条202.5米硅砖隧道窑。于今年4月5日点火烘窑一次成功,现已转入正常生产。这条隧道窑是目前国内最长的一条烧制硅砖的大型隧道窑。该窑投产后将为宝钢二期工程提供大量优质焦炉硅砖和国内玻璃窑用优质硅砖。在一定程度上将缓和冶金、建材等工业用硅质耐火制品紧缺的状况。
-
隧道窑的节能措施
-
作者:
马翠琴
来源:
建材工业信息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燃烧方式
热量损失
散热损失
燃烧系统
燃烧气体
节能措施
陶瓷纤维
燃烧器
窑体
散热量
-
描述:
隧道窑中的热损失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窑壁的散热损失;(2)排气损失;(3)台车带出的热量损失。根据以上情况,可采取以下节能措施:(1)增强窑体隔热、保温并使窑材轻量
-
新型快速烧成隧道窑
-
作者:
王丽萍
来源:
建材工业信息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卫生陶瓷
硅碳
预定程序
极限温度
硅酸铝纤维
快速烧成
窑车
加热速度
隔热性
陶瓷工业
-
描述:
联帮德国 Villeroy & Boch 公司在卫生陶瓷厂安装了新型快速烧成隧道窑,该窑是由 Ried-hummer 和 Cosslar 公司制造的。窑长126米,窑车总数为95辆,生产率为每昼夜2000件,烧成周期为12小时,安装窑炉要用3—4星期,最高极限温度为1230℃。
-
一种新型快烧明焰隧道窑
-
作者:
张武
来源:
建材工业信息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送系统
热量损失
陶瓷坯体
运输工具
有效宽度
匣钵
横截面积
窑车
窑底
-
描述:
这种新型快烧明焰隧道窑和传统的隧道窑相比较,其最大的差异就是窑炉的传送系统在原有的基础上作了很大的改进。另外,新型明
-
带模块式分隔室的面砖辊道窑
-
作者:
乔龄山
来源:
建材工业信息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模块式
隔室
烧窑
辊道窑
窑上
热回收
温度水平
结构致密
屏蔽装置
锻烧
-
描述:
在传统隧道窑中经过长时间煅烧的面砖具有结构致密、花样可以多变的特点,而快速煅烧窑在这两方面都受到一定限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意大利陶瓷面砖工业最近研制出一种
-
从系统论角度看建筑环境与城市雕塑的关系
-
作者:
黄坚
来源:
建筑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古城
香草
鲜花
首都城市
园地
政治中心
平壤
花园城市
科学中心
共和国
-
描述:
从系统论角度看建筑环境与城市雕塑的关系
-
简易大方的墙面图案装饰
-
作者:
沈祖泉
来源:
建筑工人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立面设计
退台
宝瓶
实际厚度
凹凸有致
面层厚度
干挂石材
石漆
海泉
建筑造型
-
描述:
我市建一宣传画廊,砖混结构,两边各有一块砖墙面。较小的一块墙面采用普通水泥石屑斩假石,凹线条分割成十二块面,横、竖石纹交错,上用水泥石灰浮塑"工人画廊"四字。较大的那块墙面拟用图案装饰。由于资金、工期和我们的技术水平所限,很难采用浮雕等表现方法。为此,我们采用了一种新的花钱少、工艺简单的墙面图案装饰工艺。
-
建筑雕塑摄影
-
作者:
暂无
来源:
建筑工人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屋顶
墙面
片断
室内
雕塑
形体塑造
博物馆
建筑元素
家具设计
房间
抹灰
白色
金属板
空间能
小型建筑
-
描述:
建筑雕塑摄影
-
精湛的建筑装饰艺术
-
作者:
周崇练
何奕强
来源:
建筑工人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悉尼歌剧院
船上
壳顶
月卜
伍重
国际设计竞赛
环水
风光绮丽
异常清晰
外表面
-
描述:
每当人们来到南海西部石油公司外宾招待所时,就会被这里精湛的建筑装饰所吸引。这幢楼房,座落在绿荫丛中。室外的园林有假山、凉亭、九曲桥、白天鹅雕塑、游泳池、金鱼池等。园中有各种奇花异草,到处蜂飞蝶舞,充满生机。室内的装饰全是现代化的。地毯柔软适度,内墙壁纸绚丽多彩。在柔和的灯光下,走廊、厅堂显得清雅闲静。空调、闭路电视、音响装置、自动电话、自闭门应有尽有,与古朴的庭院相映,显得富丽堂皇。
-
硅酸盐建材小词典:用于建筑材料的颜料
-
作者:
姜柯
来源:
建筑节能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机颜料
神经系统
电磁幅射
视网膜
颜色
物理光学
硅酸盐建筑制品
人工光源
色彩
化学成分
-
描述:
人们生活环境中的一切景物,在光(阳光和人工光源)的照耀下,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色彩。按照物理光学来说,颜色的呈现,是可见光不同波长的电磁幅射刺激人的视网膜,经过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中产生的视觉反映。我们看到的大自然中的色彩是天然形成的;人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