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393 条
-
谈《景德镇瓷器》邮票
-
作者:
单易
来源:
中国邮政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繁殖技术
扦插
银杏
嫁接
-
描述:
为了弘扬我们民族的文化,展示著名的瓷都——景德镇悠久的历史和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邮电部于1991年10月11日发行一套6枚《景德镇瓷器》的邮票。
-
发展内地中等城市证券市场的思考
-
作者:
梁亮泉
来源:
金融研究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等城市
金融市场
证券市场
中国
-
描述:
(一)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极不平衡,相对沿海城市及内地大城市而言,内地中等城市的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发展缓慢。从其现状来说,中介机构形式多样,规模不大,证券品种单调,转让业务清淡。质言之,内地中等城市的证券市场是扭曲变形的,极不规范的。一、证券发行市场。以国家债券占绝对份额。由于国家债券品种单调,期限较长,其
-
透红外氟化物玻璃的研制
-
作者:
潘儒宗
邓永茜
来源:
红外技术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ALF_3
LAF_3
ZRF_4
红外透射
BAF_2
氟化物玻璃
LIF系统
-
描述:
透红外氟化物玻璃是一类重要的红外光学材料。本文论述了透红外玻璃成份的设计原则,探讨了ZrF_4-BaF_2-LaF_3-AlF_3-LiF系统的玻璃熔制工艺,制备了透红外性能较好的玻璃,并对此系统的玻璃形成范围,以及LiF和AlF_3对玻璃形成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
芒硝治骨伤肿胀
-
作者:
袁德礼
来源:
中医杂志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度肿胀
肢体肿胀
仪状
热溶
清凉感
吸收水
-
描述:
用捣碎的芒硝1~3公斤,用双层纱布(按肢体肿胀大小裁定)将芒硝平铺于纱布层中约1cm 厚,四周缝合,然后敷于皮肤上,外用绷带固定,敷后芒硝易吸收水分并得热溶化,患者自觉局部有清凉感或虫行之
-
锡锑半导体釉的组成,结构与导电性的研究
-
作者:
樊东辉
俞康泰
金涛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半导体微粒
固溶体
体积电导率
半导体釉
透射电镜
导电性
加入量
-
描述:
本方提出了制备Sn-Sb半导体釉的最佳工艺配方,同时就釉中组成和结构的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试验表明,釉中存在着由SnO_2半导体微粒及周围溶体层组成的网络结构,而足够的Sn-Sb固溶体粉末加入量则是网络连续并传导的必要条件。
-
“笑题松竹梅花”——对一件景德镇窑“釉里红瓷瓶”的正名和鉴赏
-
作者:
宋伯胤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瓷瓶
景德镇
美术陶瓷
釉里红
-
描述:
(一)引子早在1957年3月,在江苏省江宁县东善桥孙家山附近的被人叫作“娘娘坟”的土包包上发现了一座明代墓葬,出土文物四十七件。其中有一件景德镇窑出产的珍品“釉里红松竹梅图瓷瓶”,及死者生前的生活用品:一件铜杖头,一双铜筷和一面“湖州孙家”铸造的小铜镜外;其余锡制的明器最多,有烛台、香炉、香筒、罐、瓶、壶、钵、盒、盘、碟、以及铜火盒、铜三足带系炉等,体型都很小,制作粗糙,且无花纹装饰,给人的视觉感觉是和那件如此精美的景德镇窑所产的“松竹梅图瓷瓶”格格不入,
-
谈景德镇仿龙泉青瓷
-
作者:
杨后礼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窑址
历史文物
龙泉青瓷
景德镇
青瓷器
青瓷窑
青白瓷
釉色
江西
出土瓷器
-
描述:
中国瓷器发展到唐代,已形成“南青北白”的繁荣局面。江西瓷器的发展也是从青瓷开始的,如樟树市商代吴城遗址原始青瓷的发现,鹰潭市商代角山窑址的试掘,以及九江县沙河街西周遗址出土的青瓷,贵溪县渔塘春秋战国时崖墓群出土的青瓷器等等,初步显露出江西青瓷发展的梗概,从而证明江西同样也是青瓷生产的发源地之一。进入两汉时期,瓷化程度较高的成熟型青瓷已正式烧成,如萍乡市东汉永元八年(公元96年)墓出土的青瓷罐,南昌市、新建县等地出土的青瓷器皿,无论是其胎质、釉色,还是其物理性能均达到了瓷器标准,标志着江西青瓷生产已进入到新的阶段。据《陶录》卷五
-
瑶里行——踏访瓷都景德镇瑶里古代窑址记
-
作者:
毕克官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初
古代
品种
瓷都
古窑址
瑶里窑
青花
民窑
瓷片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去年(1990)十月的一天,终于去到了向往已久的瑶里。很久以来,瑶里就是我心目中的“圣地”。这得从我家里那些瓷片说起。在我收藏的历代彩绘瓷片中,明初民窑青花引起我特别的兴趣,很想找到他们的出处。后来,听说景德镇瑶里古窑址有大量类似的品种,便萌发了“朝圣”的念头。瑶里,位于瓷都景德镇东北约61公里。地处山区,古代为浙江、安徽和江西的重要通道,是附近物资的集散地。古代这里盛产
-
不要追求“完美的手”
-
作者:
顾亦兵
来源: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本质
残缺
实事求是
法国
事物
复原
反映
美学效应
维纳斯
罗丹
-
描述:
著名的维纳斯雕象因其断臂而具有无穷的魅力。有人曾将她的手依据自己的想象复原了,可见了的人,都说这不是维纳斯,因为失去了原有那种“残缺之美”。残缺,虽然是一种遗憾,可在某种情况下因为更真实地反映了事物本质,也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美学效应。据说,法国雕塑家罗丹在雕塑完巴尔扎克像时,一群学
-
让学生在期待中进步——浅谈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
作者:
逄涌泉
来源:
思想政治课教学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罗森塔尔
全体学生
任课教师
思想政治课
皮格马利翁效应
期待
进步
学习成绩
第一堂课
教学质量
-
描述: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有一次,他雕塑少女塑像,在雕塑过程中对这尊塑像产生了深深的爱情。后来,在他的恳求下,爱神终于将塑像变成真人,满足了他的真诚愿望。美国学者罗森塔尔等人曾对某学校十八个班进行综合测验,然后从各班随意抽出数名学生,把他们的名单交给任课教师说:“根据测验结果,名单上的学生将有明显进步”。八个月后,这部分学生果然在学习成绩、品德修养诸方面都有了进步。罗森塔尔等人认为,这些学生的进步,是由于任课教师像皮格马利翁期待少女塑像变成真人那样,对他们的进步怀有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