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2233 条
-
走出黄土坡──霍占军和他的现代农牧场
-
作者:
常文理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学养殖
农牧
总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总负责
周庄
以场带户
黄土坡
承包额
瘦母牛
-
描述:
走出黄土坡──霍占军和他的现代农牧场文/常文理生命在厄运的击撞中闪光,他望着生养自己的小村,疾愤中喊出心声。一个改革年代的农民形象从此由风来雕塑,由雨来雕塑,由阳光来雕塑……人倒了霉,喝口凉水也硌牙。八十年代初,中国农村的改革正在人们的争议声中强劲地...
-
“五书堂”随笔三题
-
作者:
婴父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夫多妻制
空间想象力
钧瓷
语言特征
书堂
小伙子
随笔
河南
艺术特征
神圣空间
-
描述:
“五书堂”随笔三题文/婴父一、真言石罗马城的总体风格,是雄强,是壮丽,充盈着大气,洋溢着浪漫。称之为“石头的史诗”,是当之无愧的。意大利用大得不能再大的殿堂,展示他们的空间想象力、空间构筑力;用多得不能再多的喷泉和雕塑,让过剩的才情涌泄.给心灵的历程...
-
论元代西藏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
作者:
薛学仁
来源: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济
内地
西藏
佛学
文学历史
文字
建筑
雕塑
-
描述:
本文从商贸、文学、历史、宗教、医学、艺术等方面论述了元代西藏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
浅论唐李寿墓室石刻艺术
-
作者:
张伯龄
来源:
碑林集刊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龟形
石椁
李渊
灵龟
唐时期
粗犷豪放
石刻艺术
唐太宗李世民
碑林博物馆
李寿墓
-
描述:
1973年,从陕西省三原县陵前乡焦村的李寿墓内,出土了墓门、石椁和龟形墓志等石刻~①,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石刻艺术陈列室,这些石刻造型奇特,雕刻内容丰富,形象简洁概括,线条粗犷豪放,是初唐时期很有代表性的一组作品。李寿墓门,由门楣、门颊柱、门扇、门槛、门墩等八块石头组成。通高213厘米,宽177厘米。尖拱形门楣上,浮雕灵龟的头部和两肢,并有几朵流云,使灵龟更增加了生气,并刻了两
-
《石台孝经》刊刻经过及题名诸臣考
-
作者:
陈财经
来源:
碑林集刊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二字
云瑞
《文苑英华》
希烈
上柱国
缠枝牡丹
孝经
如玉
碑林博物馆
玄宗
-
描述:
步入碑林,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是《石台孝经》亭,其上悬挂着林则徐题写的"碑林"二字匾额,《石台孝经》碑即立于其中。这是西安碑林博物馆最大、位置最显著和最著名的一通石碑。碑身由四块青石合成方柱体,置于三层方形石台之上,故称"石台孝经"。石台四周线刻缠枝牡丹、蔓草及瑞兽等典型唐代图案。碑额方形,四周浮雕卷云瑞兽。"石莹润如玉,照人须眉,朗若明镜,凿刻精工,为最殊观。"~①笔者实测碑身高6.20米,四面皆宽1.32米。碑座
-
油画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方美术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
油画
-
描述:
油画作品
-
浸透着双重文化精神的制作:读邓国源的油画近作
-
作者:
段守虹
来源:
北方美术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精神
文化形态
内在精神
近作
东西方文化
文化背景
风格
绘画形式
成就
油画
-
描述:
邓国源的近期绘画,经历着风格的大变动,这种变化,相较于原有的较接近现实的绘画形式,似乎有些令人费解了。他为什么要改变已被人们接受的风格和形式,做出这种冒险的变化,是画家一时的情绪冲动,还是他内在精神的某种需求?油画在西方的发展,已经经历了悠久的历史,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对于任何一个不
-
心之肖像:介绍孙建平油画近作
-
作者:
高冬
来源:
北方美术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陌生人
肖像
艺术家
社会性
业余美术
学院派
作品
责任感
组织工作
同情心
-
描述:
谈孙建平的画不能不谈到他的人,这似乎应该写出两篇文章来,一是做为人的孙建平,另一个是画家的孙建平。建平为人热情真诚,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甚至与陌生人交往也会倾其所有,热心相助,也许正是这种热心与责任感使他对很多社会性组织工作欲罢不能,所以不了解建平的人会以为他是个很有能量的社会活动家。有人说没有建平天津的美术界不知会怎样死寂,这话并不过份。二十多岁时的建平就是业余美术圈里的尖子,有一大批在他的热诚帮助
-
自然 心境 艺术:读贾广健花鸟画作品
-
作者:
唐士桐
来源:
北方美术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用笔
生活中
艺术家
高于生活
创作
心境
工笔花鸟画
自然
作品
研究生
-
描述:
贾广健在美院苦读七年(本科四年、研究生三年)最后以其优异的成绩向观众展示了他的精心工笔花鸟画作。他的作品以其深厚的生活和传统为基础,取之自然,高于生活,立意深邃,构图奇巧,设色精丽,用笔工整,以全新的画幅赢得了美术界和广大群众的喜爱和认可。
-
《胡服骑射》:邯郸车站广场的大型雕塑
-
作者:
代彭康
来源:
北方美术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战国时期
胡服骑射
基座
车站广场
邯郸市
赵武灵王
铜雕塑
公元前
红色花岗岩
大型
-
描述:
一座大型铸铜雕塑屹立在邯郸市车站广场中心。红色花岗岩的基座上,是一位古代骑马持弓的将军——战国时期著名的改革家赵武灵王。基座正面是河北省著名书法家黄绮题写的贴金大字胡服骑射。雕塑的设计、制作者是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李军。公元前403年,赵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386年,赵由晋阳迁都于邯郸。公元前325——299年,武灵王为赵国国君。当时,赵国东有强邻齐、中山,西有楼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