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6231 条
-
虚淡恬适 境界自高——再论金兆韬“新境界”山水画艺术
-
作者:
陈孝信
来源:
艺术品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郭明
美术系
美术学校
工笔重彩画
会员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作品欣赏
-
描述:
金兆韬(1944—2016)又名兆涛,回族,辽宁营口人。原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上海朵云轩特聘画家,辽河画院专职画家。今年(戊子)金秋时节,我趁北上盘锦主持"崔志安工笔花鸟画研讨会"之际,又顺道去了一趟鞍山。在赶到鞍山的次日,我第四次跨进了老金家的大门。老金家一如我六年前第一次进门见到的旧模样,只是多了一条活泼可爱的宠物犬。这次,仍是坐
-
郑博文作品
-
作者:
郑博文
来源:
艺术品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郭明
美术系
美术学校
工笔重彩画
会员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作品欣赏
-
描述:
学艺感言:我本科毕业于中国美院,专注于传统的绘画语言,读研之后,来到中国艺术研究院,跟随刘万鸣先生读硕士,现在读博士。我最大的体会是刘万鸣先生“作画不在笔墨关乎精神”的理论,先生对我的教导不只是绘画形式,更多是内在气质、精神的引领,让我感受到气韵、情怀这些画面背后的东西。在绘画学习上,我选择以宋人的“态度”作为自己的观察物象方式,在表现时,又更多的学习元人的心性,努力达到工笔的严谨细腻与水墨写意精神的融合。作为一名学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会不忘初心,继续学习。
-
辽宁省博物馆藏元明清时期掐丝珐琅器赏析
-
作者:
周晓晶
来源:
艺术品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赏析
景泰蓝
珐琅器
民国时期
省博物馆
馆藏
辽宁省
元明清时期
-
描述:
掐丝珐琅器俗称“景泰蓝”,在清人著录中将景泰掐丝珐琅与永乐剔红漆器、宣德铜炉、成化斗彩瓷器相提并论,赞其为明代四大名玩之一。本文从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珐琅器切入,对元明清及民国时期的掐丝珐琅器特征略作分析。珐琅,又称“佛菻”“佛郎”“拂郎”“发蓝”,是一种玻璃质矿物材料,其主要原料为石英、长石、瓷土等。所谓珐琅器,是将经过粉碎研磨的珐琅釉料涂于金属制品的表面,经过烧制所得到的复合性
-
无名之璞——民间木雕与生活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品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雕
无名
艺术性
创造性
装饰性
人文性
民间
生活化
-
描述:
民间木雕创造性地融合了绘画和浮雕、圆雕的二维与三维之美,集功能性、装饰性、艺术性和人文性于一身,在趣味性、生活化和生动性上尤其充满表现力,令人印象深刻。
-
归来——唐代邓峪石塔特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品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刻艺术
唐代
古朴
榆社县
石雕
造像
山西省
文物保护单位
-
描述:
位于山西省榆社县邓峪村,是一座唐代石雕彩绘四面佛造像塔,砂岩质,通高320厘米,由底座、塔身、塔檐和塔刹四部分组成。邓峪石塔造型庄严古朴,高浮雕造像丰腴健美,是盛唐佛教石刻艺术杰作,1965年被列为首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
跷脚观音——安岳毗卢洞19 号水月观音研究
-
作者:
汪珂欣
来源:
艺术品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音
北宋时期
安岳县
供奉
资阳市
四川省
民间信仰
-
描述: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石羊镇毗卢洞第19号水月观音(俗称“跷脚观音”“紫竹观音”)为北宋时期石刻的杰出代表,本文试对观音“跷脚戏坐”的粉本样式来源、传入途径进行分析,并结合本地民间信仰和传说,来推论在安岳修造与供奉观音的原因。毗卢洞水月观音是安岳(古名普州)毗卢洞第19号观音造像龛的主尊,北宋造像,镂雕悬坐在平顶敞口形摩崖之中,窟顶刻有浮雕祥云托月,距地面2米,像全高3米,右侧刻有高1.90
-
竹素流芳——周颢的绘画与竹刻艺术(下)
-
作者:
施远
来源:
艺术品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音
北宋时期
安岳县
供奉
资阳市
四川省
民间信仰
-
描述:
竹刻宗师周颢的书画创作相对随意,“偶然欲画,画成随手与人”,但于刻竹一道,却极精心,自律甚严,“其运刀时,若丝发未称意,虽垂成,亦斧以斯之”。因此,当我们发现竹刻名盖过画名的周颢,其传世作品中画迹远多于竹刻时,便不难理解了。绘画和雕刻是两种绝然不同的造型艺术。雕刻是三度空间的立体艺术,模仿立体形象不存在空间转换的问题,至多是浅浮雕那种“压缩空间”的处理方式。但若试图将平面绘画中某些效
-
筑梦太空——“掌中苍穹”雕塑入藏暨航天文物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品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入藏
文物展
东方红一号
太空
人造地球卫星
和平利用
航天事业
雕塑
-
描述:
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探索浩瀚宇宙,是中华儿女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想。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
-
心印为画 风格即人—朱赓博的山水画
-
作者:
朱赓博
来源:
艺术品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
精神状态
风格即人
发展中心
古为今用
以书入画
中国画创作
副秘书长
-
描述:
朱赓博现为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画创作研究院副秘书长,中国画美术馆副馆长,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办公室成员。主张中国画以笔墨为宗,以书入画传承古意,讲究不空喊"汲古得新"的口号,尽其所能进入古人的绘画状态和精神状态,并主张古为今用,观乎人文精神,着力于南宗山水的研究,并认为以画悟道的至高境界。其作品风格清新雅致,萧淡疏远,并传承宋元遗韵。
-
王轶男作品
-
作者:
王轶男
来源:
艺术品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陕西省
馆藏
重庆
文献
王子
作品
美术博物馆
巡展
-
描述:
学艺感言:"厥"古义为山崖之上难以开采的天然石块。自然万物皆无美丑,世间美丑之分缘于人的主观意识。"丑"在此体现出潜藏在事物表象背后的精神化内涵,即石头的品格,托物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