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荐福惜阴春常在东湖雨露润一中——鄱阳一中的前世今生
作者: 董光元   来源: 参花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孝宗   光宗   诗学理论   波阳县   姜夔词   白石道人   宁宗   禅悦   宋代文   南宋高宗  
描述: 在誉有"中国湖城"之称的江西省鄱阳县城东,有一个面积达两平方公里,湖岸线长八点四公里的湖泊,名叫东湖,古称督军湖,秦代番阳县令吴芮曾在此操练水军.元代鄱阳人叶兰、吴存、徐瑞,清代彭如龙都写过关于东湖十景的诗词.《东湖十景歌》至今朗朗上口:"湖心孤寺白鸥翔,洲上百花吐芬芳.两堤柳色湖光映,双塔铃音随波扬.荐福茶烟袅袅送,新桥酒帘飘鱼香.颜亭荷雨珍珠撒,孔庙松风思仲淹.芝桥晴云衔五老,松关暮雪舞翩跹."现有可考的东湖诗词有几十首.清代鄱阳人王之棠写过一首《雨后东湖晚眺》:"小立湖边雨乍收,四围爽气逼人眸.烟开柳岸青拖水,云淡松关翠满楼.一抹凉生箫寺外,十分绿拥暮溪头.尘心对此都消却,归向山斋月浸钩."东湖不仅蕴涵诗词歌赋、文韬武略,还是一个聚教化为一体的湖泊.古时东湖的东面是荐福山,西晋时鄱阳太守虞溥就在东湖之滨、荐福山麓始建府学宫;东湖的南边曾经住着东晋的大将军陶侃及其母湛母;东湖的北面,北宋范仲淹任饶州知州时曾经建立州学,当地人彭汝砺就读其中,中了进士第一;清末,东湖还出了个武状元张鸿翥.东湖,英华荟萃,水清而纳百涧,是为东湖包容之禀性;东湖,俊彩芬芗,绿融而韵致远,是为东湖形胜之脊梁.
《夷坚志》是如何成书的——论洪迈三族在《夷坚志》编纂中所参与的角色
作者: 大塚秀高   张真   来源: 文学评论丛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孝宗   光宗   诗学理论   波阳县   姜夔词   白石道人   宁宗   禅悦   宋代文   南宋高宗  
描述: 序言《夷坚志》是南宋洪迈编纂的奇见异闻录(关于《夷坚志》的性质,后文再述)。洪迈(1123—1202),字景庐,号容斋,别号野处居士,父洪皓。洪迈与兄洪适、洪遵并称'三洪',皆为南宋初期文人,生于鄱江之畔的饶州鄱阳。洪迈以博闻强记闻名,《夷坚志》之外,尚著有《容斋随笔》全五笔七十四卷。《夷坚志》原本四百二十卷,现存仅二百卷左右~①。
“吃羊肉”不及“吃糟糠”
作者: 晏建怀   来源: 同舟共进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羊肉   宋高宗   南宋前期   朝廷   少数人   “不”   赵构   秦桧  
描述: 南宋前期,宋高宗赵构任命秦桧为宰相,时长近20年。朝廷上下许多大臣都唯秦桧马首是瞻,不敢轻易发表异见。然而,也有少数人敢于向秦桧说“不”,叶义问就是一个。叶义问,严州府寿昌县(今浙江建德)人。他于建炎二年入围赵构登基后科考的第一批进士,随后调临安府任司理参军,一个八品小官。宋高宗绍兴年间,叶义问调饶州(今江西鄱阳)任教授,掌学校课试诸事,因知州缺人,朝廷让他代理知州一职。当时,有一个较有名的僧人犯了罪,叶义问准备按法律对其治罪,但有人马上提醒他,此僧为徐俯的门僧(约定为大户人
《楚东酬唱集》考论
作者: 丁放   张晓利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楚东诗社   张孝祥   王十朋   《楚东酬唱集》  
描述: 宋孝宗隆兴年间王十朋任职饶州,与洪迈等人结楚东诗社,以诗筒传递的方式次韵唱和。诗社唱和诗歌分别辑有《楚东酬唱集》和《楚东酬唱后集》。虽然这两书今皆已亡佚,但通过对现存文献的梳理,探寻这一社集诗选的刊刻情况、收诗内容,对于考察孝宗朝唱和诗歌仍有着重要意义。
马端临及其音乐文献观探微
作者: 刘希里   王欣欣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音乐文献   陈旸   马端临   礼乐志   燕乐   音乐史料   中国古代音乐史   胡部   《乐书》   立部伎  
描述: 马端临(1254—1323),字贵与,号竹洲,饶州乐平人(今江西省乐平市),[1]古代宋元之际著名的历史学家。他为谋求治国安民之术,探讨会通因仍之道,讲究变通张弛之故,以杜佑《通典》为蓝本,完成
论马端临《文献通考》的史学思想
作者: 王晓庆   来源: 人间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史学思想   马端临   《文献通考》  
描述: 马端临是宋末元初著名的史学家,江西饶州乐平人。他总结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写成《文献通考》一书,成为后世典章制度的经典之作。《文献通考》作为马端临用毕生心血完成的典制体巨著,集中体现了其“会通因仍之道”和“变通张弛之故”的史学思想,本文从其著书目的、具体体现和影响三方面进行论述。
两宋时期余干文学家浅析
作者: 王胜奇   彭小猛   董宁   来源: 老区建设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余干   两宋时期   特点   文学家  
描述: 两宋时期饶州余干出现了众多文学家。有关资料显示,这21位余干文学家的姓字与关系、生平和科举、身份及作品的均具有一定特点。运用孟子“知人论世”方法,分析他们的这些特征,无疑有利于这一研究的深化。
《夷坚志》是如何成书的——论洪迈三族在《夷坚志》编纂中所参与的角色
作者: 大塚秀高   张真   来源: 文学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现状   学情分析   人文主义  
描述: 序言《夷坚志》是南宋洪迈编纂的奇见异闻录(关于《夷坚志》的性质,后文再述)。洪迈(1123—1202),字景庐,号容斋,别号野处居士,父洪皓。洪迈与兄洪适、洪遵并称“三洪”,皆为南宋初期文人,生于鄱江之畔的饶州鄱阳。洪迈以博闻强记闻名,《夷坚志》之外,尚著有《容斋随笔》全五笔七十四卷。《夷坚志》原本四百二十卷,现存仅二百卷左右~①。
汪藻疑诗考辨
作者: 戎默   来源: 古籍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现状   学情分析   人文主义  
描述: 汪藻(1079—1154),字彦章,号浮溪,饶州德兴人,宋代南渡时期十分杰出的文学家和学者。其骈文尤为当时人所重,号为“中兴第一”。其诗歌虽不及其骈文的影响力大,但时人及后世论者亦多有称道者,孙觌在《宋故显谟阁学士左大中大夫汪公墓志铭》中云:“以大手笔称天下,典册施于朝廷,乐歌见于郊庙。鸿文硕学,暴耀一世,
《文献通考》中马端临史学思想探析
作者: 张舰戈   来源: 兰台世界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史学思想   马端临   文献通考  
描述: 马端临是宋末元初著名的史学家,江西饶州乐平人。他总结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写成《文献通考》一书,成为后世典章制度的经典之作。《文献通考》作为马端临用毕生心血完成的典制体巨著,集中体现了其"会通因仍之道"和"变通张弛之故"的史学思想,而其他史学思想在整个《文献通考》中也有比较全面的论述。
< 1 2 3 ... 260 261 262 ... 278 279 28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