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谈油画肖像
作者: 杨骁   来源: 美与时代(中旬)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性   有实可写   时代的图像   油画肖像  
描述: 肖像是油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对肖像类油画的研究一方面可以更单纯地探寻一些油画技法,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这些"时代的图像"的研究来探索历史发展中的人文价值和人类精神。
“穿行·裂变”:傅新民现代艺术展览暨学术研讨会
作者: 殷双喜   刘骁纯   范迪安   奚静之   贾方舟   苏叔阳   谢春彦   邱志杰   宋伟光   刘龙庭   刘传铭   李忠信   赵树林   徐里   来源: 美与时代(中旬)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墨画   裂变   艺术作品   艺术家   艺术中心   现代艺术   展览   艺术创作   雕塑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傅新民,号新萌,1949年6月生于江西南昌,现就职于中国厦门。从事绘画、雕塑艺术创作四十余年,现为中国根艺美术大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先后被中国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集美大学艺术学院、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聘为客座教授。
“穿行·裂变”:傅新民现代艺术展览暨学术研讨会
作者: 殷双喜   刘骁纯   范迪安   奚静之   贾方舟   苏叔阳   谢春彦   邱志杰   宋伟光   刘龙庭   刘传铭   李忠信   赵树林   徐里   来源: 美与时代(中旬)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邱志杰   装置艺术   艺术展览   中央美术学院   现代艺术   中国厦门   工艺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   当代艺术家   雕塑艺术  
描述: 傅新民,号新萌,1949年6月生于江西南昌,现就职于中国厦门。从事绘画、雕塑艺术创作四十余年,现为中国根艺美术大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先后被中国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集美大学艺术学院、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聘为客座教授。
沃林格与当代抽象问题
作者: 唐骁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   抽象主义   材料个性   风格   抽象与移情   有机形式的愉悦  
描述: 沃林格认为风格是一种抽象,是一种寻求栖息之所和获得安息的冲动,即创造必然性的冲动。这种冲动首先在纯几何的抽象中满足,在沃林格看来,几何抽象的创造,是一种纯粹的直觉创造。因而抽象冲动的第一个结论是,在明显的"材料个性"中去复现外物,因为抽象冲动是追寻"自在之物"。在艺术表现中首先要求加以抑制的必然是空间,随之而来的是回避对三维物体和有深度感的物体的表现。
黄永玉全集 美术编 5 油画雕塑
作者: 刘骁纯 李小山主编   来源: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作品集   中国   作品综合集   当代   现代   雕塑   油画   文艺  
描述: 黄永玉全集 美术编 5 油画雕塑
两极对抗 双向深入
作者: 刘骁纯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绘画评论   89年后   油画  
描述: 两极对抗 双向深入
文雅与艳俗同体:谈黄晖的戏曲人物画
作者: 刘骁纯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曲舞台   趣味   人物造型   色彩   写实绘画   作品   同体   戏曲人物画   意象   油画  
描述: 引写意趣味入戏曲人物画,关良开其先河,响应者有之,惜大多难脱关良窠臼。引速写趣味入戏曲人物画,叶浅予开其先河,响应者有之,惜大多难出叶浅予阴影。黄晖画戏曲人物,以速写趣味入,以写意趣味出,初具个人面貌,自然可喜。关良和叶浅予都是戏迷,反映在作品中,两人都对某戏、某折、某一亮相的具体性极有兴趣。黄晖对戏曲好而不迷,戏曲人物不过是她依恋东方文化的载体,因此,剧目、曲目在她那里往往被泛化,出现了《生》系列、《旦》系列。甚至《苏三起
纪念毛主席诞辰八十五周年美展在京开幕
作者: 马骁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工作者   诞辰   毛主席   领袖   首都   纪念   工农兵   周年   中国画   文化部  
描述: 为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八十五周年,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的《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八十五周年美术作品展览》,1978年12月26日起在首都中国美术馆举行。 展出的二百多件作品,有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宣传画、素描、书法等。作者有专业美术工作者,也有不少工农兵业余作者和少数民族作者。他们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深
环境雕塑中的个性
作者: 刘骁纯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社会   创造性   流行样式   环境雕塑   个性化   公共性   超过限度   精神文明建设   艺术个性   艺术家个性  
描述: 环境雕塑中的个性与公共性的关系,不纯粹是个理论问题,在理论上不会有人反对公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但在实践上,铺天盖地的环境雕塑却与这种理想差距甚大。无论是写实的还是装饰的,具象的还是抽象的,古典的还是现代的,都形成了一些内涵空洞的流行样式,大家互相抄来抄去,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了。 并不是越抽象、越现代就越具有个性,几条曲线组装的现代雕塑随处可见,它和随处可见的强调埃斯曲线的美少女并没有什么两
漂泊的灵魂——记《漂移的平台——’99青年雕塑家作品展》
作者: 刘骁纯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台”   新现实主义   艺术系统   人文精神   雕塑家   玻璃钢   二律背反   艺术形式   自我发现   参展作品  
描述: 1999年秋冬之交,11位来自各地的青年雕塑家在重庆的游船上举办了一个雕塑展,然后顺长江而下,展品移至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画廊展出后结束。展览名为“漂移的平台”。 电脑平台,是信息集散的交换站,他们取名“平台”,根据参展作品来看,我猜想意在强调办展目的不为标宗,不为立派,不振臂而呼,不擎旗呐喊,展览只是自由交流、平等对话的平台,在风格流派上不
< 1 2 3 4 5 ... 7 8 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