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王式廊 1911-1973 不朽的人生画卷 壮阔的民族史诗
作者: 马骁著   来源: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作品集   中国   现代   油画  
描述: 王式廓(1911~1973年)当代革命现实主义画家和人民美术教育家。王式廓创作了油画《参军》《井冈山会师》《毛主席和我们在一起》,大型素描《血衣》等,生动地刻画了胸怀伟大理想的人们的形象,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其巨作《血衣》,为建国以来最优秀的艺术作品之一。此书为纪念王式廓先生百年诞辰所出版的大型画册。
肖传玖先生追悼会在杭举行
作者: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7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授   系主任   美术学院   "四人帮"   浙江   副主席   美术家   林彪  
描述: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协浙江分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教授肖传玖先生,由于遭受林彪、“四人帮”反动路线的严重迫害,于一九六八
后八九的中国油画
作者: 刘骁纯   来源: 美术之友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批评系统   新现实主义   政治波普   中国大陆   中国现代艺术   新潮美术   对抗格局   油画创作   灰色幽默   中国油画  
描述: 后八九的中国油画刘纯一九九四年第四期《文艺研究》发表刘纯研究“后八九”的中国油画发展流向的长篇论文,标题为《两极对抗,双向深入》。刘纯把一九八九年的两大美展:《中国现代艺术展》和《第七届全国美展·油画》中所体现的新潮美术和学院油画作为两极,认为...
基于相移结构光照明的浮雕成像技术研究
作者: 刘淑琴   钟金钢   马骁   张子邦   李莹   来源: 应用光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结构光照明   摄影术   光学成像   浮雕视觉  
描述: 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相移结构光照明的浮雕成像技术,对该成像技术的原理和成像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采用相移结构光照明的方法实现彩色浮雕成像。实验中,将多幅相移正弦条纹光场斜投射到被拍摄物体上,数码相机依次拍摄被照明的物体,再利用拍摄到的多幅相移图像,通过计算的方法重建出所需要的图像。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相移结构光照明成像技术能有效地消去环境不均匀光照的影响,获取的反射率分布图像只与结构光照明有关,突显了斜投射照明所形成的阴影,图像的明暗变化反映出物体表面的法线变化,因而在视觉上形成了明显的浮雕效果。
“刀客”刘明
作者: 刘骁纯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血衣   写实手法   现实主义   取景框   荒谬感   刘明   离不开   作品   艺术个性   油画  
描述: 我和刘明不很熟,但作品并不陌生。十余年来,在每一届大型的全国性油画展览上都能见到他的画,而且在数百件作品中一眼就能认出他的作品,可见个性之鲜明。他的艺术个性离不开刀——以刀代笔。称他“刀客”,就是因为他作画使得
吴冠中
作者: 王骁主编   来源: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现代   油画   艺术评论  
描述: 本丛书所整理的是中国西画(素描、速定、水彩、水粉、油画)在20世纪产生与发展的史料,以艺术家、艺术社团、艺术院校、艺术现象为题分册进行叙述。所选取的内容大都为艺术家本人和相关事件亲历者的文字和作品。由于历史和篇幅的原因,文献的收集难以达到完整无缺,但我们仍相信20世纪中国西画文献的问世会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西画发展的历史,但对今后美术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画明,画可从心 观刘永刚的书写性油画(节选)
作者: 刘骁纯   来源: 艺术财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合理性   传统书法   可能性   书写性   有机整体   艺术家   抽象   现代书法   书画一体   油画  
描述: 刘永刚将他近年创作的抽象油画称为“线相”,我更习惯称之为“书象”,意思大体相近,都是强调他的抽象油画与中国传统书法中线意、书意、书写性之间的文脉关系。 其实,这种追求并非刘永刚所独有,上个世纪欧美出现过所谓的“书法抽象”,那些艺术家有意无意地从东方书法中提取了某些元素而实现了各自不同的创造。那么,刘永刚的探索还有什么独立的价值吗? 我认为有,理由如下。 形态学意义上的观念革命已经终结,因此,在21世纪不可能再以观念革命的前卫性为主要批评尺度,又因此,批评面临着多元化、深度化的重新选择和重新建构,“写实绘画过时论”、“抽象绘画过时论”,以及种种以前卫艺术为标尺派生出的过时论,都需要重新审视。 观念革命的终结不等于艺术的终结。艺术创造的可能性、多样性是难以预测的,艺术家往往就在我们认为已经没有意义的地方找到了意义。基于这样的认识,批评将转向关注艺术家的创作系统—艺术家是否自立了门户,其独立性是否存在內在的合理性和系统性,该系统有多大的开拓空间以及目前发展到了何种程度,该系统的最佳境界在何处以及目前达到了怎样的高度等等。 刘永刚的抽象油画,从外部而言,它是抽象表现主义的一个子系统,是“书法抽象”的一个子系统,是日本“墨象”和中国现代书法的一个子系统;从内部而言,它是从“站立的文字”为发端的刘永刚艺术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无尽的怀念 纪念董希文先生诞辰八十周年文集1914-1994
作者: 李玉昌 谢善骁编   来源: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董希文(学科:   纪念文集)  
描述: 英文题名:Endless memory:本书收有文章20余篇,以纪念我国油画家、教育家董希文先生,其中有《谈董希文的油画》、《难忘的教诲》、《董希文年表》等。
邓乐的基础语言
作者: 刘骁纯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风格   一画之法   太阳和月亮   作品标题   艺术创作   基础语言   现代雕塑家   城市雕塑   艺术家个性   半成品  
描述: 邓乐的作品多为现代风格的架上小品,其中《内核》、《同量的太阳和月亮》、《智慧之声》、《红苹果》、《孕育与探索》、《生命之张力》我都比较喜欢。但我更看重的却是《太阳和云》以及三张没写作品标题的小图片。因为从这里我看到了邓乐自己的基础语言。
开宗明义地厘清剪纸艺术的定义及其工艺美术特质
作者: 蔡骁龙   江静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剪纸艺术   特质   艺术实践   定义   劳动人民   文化生活   明义   工艺美术  
描述: 一直觉得剪纸理论上的某些论点较为紊乱,在这里就自己多年来在剪纸艺术实践中摸索出的感悟,发表一点看法,供大家思考。一、必须厘清剪纸的定义剪纸是一项传统的工艺美术,产生于中国劳动人民长期文化生活的实践之中。我们的老祖宗发明了纸张,造福于全人类。老祖宗也逐步地将过去涂抹、刻划在石壁、竹木、皮、绢等载体上面的文字、绘画等艺术创作转移到纸张上来,于是剪纸这项国萃艺术也就应运而生了。之所以叫“剪纸”,必定是在有
< 1 2 3 4 5 6 ... 7 8 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