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5294 条
-
陈庆珠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山县
张家界
中国西部
中国当代美术
广西
中国少数民族
作品
中国美术
促进会
艺术学院
-
描述:
陈庆珠艺术简历 陈庆珠,男,壮族,1940年元月生,广西马山县人。1964年7月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油画专业。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广西分会会员、广西大学教授。 入编《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当代美术家书法家汉英辞典》。作品多次在北京、全国各地及香港、
-
灵性的风景
-
作者:
阳太阳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20世纪
艺术道路
人民性
苏联
优良品质
建国初期
艺术传承
绘画艺术
中国美术
-
描述:
近年来,陈庆珠成功地举办了几次个人画展,现在他又将出版个人画集,从而把他的风景画艺术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20世纪60年代初,庆珠就读于广西艺术学院油画专业。当时中国美术界正在学习苏联绘画艺术,并热烈地探讨苏联的绘画艺术。苏联的绘画艺术传承了19世纪俄罗斯深厚的写实功力和广泛的人民性,对我国建国初期的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
-
并不另类的灵魂
-
作者:
赵琮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油画
传统工笔
光影
再想想
欲望
色块
真理
爱情
主色调
原理
-
描述:
看这些画,你可能看到一个另类的灵魂。这些符号是那么地陌生,那么地抽象,它们不再着重于传统油画所强调的透视原理、光影原理,更不再把传统工笔所要求的细腻、逼真运用于笔下。看过这些画,你可能似懂非懂,可能云里雾里。 其实,在另类的灵魂下,是一个并不另类的灵魂。再看看,再想想……那些灰暗的主色调中,总有那么一两处鲜艳
-
用笔墨编织艺术之梦——赵占东访谈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军事博物馆
笔墨语言
画笔墨
中国画
艺术语言
作品
首都博物馆
中国美术
艺术学院
-
描述:
赵占东艺术简历 赵占东(宇无眠),曾任军事科学院大校美术研究员,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中心副秘书长、中国民族画院名誉副院长。1947年生于长春,自幼随父亲赵永年先生学习诗文书画。始学油画,曾于吉林艺术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军事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进修,受教于何孔德、尚沪生、罗工柳、钱绍武、李骏诸教授,作品多次入
-
你怎么看?夏小万纸上作品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人与外部世界
艺术思维
“灵魂”
油画棒
现代美术史
“看”
事物对象
作品
象征性
-
描述:
20世纪80年代,夏小万以悸动的灵魂形象蜚声画坛.其作品中象征性的荒野、天穹、幽灵以及天地间的红色亮光.我们至今记忆犹 新、夏小万也以“浪漫”、“灵魂”、“生命”、“个体”等名目被载入中国现代美术史 此次展览展出夏小万二十余年来的纸上作品、其中纸上色粉笔作品、纸上油画棒作品约80幅,纸上黑白作品200余幅从其中的许
-
速写当前中国美术状貌——“今日中国美术”系列活动策划人郭晓川访谈
-
作者:
向隽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活动策划
晓川
当代中国
学术精神
艺术家
统计学
学术活动
速写
中国画
中国美术
-
描述:
“今日中国美术”这一综合艺术活动,是由郭晓川策划并自1999年10月启动的具有持续性的大型学术活动,包括着出版、展览、学术研讨以及普及宣传与教育诸方面。据策划者讲,活动的宗旨是“本着客观、公正的学术精神,全面、连续和动态地反映1990年以后的当代中国美术走向,密切关注当代中国美术的发展与动向,并从美术断代史的角度揭示其内在结构。”2002年3月5日,出版了中、英双语版《今日中国美术》(Ⅰ、Ⅱ巷),入编作者达900余人,涵盖了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粉水彩和实验艺术6个种类。策划者称,《今日中国美术大展》是这个活动的延续。 我们认为,在目前较多的展览和出版活动中,“今日中国美术”的出发点、立足点、运作模式及其选题,均有较强的特点。这里发表的访谈,希望能够对美术出版史、展览史和美术理论的研究与考察,以及展览策划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同时也将有助于读者了解这次展览的性质和情况。
-
中国画名家作品选登
-
作者:
陈文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宾虹
20世纪
人物画
名家作品
写实主义
中国画
19世纪
“四王”
傅抱石
中国山水画
-
描述:
山水画在19世纪,始终没有完全突破“四王”的模式,纵有少数画家略出新样,但无法和“四王”陈营对抗。黄宾虹一出,综研百家,采纳古今,集众所善,在传统基础上积厚加深,一扫“四王”末习萎靡之气,成为古今集大成者。19世纪中国山水画还没有黄宾虹这样的“高峰”。黄宾虹之后有傅抱石,傅抱石创“抱石皴”,狂放飞动,犹如天风海雨,更彻底的扫除了“四王”余习。再后有黄宾虹的学生李可染,创“李家山水”.他借用素描和油画的长处及形式,以传统的笔墨表现大自然
-
衡中西以相融
-
作者:
何家英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创作实践
中国工笔画
生命意识
“主义”
传统和创新
相融
莎士比亚
大传统
特别概念
-
描述:
何家英是新时期工笔人物画的出色代表,有着广泛的影响。他的诸多饮誉画坛的作品如《十九秋》《秋暝》等,不只是制作精妙,表现了高超的技巧,尤其能摄取青春少女萌动的生命意识,捕捉她们在沉思、静处中闪现的无端惆怅,赋予美丽人物以灵魂。这显示了画家抓取“微妙感觉”的才能。这些作品在形式、趣味上雅俗兼融,赢得大众喜爱,但能控制分寸界限。近年,何家英多作半工写人物,以水墨勾勒点染为主,略施淡色,力图将严谨的造型与活泼的笔墨结而为一,表现出强烈的创新欲望。
-
骆驼刘·大为马——画家刘大为素描
-
作者:
李存葆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艺术的真谛
骆驼
画家
唐五代
中国人物画
少数民族
宋明理学
封建文化
艺术学院
-
描述:
中国人物画在盛唐五代达到高峰,自南宋日见式微。宋明理学占国学地位后,人性、个性更成了封建文化的绞杀之物。画家为寻求自身安全,多遁迹于山岚水光和花鸟虫鱼之间,人物画长期处于“点景”“比衬”位置。五四以来,人物画幡然崛起,开国后,人物画又一度因图解政治而失去应有的魅力,新时期以来,人物画这条近乎枯竭的河道上百舸争流,大为便是在这激流中搏击奋进的一员。大为擅长工笔重彩,传统晕染技巧十分娴熟,大为水墨造诣很高,技法把握精到,加上其深厚的素描功底,使他有足够的才华在人物画中径情直遂,凤鸣朝阳。如同懂得酒的醇香不是高粱米发酵的气味,大为深谙生活与艺术的真谛。在国画变革的大潮中,大为变法的脚步,如同大漠中的驼印,坚实有力,不歪不斜。他笔下的少数民族人物,造型优美,神情毕肖,意趣高雅。读他的工笔系列《马背上的民族》,如同读一个英雄民族的秘史;读他的工笔巨制《草原上的歌》,宛若与历史老人进行命运的对话;读他的写意小品《任重道远》,我们从骆驼和旅人身上,均能领悟到人生的况味;读他在八尺宣上泼墨的《百驼图》,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座座力的山峰……
-
线描对图绘——唐勇力的新工笔画
-
作者:
范景中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绘
工笔画
中国画家
文人画理论
西方现代绘画
古壁画
现代工笔人物画
传统工笔人物画
轮廓线
中国古代人物画
-
描述:
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画教研室主任、中国画系副主任、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美术家协会理事。2001年1月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任教。作品曾参加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