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马静 】搜索到相关结果 27 条
-
莫高窟唐代彩塑的人文情怀对雕塑教学的启示
-
作者:
马静兵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思想
启示
人文情怀
-
描述:
笔者从莫高窟唐代彩塑的人文情怀得到启示,解决当下雕塑造型形象教学中中西方文化冲突的问题,注重社会大环境对雕塑艺术的客观影响,以及主观意识形态在雕塑造型形象中的适当表达,最终将理性的结构认知与感性的人文情怀相融合,既发挥造型基础课的作用,又吸取中国传统造像的人文传统,实现雕塑教学的目的,主客观统一、理性与感性相协调。
-
浅谈中国伊斯兰砖雕艺术流派
-
作者:
马静兵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伊斯兰砖雕艺术
文化融合
研究与应用
-
描述:
我国砖雕艺术有着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至今已发展出多个艺术流派。其中,伊斯兰砖雕艺术规模庞大,自成体系,堪称多民族文化融合的艺术宝库。伊斯兰砖雕艺术历久弥新,亦面临严峻的发展形势,了解伊斯兰砖雕的流派脉络,对把握其发展形势推动其长远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浅谈陶瓷山水与国画山水的结合
-
作者:
马静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艺术创作
花鸟画
绘画技法
釉上彩
人物画
文化艺术
中国画
作品
发展
中国山水画
-
描述:
陶瓷山水画的问世并发展至今,与中国画有着难解之缘。因为就目前的陶瓷艺术创作而言,其形式主流还是国画风格的。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涵来看,都是国画风格在陶瓷材质上的表现,或者说是以陶瓷材质为载体,以陶瓷的釉、颜料为表现手段,以国画
-
天津泥人张的“型”与“韵”
-
作者:
马静
郑勇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泥塑
彩塑
天津
泥人
造型
写实主义
作品
民间文化
人物形象
工艺美术
-
描述:
从上世纪60年代末至今,西方一些雕塑家通过照相写实的手法来塑造自己的作品形象。这种快餐式的艺术表现手法从"波普艺术"中应运而生,以后就如雨后春笋般从美国席卷了世界艺术市场,这种高度写实主义以其高度的具象、逼真的特点吸引人们的眼球。而作为中国本土的非物质文化瑰宝——天津泥人张彩塑,也是以其具象写实的风格、"随类赋彩"的手法表达、塑造人物情感和性格的。
-
贾科梅蒂艺术语录及评论 下篇:贾科梅蒂艺术语录
-
作者:
马静
来源:
油画艺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贾科梅蒂艺术语录及评论 下篇:贾科梅蒂艺术语录
-
半固态连铸过程的滞留层尺寸预测
-
作者:
邢书明
曾大本
胡汉起
翟启杰
马静
李亚敏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连铸
滞留层
半固态金属
-
描述:
通过对凝固层的受力分析,提出了滞留层初期尺寸的预测模型及定量计算方法,并据此分析了各工艺因素的影响趋势。结果表明,在通常范围内增加结晶器直径或减小其长度,提高凝固系数或提高结晶器内的纵向温度梯度,减小拉坯速度、降低制浆室高度、改善结晶器润滑,都可以提高初期裂口的形成位置,减小滞留尺寸,进而有利于提高半固态连铸过程的稳定性,验证实验表明,这一预测模型的误差在5%-10%范围内。
-
半固态连铸工艺参数设计
-
作者:
邢书明
曾大本
胡汉起
马静
李亚敏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参数
连铸
半固态金属
-
描述:
提出了半固态连铸的主要工艺参数设计原则浇注温度为浇入制浆室后的熔体温度恰好等于液相线的温度;制浆室预热温度保证熔体浇入后,其界面温度不小于停止流动的临界温度,不大于熔体的初始温度;开拉时间在保证开拉时引锭不滑脱的前提下越短越好;拉坯速度既保证金属熔体通过制浆室的时间不小于非技晶球状组织的形成时间,又要保证熔体在通过结晶器的时间内能够形成不小于安全厚度的凝固层.
-
试论数字化艺术设计的视觉原理与创作流程
-
作者:
马静
来源:
中国电子商情(科技创新)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流程
视觉
数字化技术
互联网
艺术设计
原理
生活水平
计算机
-
描述: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艺术设计的需求逐渐加大,对艺术设计效果要求不断上升。数字化艺术设计不仅可以通过丰富艺术设计为人们带来视觉“盛宴”,还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达到网络的数字油画,对计算机和互联网应用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文章从数字化艺术设计的视觉原理着手,对当前数字化艺术设计创造流程进行分析,望为今后我国数字化艺术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
艺术微喷对书法作品的处理方法探讨
-
作者:
马静林
曾琦
来源:
数字印刷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学奥德赛
数字图书馆
科学发展
科普教育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
-
描述:
记得在一次鉴宝活动中,有一位持宝人拿着一把团扇请专家鉴定,专家看过后说这把团扇品相完整、色调古朴,并且有名人落款,如果为真的话应该价值不菲,但是这只是一个现代高仿品,是用微喷技术复制出来的。还有一个例子,笔者在走访一些装饰画画廊的时候,看到一些非常精美的油画,标价一般都在3000~5000元,店主强调说这
-
工笔画的发展史及现状刍议
-
作者:
马静
来源:
飞天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
中国工笔画
花鸟画
绘画技法
色彩
古代绘画
人物画
创作
中国画
发展历史
-
描述:
中国工笔画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在我国古代绘画园地里,是棵最古老的大树.它有过光辉灿烂的年华,也经历过备受摧残凋落的时代.工笔画是以"工"为特征的中国画画体.它以细致的刻画、准确的造型和精微的色彩进行严谨的创作,其作品呈现工整、工细与工丽的画风.中国工笔画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古代工笔画脱胎于建筑和工艺品,与建筑和工艺有着不解之缘.从美术史的发展来看,秦汉以前的绘画多以工笔或重彩的形式出现,基本上依附于建筑和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