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翰墨与泥火的牵绊:泥性材质雕塑和国画书法所内含的艺术精神比较
作者: 饶岱珲   来源: 科技风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画   书法   艺术精神   陶塑  
描述: 从历史的角度动态地追踪泥性材质雕塑和国画书法所内蕴的艺术精神流变,从材料的角度将泥性材质雕塑相较书法、国画,体现泥性材质雕塑精神内蕴,并希望现代艺术家在抒发个人情感,体味自己对人生和艺术的理解的同时能回顾传统,重新寻找适合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文精神,重建陶塑和国人内心世界的联系。
管中窥豹——论中国现代陶艺观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意识关系
作者: 饶岱珲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艺术   社会   传统文化精神   现代陶艺     中国  
描述: 传统文化精神和现代社会的关系,以及他在这个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可是艺术自古以来就围绕着这个话题,在传统艺术和现代意识的契合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也做了各种尝试。中国人不像西方人那样,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冲突中建立自己的形象和素质,相反,中国人是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中把握自己的精神,
论中国现代陶艺观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意识关系
作者: 饶岱珲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艺作品   收藏家   出版发行   出版社   艺术陶瓷   艺术家   国内外   画册  
描述: 论中国现代陶艺观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意识关系
中国传统陶塑和青铜雕塑所内蕴的艺术精神比较
作者: 饶岱珲   来源: 山东陶瓷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蕴   传统   艺术精神   青铜   自然背景   中国   石质材料   雕塑  
描述: 在史前时代中西雕塑就存在着差别,那就是彼此所用材料的差异。西方雕塑以石质材料为主而中国雕塑却是以泥为主。欧洲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奥瑞纳、索鲁特和马格德林文化期均有很多的动物和女裸体石像。在复活节岛上的巨大石料矗立在蓝天与大海上显示着人类在自然背景下所能赋予的体量。而中国雕塑却是以泥土的自然之风,开启了历史的篇章并渗入国人生产生活的有形世界和礼乐和气的精神世界。中国青铜材质雕塑就象地球上曾显赫一时的恐龙家族的命运,平地惊雷般出现,又轰轰烈烈地消失———从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200年左右,中国灵魂突然生发出不可思议的金属撞击般的强度,让中国的雕塑艺术以另一个面目呈现在世人的眼前。中国的雕塑艺术本应在此后走上另一条路,可是战国后这种灵魂无声无息地消亡,显然技巧精湛的青铜雕塑品,在战国后的秦代还时时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但它们与先秦时代的青铜艺术更近于一种近源而非同宗的关系了,联接她们的只是外在的材质而已。西方雕塑以石为主,在材质的选择中显出有意识的偏重,中国雕塑从一开始便寻找最具有可塑性的材质,从雕塑的技巧中体现了雕塑精神的差别。青铜作为一种特殊的材质,它坚硬的外表述说着石头一样甚至比石头还要强硬的意志。可它的制作方...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