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3576 条
-
附:董桥《好古谭荟》清宣统时期新兴的釉下五彩瓷器
-
作者:
叶佩兰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石
啄木鸟
紫砂
黄龙山
-
描述:
附:董桥《好古谭荟》清宣统时期新兴的釉下五彩瓷器
-
玲珑剔透的西汉龙凤纹韘形玉佩
-
作者:
季寿山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龙凤纹韘形玉佩
鉴别方法
玉雕艺术
西汉
私人收藏
-
描述:
西汉玉器在我国玉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堪称是一个辉煌发展时期,其作品在造型设计、花纹布局以及雕琢技法诸方面,在继承战国玉雕的基础上,又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将中国古代玉雕工艺推至又一高峰。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西汉墓1998年出上的龙凤纹形玉佩,就是其中一件精美的玉雕艺术品。一、形玉佩(见图)龙凤纹形玉佩高6.2厘米,宽5.5厘米,厚0.4厘米。为白玉质地,两面琢雕呈
-
周代邿国角雕香熏
-
作者:
任相宏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泥塑
体系
潮剧
技艺
木雕作品
中国
民间艺术
绘画
潮州
雕刻艺术
-
描述:
1995年春季,结合学生实习,山东大学考古系发掘了山东省长清县仙人台遗址。这次发掘意外地发现并清理了一处周代(寺阝)国贵族墓地。其中五号墓出土一对镂孔角雕香熏。这对香熏造型设计新颖,玲珑剔透,纹饰繁缛,小巧别致。不但选料讲究,雕镂技艺精湛,而且年代清晰,国别明确,实为一对极其罕见的周代雕刻艺术品佳作。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文物考古和历史研究价值,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和关注。一五号墓为一座单人长方形土坑竖穴木椁墓,保存较为完好。墓口东西长4.60、南
-
流失海外的一件石雕像
-
作者:
李力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玉石
中国大陆
古代
雕像
武士
造型
石雕艺术
流失
拍卖行
-
描述:
国际著名拍卖行之一的佳士得美国纽约拍卖行2000年春季大型彩色拍卖品图录上,刊出了一件出自中国大陆,通高1.13米的汉白玉石雕甲胄武士像,造型英武,刻工精湛,表面鲜艳的贴金敷彩痕迹犹存,是一件极为
-
铜鼓上的雕塑艺术
-
作者:
蒋廷瑜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舞蹈百戏
乐器
汉代肖形印
-
描述:
铜鼓是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一种奇特的历史文物,自公元前7世纪产生起,一直流传至今,在许多民族中铸造和使用。铜鼓是用铜和铜的合金铸造的,平面曲腰,外形极像坐墩。铜鼓是乐器,也是神器,是拥有权力和财富的象征。鼓面和鼓身常常镂刻精致清晰的图案,铸造生动有趣的塑像,因而又是精美的艺术品。铜鼓上的雕塑品是在平面线刻、浅浮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饰。它自成流派,独树一帜,是古代雕塑艺苑中的一株异卉奇花。研究铜鼓的学者一般不大注意这些附饰在铜鼓上的“小件”,其实,正是这些小件饱含了铜鼓铸造者创造艺术的
-
孤品不孤 无独有偶
-
作者:
胡德生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代家具
图书
出版
灵芝
故宫博物院
造型
紫檀
桌面
束腰
海内外
-
描述:
我的老师,享誉海内外的古代家具专家王世襄先生编著的《明代家具珍赏》(台湾艺术图书公司1985年出版)一书中收录了一件明代紫檀有束腰几形画桌(见书169页图版110)。此画桌面171×74.4厘米,肩180×85厘米,高84厘米。画桌腿足向外弯后又向内兜转,但并不位在四角,故呈接近鼓腿膨牙式而实不相同。足下有横材相连,横材中部向上翻出由灵芝纹组成的云头,故其造型实吸收了带卷书的几形结构,在画桌中是十分罕见的变体。除桌面外通体雕灵芝纹,朵朵大小相间随意生发丰腴圆润。此器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王世襄先生在书中介绍此器:“有束腰灵芝纹画桌参用了几形结构,全身浮雕圆润,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孤例。”“孤例”就是孤品。王先生年逾九旬,研究明式家
-
中国古代瓷器对日本瓷器的影响
-
作者:
冯小琦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日文化交流
中日两国
多样化
中国陶瓷
传播
历史
文化艺术交流
日本
绘画
物质文化
-
描述: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自古有着友好交往的历史。一、中日文化交流与日本出土的中国陶瓷自秦汉以来,中口两国就有着频繁的文化艺术交流。中国先进的物质文化——建筑、雕塑、漆器、织锦、陶瓷、服饰、绘画、书法等以及制造技术陆续传播到日本。唐代是我国陶瓷进一步发展时期,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相比,瓷器品种更加多样
-
藏传佛教造像中的财神
-
作者:
杨妍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风格
造像艺术
藏传佛教
财神
-
描述:
藏地佛教以其特有的密宗传承而称著于世,藏式佛教造像亦以其独具的造型、韵味而为当今的藏家所重。藏传佛教的造像艺术,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曾深受古印度斯瓦特河符、喀什米尔、东印度帕拉、尼泊尔和汉地雕塑的影响。同时,在与自身文化的融合中,不仅形成了其鲜明的民族特点,地域特点和时代特点,而且依教派的不同,风格上也始终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一般来说,从清代中后期至民国间,汉地佛教造像已变得彻底的世俗化而罕见精
-
花开处处春长驻
-
作者:
陈焕开
来源:
南国红豆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芍药
桃花
百合
牡丹
菊花
月季
郁金香
兰花
一串红
花开
-
描述:
(春天里的花园花盛开)桃花鸡冠芍药开满花枝,兰花飘香菊花引蝶飞,茶花郁金香牡丹梅花比芳姿,五彩月季百合千娇百媚。一串红花水仙,桂花迎风飘香,百花含笑带来千禧盛事。
-
一幅震撼世界人民心灵的杰作:评旅美华人李自健《南京大屠杀》油画
-
作者:
朱成山
来源:
南京党史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京大学
艺术博物馆
珍贵文物
青花
-
描述:
一幅震撼世界人民心灵的杰作:评旅美华人李自健《南京大屠杀》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