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影响卫生瓷成型泥浆和注浆成型工艺的因素探讨
作者: 高振刚   郝雅铭   来源: 山西建材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泥浆性能   颗粒级配   表面活性   卫生瓷   石膏模   器型   泥料   注浆成型   工艺条件   矿物组成  
描述: 注浆成型是卫生瓷成型的主要方法,尤其适用于形状复杂、器型不规则的制品。要制备质地优良的卫生瓷半成品,必须有浇注性能良好的泥浆和对注浆成型工艺的严格控制才能实现。影响泥浆性能的因素是比较多的,如物料的矿物组成、颗粒级配、表面活性、分散状态等。对于泥浆的...
火、土、水的创造
作者: 高振宇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半边天   官窑   宜兴   陶艺家   青瓷   日本传统文化   窑头   自然   作品   古龙  
描述: 在我童年时代,宜兴老家百米之内就排列着三座龙窑,整个丁蜀镇大约有30余座大大小小的龙窑。一到晚上,窑头上喷出的火龙映红了半边天空,灿若晚霞的壮景至今令我记忆犹新。时过境迁,如今位于镇东南前墅村的古龙窑却成了唯一一座完整的艰
张公隻眼谁人继 衰翁图画几存留
作者: 姜寰成   王祖荣   高振洪   来源: 青岛画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彩画技法   艺术生命   齐白石   中国艺术   气势   书法   图画   青岛   自学   作品  
描述: 张朋艺术简历张朋,字锡百,山东高密人,1918年3月出生。自幼受家庭艺术氛围的熏陶,酷爱绘画和书法。12岁起从祖父、祖母和姑母学画工笔花卉,十六七岁时自学岭南派画法,尤其心追高剑父、高奇峰等名家的作品。20岁时定居青岛,曾在湛山小学、丹东路小学教美术课多年。在此期间,他自学西方素描及水彩画技法,艺术视野逐渐扩大,艺术功底更加扎实。30岁后,他喜欢上了徐渭、高风翰、赵之谦、任伯年的作品,开始学习和实践大写意花鸟画;35岁以后他开始心仪吴昌硕和齐白石的艺术。在选材和大结构上师承齐白石,笔法上有岭南没骨画法的特征,墨法上胎息明清名家,造型及结构又结合西画的技法,熔于一炉,形成自我。多幅作品被中央美院选为课稿。
高振堂浮雕作品
作者: 高振堂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圆雕   形成原因   表现形式   浮雕  
描述: 高振堂浮雕作品
高振古体诗选
作者: 高振   来源: 诗林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郊行   似与不似   高振   把酒临风   渔家乐   题画兰   霞衣   如风   事本   雪诗  
描述: 写意(2000年) 作画求神似,笔简有梁意。泼墨成五彩,挥毫龙蛇戏。似与不似间,另寻新天地。人间事本繁,求真实无趣。
云海游记(组诗)
作者: 高振弘   来源: 诗林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碧瓦   五龙亭   心斋   海游记   秋史   游镜泊湖   北人   本溪水洞   游金山寺   水中天  
描述: 观冰灯 非是月宫非龙宫,玲珑剔透水晶城。光怪陆离疑梦幻,流光溢彩泛霓虹。精雕小巧活灵现,巨塑宏观气势雄。北人自有豪气在,满腔热忱冰雪情。
对现代陶瓷雕塑产品设计的分析
作者: 高振华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型   现代陶瓷雕塑   产品设计   发展趋势  
描述: 陶瓷的发展是中华文明史的一部分,随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大放异彩。时代需求的不同,导致陶瓷产品的风貌、创作以及技艺的发展不同。陶瓷雕塑产品亦是如此。文章对于陶瓷雕塑产品的造型展开论述,并对陶瓷雕塑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旨在促进现代陶瓷雕塑产品设计技术的不断进步。
绘画艺术思维的新空间
作者: 高振美著   来源: 北京:朝华出版社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研究)   绘画理论(学科:  
描述: 本书是女画家高振美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及油画创作中的归纳与总结,从艺术思维的角度阐述了绘画艺术语言的起源、生成和发展,进行了切实的艺术哲理的探讨。
高振平油画作品
作者: 高振平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育中心   1975年   油画作品   复旦大学   艺术设计系  
描述: 高振平油画作品
窑边随想——日本当代陶艺名家与宜兴龙窑
作者: 高振宇   来源: 装饰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代金银器   感到骄傲   三点定面   朝鲜半岛   陶艺家   中国东南沿海   现代陶艺   现代人文思想   日本传统文化   当代陶艺  
描述: 在我童年时代,宜兴老家百米之内就排列着三座龙窑,整个丁蜀镇大约有三十余座大大小小的龙窑。一到晚上窑头上喷出的火龙映红了半边天空,灿若晚霞的壮景至今令我记意犹新。时过景迁,如今位于镇东南前墅村的古龙窑却成了唯一一座完整的艰难地维持运转的龙窑。 去年我和来自备前烧的金重有邦、隐崎隆一及家住东京的青瓷名家川濑忍三位当今在日本非常活跃的陶艺家们来到宜兴参观。置身于他们中间,被他们的情绪所感染,又一次感受到龙窑的魅力,同时在这难得的交流中产生了颇多的感想。 金重先生继承的是地道的日本传统文化,格守着备前烧的正统血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