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494 条
-
高师教育要肩负起中华民族书写水平提高的重任
-
作者:
杜小平
来源:
江苏高教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书写水平
美学价值
学生
汉字
书法教学
师范院校
中国书法
毛笔书法
书法艺术
-
描述:
同西洋的雕塑、油画一样,中国书法是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书法即文字的书写艺术,原为中国所独有,以后传入日本、朝鲜等国。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可以说以苍颉造字时起,书法艺术就诞生了。唐时张怀瑾《书断》卷上《古文》记载:苍颉“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可见我们的祖先在创造记录语言符号——汉字的同时,也赋予这种符号以宝贵的美学价值。历代书家给我们留下了甲骨文、金
-
陈子权油画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苏画刊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党委书记
奉献精神
塑像
有限公司
中国新闻
东航
中央电视台
雕塑家
江苏
艺术学院
-
描述:
陈子权油画作品
-
回顾与思考——关于油画肖像艺术的对话
-
作者:
张祖英
来源:
江苏画刊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回顾与思考——关于油画肖像艺术的对话
-
第二次全国油画艺术讨论会综述
-
作者:
张晓军
来源:
江苏画刊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第二次全国油画艺术讨论会综述
-
中国肖像油画举隅
-
作者:
水天中
来源:
江苏画刊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中国肖像油画举隅
-
α-Al2O3悬浮液的稳定机制
-
作者:
周爱国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悬浮液稳定性
粘度
生坯密度
稳定机制
聚丙烯酸
分散剂
微观结构
电泳淌度
加入量
注浆成型
-
描述:
本文以粘度和电泳淌度作为衡量悬浮液稳定性的参数,讨论了分散剂聚丙烯酸(PAA)加入量和PH值对α-Al_2O_3悬浮液的影响以及悬浮液的稳定机制,得到了α-Al_2O_3悬浮液稳定的基本条件,并以德定悬浮液进行注浆试验,获得了生坯密度高(为理论密度的60%以上),且微观结构均匀的坯体。
-
来稿摘要选登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颗粒
注浆
粗颗粒
烧成制度
浆料配制
釉面砖生产
介绍
陶瓷制品
成型新工艺
生产工艺参数
-
描述:
该文介绍了大件异型陶瓷制品采用的粗颗粒注浆成型新工艺,阐述了最大颗粒达12目的浆料配制及生产工艺参数的控制。
-
小型电隧道窑简介
-
作者:
马岩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温度控制系统
隧道窑
产品合格率
硅碳棒
烧成温度
窑炉
额定功率
改革开放
倒焰窑
灭弧罩
-
描述:
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电器上所需要的陶瓷灭弧罩,出现了供不应求。为了扩大陶瓷灭弧罩的生产,我厂新投产了一条电隧道窑炉,经过3个多月的调试,现已正式投入生产使用,效果喜人,由过去用倒焰窑生产,月产值10万元左右,现猛增加到40万元以上,而且产品合格率也由原来的70%,提高到90%以上,增加了经济效益。下面是该窑的简介: 一、电隧道窑炉的结构额定功率1.20KW;烧成温度1300℃; 工作室尺寸24000×340×400(毫米)。该窑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窑体、窑车和回车线。第二部分是硅碳棒发热体和可控硅温度控制系统;第三部分是窑车无级
-
隧道窑内制品温度的研究
-
作者:
吕庆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烟气温度
表面温度
制品
隧道窑
传热数学模型
辐射传热
数学模拟
大平板
热交换
温度分布
-
描述:
一、前言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隧道窑内的传热过程。如日本学者高津学提出了一种用于数学模拟的隧道窑传热数学模型。中国学者谷同恩、宋耑1985年提出了多种过程的火焰隧道窑预热带的传热数学模型。本文采用连续测定全窑的气体温度、流量等有关数据,然后建立窑内制品传热的二维数学模型。用此模型分析制品的传热特点。
-
陶瓷纵横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氮化硅陶瓷
高反射膜
陶瓷工业窑炉
研制成功
空气压缩机
电热隧道窑
新型墙体
陶瓷面砖
热喷涂工艺
装饰材料
-
描述:
新型墙体装饰材料高反射膜陶瓷面砖问世上海同济大学材料科学和工程系研制成功一种新型墙体装饰材料——高反射膜陶瓷面砖。这种陶瓷面砖系采用特殊的热喷涂工艺制成。在生产流程中,首先对坯体进行表面处理,然后逐步按升温曲线加热到规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再进行喷涂造膜。待冷却后进行外观质量检验,包装入库。生产这种产品的设备简单,只需辊底式电热隧道窑、空气压缩机及喷枪等。所需厂房面积约100m~2左右,三班连续生产,每班只要4-5个操作人员,日产量可达100-150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