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英还是大众:关于当代版画发展的一次笔谈
-
作者:
齐喆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版画艺术
艺术市场
艺术家
美术学院
当代版画
表现形式
作品
中国版画
中国美术
油画
-
描述:
一个艺术门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无非两项:优秀的艺术家和广泛的社会基础。恰恰在这两项上,当代版画界出现了隐忧。除了寄身于美术学院或画院的艺术家,目前真正的职业版画家寥寥可数;而版画过于精英化、上层化,又使它对时代的敏感度逐步降低,受众减少。曾经以普及与传播为专长的版画,在今天的社会中,相对于国画、油画等艺术门类,大众对它的认知太少了。如果连最基本的社会接受度都丧失了,何谈版画市场?又如何能够期待版画可以创造出提升社会价值的作品呢?受《美术观察》编辑部之约,我特别邀请了一部分目前活跃在版画教学与创作一线的教师、参与推介中国版画走向世界的美协工作人员、曾经创作版画参加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展的艺术家、对版画市场长期关注并积极投入的画廊经营者,以及毕业于国内美术学院版画系、现在工作生活于海外的艺术家,来参与到这次选题讨论中。他们从不同角度对中国版画的现状提出了看法和意见。其中如果有一些偏激之言,其本意也是真诚的,因为大家都希望中国当代版画创作能够在这个时代重新建立起与社会的密切关系,让版画家真正超越技法本身去想问题,从而进入到整个社会文化背景中进行思考,不断创作出能够代表我们这个时代的优秀的版画作品。
-
大众的基础——关于《构图形式基础》教学的几点思考
-
作者:
齐喆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模仿
构图
流行
悖论
创作
基础
大众化
-
描述: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美院造型艺术专业学生基础情况,指出作为创作基础的重要承担者和体现者的《构图形式基础》课程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探讨了本课程教学过程中程式化与个性化的悖论以及初步解决办法,同时对学生在创作中模仿流行样式的现象进行了心理层面的分析。
-
节奏·旋律——曹国昌木雕艺术解读
-
作者:
齐喆
来源:
艺术.生活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语言
专业人士
艺术家
美展
木雕艺术
艺术创作
作品
节奏
雕塑艺术
中国美术
-
描述:
“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充实”或“大”等概念,和我们习惯应用的完整或完美等概念有共性。每次我看到曹国昌的木雕,都会想起孟子这句看似与雕塑无关的话。与同代的艺术家相比,曹国昌成名较早。他的《少女》、《儿子》早在五、六届全国美展时就相继获奖,并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受到了专业人士与普通观众的一致喜爱。而七届美展的参展作品《过去、现在与将来》则在业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论。纵观曹国昌的雕塑艺术,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一种纵轴上的演变,
-
塑造崇高的精神空间
-
作者:
齐喆
来源:
中国艺术时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刻
精神再造
郅敏
-
描述:
郅敏的雕塑拥有远古时代的神秘感、仪式感,超越世俗。这源于他对艺术的认知:"雕刻不是对肉体存在所作的一种单纯的模仿,而是一种来自精神的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