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50195 条
-
《大瓷商》里的吴子牛
-
作者:
吕晓军
来源:
大江周刊(焦点纪实)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角色
景德镇
导演系
瓷文化
吴子
电影学
文化艺术
陶瓷企业
基地
江西
-
描述:
著名导演吴子牛初中毕业曾在农村插队落户,后来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学习。他30岁时导演的处女作《候补队员》。就获得了1984年第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1986年获厄瓜多尔尔基多国际电影节儿童电影大奖。
-
通功单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天主教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享年
圣名
玛利亚
大桥镇
景德镇
主教团
江西省
四川省平武县
教区主教
天主教
-
描述:
,2004年3月3日蒙召,享年90岁;张爱珍教友,圣名亚加达,四川省平武县龙安镇人,2004年2月29日蒙召,享年83岁;杨福志教友,圣名路加,四川省平武县龙安镇人,2001年3月1日蒙召,享年91岁;杨厚光教友,圣名玛利亚,四川省平武县大桥镇人,2004
-
执著拓荒者的艺术追求:江西省工节美术大师宁勤征印象
-
作者:
昕缘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温
彩瓷
江西省
瓷坛
青花
美术
景德镇
工节
艺术家
新生代
设计创作
印象
颜色釉
陶瓷艺术作品
-
描述:
宁勤征是当今景德镇瓷坛独自开创釉下青花刷花,高温亚光颜色釉装饰,高温彩瓷艺术的实力派陶瓷艺术家,近年来他设计创作出的一系列宁勤征式的陶瓷艺术作品,都被美术界所推崇,被社会所接受,被市场所青睐,这也使他成为当今景德镇瓷坛所公认的新生代领军人物。
-
刘和义作粉彩仕女图双耳瓶鉴赏
-
作者:
方玉瑞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末民初
景德镇
双耳瓶
避讳
民国时期
晚清
仕女
鉴赏
文字狱
粉彩
-
描述:
笔者早年从闽北邵武农村大户人家的大厅供台上,收来一对粉彩双耳瓷瓶(见图),两瓶左右成对,可惜一只口沿缺损。瓶高22.5厘米,口径7.5厘米,足径6.5厘米,撇口,缩颈,长圆鼓腹,颈部塑丽只出戟耳。瓶体上粉彩描绘有仕女读书,仆人携琴形象的仕女图。瓶背面墨书题有玉人如名月,美女书清平,刘和义作的避讳诗句和署名。瓶底圈足内满釉,红彩楷书书竖两列大清光绪年制六字款。双戟耳上描银装饰。
-
陶瓷产业变局:江西的机会与挑战
-
作者:
张坚
余莉娅
来源:
大江周刊(城市生活)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龙头企业
陶瓷产业
高安
陶瓷行业
景德镇
建筑陶瓷
日用陶瓷
中小陶瓷企业
江西
佛山
-
描述:
陶瓷产业变局,给了江西陶瓷行业发展最好的机会,然而徐结强却认为这种机会稍纵即逝,因为全国有180多个城市正在争夺陶瓷行业的龙头企业。但在去年陶瓷行业的洗牌之中,江西仍是收获最多的。当记者问及江西陶瓷行业是否能重新崛起时,徐结强认为,从江西来说,可以有这种说法。从高安来说,这种趋势体现的更为明显。
-
半导体PN结测温实验的设计
-
作者:
彭庶修
吴汉水
占俐琳
来源:
实验技术与管理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测温
PN结
实验设计
-
描述:
讨论了半导体PN结的温度特性及其测温实验的设计。可将此内容改编成工科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项目。
-
景德镇惊现陶瓷书法“天下第一联”
-
作者:
暂无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景德镇
书法
黄山市
安徽省
-
描述:
据悉,天下第一联是于天国2005年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获得,出自清代著名的督陶官唐英之手。徽州素称东南邹鲁,土生土长的徽商,一个鲜明的特点
-
时代的缩影 历史的见证:民国“摩登女、小脚人”时代风貌与绘画艺术鉴赏
-
作者:
肖兴义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外文化交流
民国
艺术鉴赏
历史
绘画
时代风貌
世俗观念
辛亥革命
-
描述: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腐朽大清王朝统治,没落的封建礼教和世俗观念随着宣统帝的退位被势不可挡的改革新潮流所替代,社会新世俗、新价值观和新的价值取向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社会民众接受不断涌入的外来文化、生活观念和价值观,推崇西洋人“摩登”扮相,并以此为时尚。景德镇绘瓷人根据辛亥革命以后中外文化交流及外来生活的进入,并融入东、西画技,绘制出一批反映当时社会风貌、贴近生活的各种民间日用新粉彩瓷,其画片的特点主要描绘新潮民国人,他们的衣饰装扮是高领、束腰、小脚,后人称这种扮相为“摩登人”或“民国小脚人”。
-
乡村沟得洋彩瓷双目瓶
-
作者:
暂无
来源:
金点子生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鸭子
记者
南河
有限公司
铜矿尾矿库
有毒废水
景德镇市
采访
村民
铜矿石
-
描述:
我有一位藏友叫龚世水,一有空余时间,就骑着摩托车到处跑,见到好古物他会千方百计、软磨硬泡搞到手。几十年的收藏的经历,也收到了不少好东西。他的长时间收藏中有一对晚清名家何子林书画洋彩瓷仁女图双耳瓷,而收购此物还有一段插曲。 一日,龚世水来到一个村子的一对老夫妇家,主人拿出这对彩瓷瓶子,得意洋洋地说:“这对花瓶多漂亮,起码得卖二千元。”他接过来仔细一看,是清末民初名家何子林的洋彩瓷。 “洋彩”,就是摹仿西洋绘画技法描绘的珐琅彩瓷。乾隆年间,督陶官唐英为了博得君心,不断推陈出新、研究新技法,绞尽脑汁设计新样式,烧制出一批被誉为“鬼斧神工”奇巧的镂空转旋器。他又开创“锦上添花”剔刻技法,将洋彩的华贵绚丽臻于极致。到了光绪末年,外国进口的洋彩,由于颜色鲜丽,很快吸引了景德镇的绘瓷艺人。洋彩人物画双耳瓷瓶可能是景德镇此时期制作的作品。 龚世水装着毫不动心的样子,连连摇摇头说:“年轻年轻,不上百把年吧!”经他这么一说,主人的长时间脸色有变化。他进一步试探,“这何子林不知是现代何许人,这东西能值钱吗?”又这么一问,已看到物主一脸失望的样子。他知道凭着他多年积累的经验和知识,这次斗智斗法又成功了。随后他仅花了二百元便买走了这对瓶子,也算是捡个漏吧。
-
吕金泉·陶艺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系
博士学位
陶瓷学
硕士生
祖籍
景德镇市
月生
景德镇陶瓷
东南大学
艺术学院
-
描述:
吕金泉,1964年2月生,祖籍景德镇。先后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