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360 条
-
油画作品的欣赏
-
作者:
杨亿
来源:
新青年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叶子
韵律
元曲作家
枫叶
马致远
落叶
树木
小令
油画
注释
-
描述:
油画作品的欣赏
-
当好“翻译”——怎样把科普知识写得通俗易懂
-
作者:
刘若君
来源:
新闻爱好者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技知识
科普宣传
翻译艺术
比喻法
科技语言
科技新闻
介绍
新闻编辑
青年学生
氢元素
-
描述:
把科技新闻和科普知识作品编写得通俗易懂并饶有兴味,把神秘深奥的科技语言变成普通工人、农民、青年学生甚至家庭主妇的语言,这是需要下番功夫的. 美国著名的科技新闻编辑和撰稿人奥尔顿·布莱克斯利称其为“一种翻译艺术”。这是个绝妙的比喻.了解和掌握这种“翻译艺术”,无论对科普宣传的作者还是编辑,都是重要的。这里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翻译”方法。速写法。就是用简练的语言,为所涉及或介绍的科技知识勾勒一个大致的形象.获奖知识小品《氢元素串门记》在介绍元素排列时用的就是这种“速写法”:“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有一座元素大楼.住在这个大楼里的居民就是组成那大千世界的
-
谈通讯员的宏观意识
-
作者:
杨玉辰
来源:
新闻爱好者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闻报道
头版头条
稿件质量
领导干部
写作
社会现象
宏观意识
宏观信息
通讯员
微观信息
-
描述:
在初学写作的业余通讯员队伍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些通讯员尽管写了不少稿子,但利用率低,上头版头条文章尤少,大部分文章是“小报、小事、小块”。原因在哪里呢?想来想去,我得出这样的结论:有沒有自觉的宏观意识,是做好新闻报道工作尤其是提高稿件质量的重要因素。什么是宏观意识? 什么是宏观意识呢?我理解,就是指捕捉宏观信息的自觉性,即把握大局的能力。社会现象是五彩缤纷的,每天为人们传递的信息也是多种多样的.从横的方面看,
-
论“中性”报道
-
作者:
张剑鸣
来源:
新闻爱好者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承包经营
多角度
报道
中性
精神活动
社会生活
解决办法
思维活动
社会问题
科学文明
-
描述:
顾名思义,所谓“中性”报道是指那种既不是纯表扬,也不是纯批评的报道。这种报道真实、生动、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揭不社会问题,寻求解决办法。象《一个工程师出走的反思》(光明日报)、《关于物价的通信》、《饮食科学文明在呼唤》(新华社)等报道都完整地叙述了事物的过程,客观,公正地反映了事物的全貌,避免了那种好就好得玲珑剔透、白璧无瑕,坏就坏得一无是处的片面性的写法,使新闻从狭窄的胡同中走了出来,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欢迎。本文试就“中性”报道思维活动的特点作一浅陋的探讨。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
-
八角街骚乱前的拉萨
-
作者:
陈保平
来源:
新闻记者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派出所
藏民
上海大学
拉萨
骚乱
西藏工作
五彩缤纷
布达拉宫
八角
大昭寺
-
描述:
我随上海大学生考察团从西藏回来一个月后,拉萨发生了暴徒骚乱事件,新华社发的八角街派出所被焚烧的照片使我们十分震惊,就在这片燃烧的房屋底下,就在这条被称为拉萨之魂的八角街上,我们有好几个上午流连忘返。那时,街上弥漫着淡淡的酥油味,大昭寺飘来蓝色香火烟,琳琅满目的藏民摊贩上,摆满各种你从未见过的瑰宝:银如意、金油灯、玛瑙项链、嵌宝石的藏刀、跳门神舞的面具……男女藏民穿着五彩缤纷的长袍,来来往往……
-
论新闻的意境美
-
作者:
茅廉涛
来源:
新闻记者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联想
艺术境界
新闻作品
艺术作品
画面
欣赏者
读者
意境美
王国维
再创造
-
描述:
“意境”是我国美学中的一个特殊范畴。它是表现在诗歌、绘画、音乐、舞蹈和某些园林、雕塑、盆景中的一种艺术境界。所谓境,是指外界的环境、景象,所谓意,则是指创作者的情趣、哲理。意境是意与境、景与情、心与物的结晶和统一。王国维认为,作品只有创造出意境,才可以称之为艺术,才是美,才能给人以美感。那么怎样的作品称得上有意境呢?王国维说:“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如其口也。”他还以著名词人姜白石的作品为例,明确界是“意境”为“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确实,大凡一首好诗,一幅好画,一尊雕塑,无不将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一种艺术境界,从而使欣赏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如身临其境,产生巨大的感染力。
-
触及“难点”“热点”的可喜收获:评选一九八七年好言论一得
-
作者:
尹世全
来源:
新闻界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析比较
文章写作
两个基本点
热点
评选
时代特色
报刊
难点
言论
改革进程
-
描述:
我省1987年好新闻评选会,于今年3月在自贡市举行。63家报刊推荐来参加评选的近40篇言论文章,经过与会代表的认真分析比较,从中评选出24篇作为好言论文章。这些评选出来的言论文章,五彩缤纷,绚丽多姿,有着浓郁的时代特色,生动地再现了我省各报刊一年来在言论文章写作上的新丰收。特别可喜的是,大部分获奖言论文章,敢于大胆触及改革进程中的"难点"和群众议论纷纷的"热点"。这次评选中获一等奖的《生猪
-
略论新闻的立体感
-
作者:
汪在满
来源:
新闻界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闻事件
多角度
空间立体感
立体化
新闻事实
新闻写作
读者
文字语言
多侧面
雕塑
-
描述:
创造立体感是雕塑的特长,因为雕塑能使形象立体化地造型于空间。新闻写作也可以借鉴和吸收雕塑艺术特长,形象地表现人和事,立体地展示人物和事件,使我们的新闻作品由"单面体"变成"多面体",多方位、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体聊新闻事实。文字新闻的立体感的特点,是以语言为媒介的,文字语言是一种符号,不能真正同雕塑一样直接给人以直观的空间立体感,但这种语言能唤起读者
-
新型窑炉
-
作者:
王丽萍
来源:
建材工业信息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少
卫生陶瓷
安装时间
产品质量
热耗
硅酸铝纤维
绝热材料
窑车
计算机实现
标准组件
-
描述:
联邦德国Villeroy公司的卫生陶瓷厂安装了一种新型快烧隧道窑,该窑是由联邦德国的Riedhummer公司和Gosslar公司共同研制的。窑长126米,共有95台窑车,生产能力为2000件/昼夜,烧成周期为12小时,安装时间为3—4星期,最高温度为1230℃。这种标准结构的窑炉是由42个长3米,重1800千克的标准组件组成的,其炉衬使用活性纤维硅酸铝
-
我们雕塑城市之龙
-
作者:
唐建平
来源:
建筑工人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地
声对
轰鸣
源泉
喉咙
机械
力量
雕塑
放开
家人
-
描述:
我们雕塑城市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