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295 条
-
蒸汽远红外养护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
-
作者:
赵梦奇
周志强
周作辉
来源: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混凝土制品厂
蒸汽管
对比试验
蒸汽养护
辐射能量
研究与应用
热损失
远红外加热
红外线
远红外涂料
-
描述:
当前国内大多数混凝土制品厂,在构件加热养护时采用坑式养护工艺,其周期长达16小时左右,每立方米混凝土耗用蒸汽600~800kg。近年来,立窑、隧道窑等虽可将蒸汽耗用量降至20O~400kg,但建窑的一次投资大,设备复杂。
-
四川汉闕的价值
-
作者:
冯一下
来源:
四川文物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石
新都
无名
沈府君阙
渠县
书箱
昭觉县
四川汉代
浮雕
平阳
-
描述:
在四川辽阔的土地上,星星点点地散布着数量可观的汉阙。它们是雅安高颐阙,绵阳平阳府君阙,芦山樊敏阙,忠县丁房阙,夹江杨公阙,德阳上庸长阙,新都王稚子阙,梓潼李业阙、贾公阙、杨公阙和边孝先阙,渠县冯焕阙、沈府君阙、赵家坪东无名阙和西无名阙、王家坪无名阙、蒲家湾无名阙。这些都是东汉遗物。其中李业阙兴建于东汉建武十二年(36年),是现存汉阙中年代前早的,比著名的河南登封太室阙还早八十多年。渠县有汉阙六处,是全国汉阙最多的一个县。1983年2月,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又发现东汉
-
张献忠大顺三年铜镜
-
作者:
苏成纪
来源:
四川文物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献忠
成都
铜镜
农民起义军
双龙
大顺
内圈
高浮雕
四川省
文物
-
描述:
四川省文物商店收集到一件张献忠大顺三年所铸的铜镜。镜直径10·5厘米,园平纽,园纽座,纽座上有楷书“大顺三年孟夏月造”铭文,斜方格纹地,内圈有高浮雕双龙图案,外圈饰有缠枝花纹带,外缘深边。此镜质地厚重,纹饰布局较繁复,双龙雕刻尤为精美生动,在明代铜镜中是少见的。 (见图) 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于1644年入成都称帝,国号大西,年号大顺,以蜀王宫为
-
一机多流连铸拉坯前“溢钢”机理的探讨
-
作者:
曾祖谦
来源:
四川冶金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铸机
表面温度
水口
液面高度
钢液温度
中间包
拉坯
多流
溢钢
耐火材料
-
描述:
文中提出了拉坯前中间包底部以粗糙的耐火材料表面为核心形成的结晶凝块,导致塞头与水口不能闭合而“溢钢”的假设,并据此拟订对策,在生产实践中解决了重钢一机四流250×250毫米方坯铸机浇注的最大难题,使之投入正常生产。
-
抽压煤气炼焦
-
作者:
杨德生
来源:
四川冶金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煤焦油
机焦
土法炼焦
回收
铁厂
环境条件
炼焦过程
劳动强度
生产条件
煤气
-
描述:
地方小铁厂采用抽压煤气炼焦,可以利用分散的小型煤窑开采的劣质煤炼焦;可以改善土法炼焦污染大、劳动强度大的工场环境条件;可以回收一部分煤气和煤焦油等副产品。该工艺具有投资省、建成快、易于推广等特点。在还未具备使用机焦生产的小铁厂,作为一种过渡性办法,就地改善一下生产条件,可以采用抽压煤气炼焦。
-
生哥与丹妹(瑶族)
-
作者:
韦克全
黄文东
黄革
来源:
华夏地理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灵山
草坪
芦笙
红果
瑶族
小花
映山红
南海
巡官
金茶花
-
描述:
我们瑶族在欢庆节日,庆贺丰年的时候,总喜欢吹芦笙、打花伞、敲猴鼓,为什么呢?说来话长哩。古灵山可高啦!山顶直插云霄,奇花异草长满山(王弄),珍禽异兽随处可见。有一天,突然有一股瀑布从山顶“哗”地飞泻下来,霎时间,整个古灵山便开遍了五彩缤纷的金茶花、牡丹花和映山红;山下(王弄)场里,玉米、南瓜、豆类遍地都是;树林中,桃子李子压弯了树枝;草坪上,牛羊成群,撒欢地蹦跳。古灵山的瑶胞,兴高采烈,奔走相告,他们唱呀跳呀,整个古灵山都沉醉在欢乐的气氛中。古灵山上的欢腾景象,被南海鲎巡官看到了,便向龙王禀报。龙王听了,两只眼珠咕噜噜直转,心里在打鬼主意:“我年年给他们风调雨顺,如今他们应该孝顺孝顺我才行。”想到这里,便吩咐巡官:“去告知古灵
-
红军八哥
-
作者:
杨春茂
来源:
华夏地理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八哥
毛主席
飞蛾
禄劝县
总司令
五彩缤纷
五角星
中国工农红军
普渡河
副主席
-
描述:
一九三五年四月底的一个傍晚,禄劝县翠华坝子的上空出现了一朵五彩缤纷的彩云,过了一下,不知从哪点飞来一群群小飞蛾。小飞蛾越来越多,满天都是。又过了一阵,小飞蛾又飞得无影无踪了。老人们都说:这是百年难有的“吉祥”之兆。第二天,翠华坝子的大小村寨,果然来了许多头戴五角星帽的红军。他们是毛主席、周副主席、朱总司令亲自率领的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他们从寻甸柯渡出发,经鸡街、三哨,二哨、头哨和普渡河
-
丰收鼓舞(彝族)
-
作者:
范元昌
来源:
华夏地理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乡
生产劳动
立春
五彩缤纷
鼓舞
猪血
彝族
地顶
动作
丰收
-
描述:
每当春节来临,我总会情不自禁地回想起我们彝族过春节的热闹场面,尤其一想到那庆贺丰收的鼓舞,我的心都要颤抖起来。在家乡,立春后第一个属牛日的清晨,女人们起得比报晓的公鸡还早,她们开始忙着春糯米粑粑。太阳一竿子高的时候,每家就揉好一个筛子大小,涂抹上猪血,插满五彩缤纷的各色菜花的大粑粑了。正午,男人们毕恭毕敬地顶着这个大粑耙,成群结队地到寨外龙树下条龙,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晚上,男的跳三步舞,女的不论老少都去跳鼓舞。从这天起,人们尽管白天劳
-
太湖石
-
作者:
老莼
来源:
华中建筑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假山
玲珑
私家园林
太湖石
石灰岩
苏州
-
描述:
有麟《素园石谱》太湖石图形(见图1)。近人沿用的说法:“湖石”,乃太湖石之简称。其实,“太湖石”一名的来源,可能与吴王夫差在姑苏建园,并最早使用了太湖之石的缘故,后人效之,因此价高名重,遂成为一专用名词。而后来所称
-
“建筑灵魂”的昇华——评湖北省第一届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览
-
作者:
管中
来源:
华中建筑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雕塑规划
建筑主题
建筑师
湖北省
城市规划
雕塑家
设计方案
雕塑艺术
建筑灵魂
中国城市
-
描述:
“十年”流毒在艺术界得到劲扫后的今大在众艳争芳的艺苑中,我们终于兴奋地看到了自己的姊妹艺术——雕塑艺术的复(更生)并跃进到一个新的阶段,这是很喜人的。近年来,雕塑艺术中的一支新蕾——城市雕塑,其光彩更为夺目,她向人们展示着,我国雕塑艺术的春天已经到来。今年初夏,黄鹤楼衅的湖北省城市雕塑规划组举行了一次盛大的设计刍形展览,许多建筑师、城市规划的专家们也去看了,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瑰丽多彩,朴实健美,手法多样,格调清新。在这里,我们确实看到了新中国城市雕塑艺术的希望。这些优秀作品是湖北省的雕塑家们多年凝集着的深厚的爱国之情和心血的结晶,作者们该应多么为自己的创作能给祖国的“四化”建设注入精神动力而感到欢欣自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