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3113 条
-
拾珍算盘世界 世界算盘拾珍
-
作者:
江志伟
来源:
新理财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土文物
五大发明
针线包
水烟筒
西周陶丸
营业情况
太极八卦图
算盘的发明
黄山市
算盘
-
描述:
算盘被誉作中国贡献于世界的“第五大发明”,可谓地道中国特产了。随着对陕西岐山出土文物西周陶丸的研究,中国算盘的发明时间已经推前到二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绵延了如此悠久历史的算盘文化中遗留下一大批五彩斑斓、千奇百怪的算盘珍品,兹从被称作“算盘世界”的、设在珠算宗师程大位故乡安徽省黄山市的我国第一座国办珠算资料馆的文物藏品中撷拾数珍略加介绍,以飨读者。
-
论珠心算教学中的指法规范化问题
-
作者:
陈甸文
杨文祥
来源:
新理财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北地区
珠算协会
拨珠
珠心算教育
规范化问题
教学中
九年义务教育
小算盘
拇指
国际交流
-
描述:
珠心算的指法源于珠算指法,而珠算指法一直分为两指拨珠法与三指拨珠法两大体系。由于过去各地使用的算盘大小悬殊,且中国珠算协会成立前,国内、国际的交流很少,对指法的研究探索也不多,因而使用菱珠小算盘的东北地区流行两指拨珠法,广大关内地因使用圆珠大算盘而普遍运用三指拨珠法。长期以来,两指拨珠法或三指拨珠法因其或小巧玲珑或畅快淋漓而各得其所。
-
右少女油画1961 左下中年女子油画1976 右下男青年油画1976
-
作者:
钟以勤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年女子
油画
-
描述:
右少女油画1961 左下中年女子油画1976 右下男青年油画1976
-
肖像布面油画
-
作者:
焦小健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肖像
-
描述:
肖像布面油画
-
阿宝大叔布面油画
-
作者:
焦小健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阿宝
-
描述:
阿宝大叔布面油画
-
左上静物布面油画 左下静物布面油画 下静物布面油画
-
作者:
杨参军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静物
-
描述:
左上静物布面油画 左下静物布面油画 下静物布面油画
-
有深谋的考虑 有远见的胆识
-
作者:
袁运甫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工作室
中国艺术教育
课程结构
深谋
教学改革
改革设想
教学成果
绘画教学
三大构成
教学实验
-
描述:
中国美院这几年来做了几件很重要的事 情,请赵无极举办油画短训班,请万曼开办艺术壁挂工作室,一直到现在的综合绘画教学实验,一次次都做得很有特色。 今天综合绘画工作室展示的这些艺术的追求、艺术的风格、艺术的面貌,是一个很有特点的教学成果。这里面肯定有“取”,也有“舍”;在强调了某一些方面时,自然也放弃了另一些方面,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这一实验有利于促进
-
论中西绘画形式美的差异
-
作者:
宋永进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
主体精神
形式美的要素
中国传统绘画
西方绘画
形式美
美的规律
画家
中西绘画
中国画
-
描述:
改革开放的大潮促进了中西方绘画艺术的交流与了解,西方当代著名画家纷纷来华讲学;各地国际互联网的相继开通,又使许多人坐在电脑旁就能博览世界各国的优秀美术作品;西方不同时期的油画原作也不断走进国门,在各大城市的美术馆、展览馆、博物馆频频露面,与中国传统国画分庭抗礼……一派热闹景象。面对中西方各色各样的绘画作品,引起人们许许多多的思索。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把中西两大民族群落隔开。由于生存环境的迥异,形成了游牧和农耕两大主要的生活方式。随着历史的变迁,渐渐产生了审美意识、美学思想和表达形式上的差异。双方在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积淀的土壤上祖祖辈辈耕耘,偶有往来,相互影响,在互相启迪和交融中齐头并进。而其主流依然保持着自身的特色,形成了艺术领域中中西两大景观。对照中西绘画,研究并归纳其形式美的差异,无疑能为弘扬中国传统绘画起到积极的作用。 笔者不揣浅陋,试从形式美的要素、规律、
-
法兰西艺术教育——一个侧面的概述
-
作者:
陈海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路易十四
博物馆
艺术教育
巴黎美术学院
法兰西
人文科学
艺术史
法国文化
综合性大学
艺术学校
-
描述:
法国的艺术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其艺术上的重大成就与其艺术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1648年,J.B.库尔伯尔(Jean Baptiste Colbert)根据路易十四的文化政策,创立了皇家油画和雕塑学院(Academie Royale de Peinture etde Sculpture)。这是法国艺术教育史上极其重要的事件。它奠定了后来几个世纪法国艺术教育的模式和传统。学院的组织和课程设置十分复杂,归纳而言,显著特征有四:一、强调并遵从惯例;二、设定了描绘对象的等级次序;三、突出“自然”在理想概念中的作用;四、限定“激情表现”的方式等。 学院的设立,是路易十四帝国野心中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上述原则,经由艺术教育,将整个艺术意识乃至文化意识纳入其帝国野心的总体构想之中。这些原则和规定,突出了帝国的政治意识形态特征。例如,它强调“惯例”,如同文学上的法国古典主义,实际要求的是通过历史的回顾来肯定现实统治的高度合法性。在绘画中表现出来的就是以神话、历史和
-
奥尔梅克纪念性艺术的同中心论
-
作者:
毕脱兹.德.拉佛恩特
陈锽
杨奇瑞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自然力
阿兹特克
墨西哥
中美洲
美洲虎
同中心
雕像
猫科动物
自然主义
纪念性雕塑
-
描述:
人兽合体是中国早期艺术中常见的主题之一,从半坡彩陶盘上“珥两蛇”的人面纹、濮阳墓地的高大墓主与龙虎蚌塑、良渚玉琮人兽结合的“神徽”,到商周青铜器上狰狞的饕餮、春战时代双手握蛇的神人、骑虎巫人乃至各种斗兽图、驭龙图等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而著名的司母毋鼎耳、阜阳青铜龙虎尊、妇好铜钺等上面的双虎嗜人浮雕、现分别藏于法国和日本的圆雕《虎食人卣》等,更是人兽主题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所有这些艺术形象究竟具有什么独特的内涵,反映着当时人们怎样的世界观,一直是中国考古学家、艺术史家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而在今墨西哥南部、属于公元前1200年—公元前300年前的奥尔梅克文明中,也有与中国早期艺术相近的表现主题,如它的人虎复合式圆雕、龙口神人和祭司与羽蛇浮雕等,都给我们似曾相识之感,卡尔卡特奇哥出土的《地狱之门》中巨大的亚形龙口和其四角的神树,甚至让我们联想起商代殷王多台阶的亚形大墓和战国缯书四隅的植木等等.多年来,美国、墨西哥等国学者对这些令人费解的艺术象征“符号”,曾做过多种“解秘”,他们的研究作为“它山之石”,或可对攻中国之“玉”有所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