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静】搜索到相关结果 1728 条
-
从油画教学中看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
作者:
陈静
来源:
黑河学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
创造性思维
培养
油画
-
描述:
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是曲折的、艰难的,中国油画教学的发展也同样经历了曲折历程。在油画教学中,要通过培养发散思维、鼓励联想与想象和营造有利的环境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
-
防冻手镯
-
作者:
朱静静
余上坊 指导老师
来源:
科技展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冬天
手镯
冻疮
防冻
微型充电器
寒冷
-
描述:
冬天在很多地方还是很寒冷的。寒冷的冬天会让我们的手上长起一个个冻疮,给人们写字和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所以,我想发明一种防冻手镯,它不仅小巧玲珑,而且戴上这个手镯,会使自己双手充满温暖。不论在怎样寒冷的天气,戴上它,就不会生冻疮。如果手镯没有“电”了,只要在太阳下面晒几个小时就过去了。如果是阴天,只要把手镯用微型充电器插在电源上就0K了。[第一段]
-
汉代与古罗马帝国纪念性雕塑之比较
-
作者:
赵静
李海侠
来源:
科教导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罗马帝国
《马克奥利略骑马像》
汉代
《马踏匈奴》
纪念性雕塑
-
描述:
纪念性雕塑因其强大的政治功能,经常被作为帝国的政治符号而建造。汉代和古罗马帝国均是中西方两个伟大的时期,《马踏匈奴》和《马克奥利略骑马像》分属两个帝国的纪念性雕塑典型,两尊雕塑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点。它们的异同折射出两个帝国的社会文化以及民族心理的差异。
-
汉代与古罗马帝国纪念性雕塑之比较:以《马踏匈奴》和《马克奥利略骑马像》为研究对象
-
作者:
赵静
李海侠
来源:
科教导刊(中旬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罗马帝国
《马克奥利略骑马像》
汉代
《马踏匈奴》
纪念性雕塑
-
描述:
纪念性雕塑因其强大的政治功能,经常被作为帝国的政治符号而建造。汉代和古罗马帝国均是中西方两个伟大的时期,《马踏匈奴》和《马克奥利略骑马像》分属两个帝国的纪念性雕塑典型,两尊雕塑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点。它们的异同折射出两个帝国的社会文化以及民族心理的差异。
-
中西古代雕塑家身份认同迥异原因探究
-
作者:
李海侠
赵静
来源:
科教文汇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家
迥异
身份认同
-
描述:
古代社会,中西方雕塑家在身份认同上存在着巨大差别,原因是传统文化、政治制度、城市的功能和布局等因素不同。
-
浅谈现代艺术影响下的景观设计
-
作者:
王静
来源:
科教文汇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观设计
联系
现代艺术
-
描述:
景观设计是现代最为综合的艺术,它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现代景观设计从一开始,就从现代艺术中汲取了丰富的形式语言.本文简要对景观设计的内涵做了界定,阐述了现代艺术与景观设计的关系,从绘画和雕塑两个方面,分析了现代艺术影响下的景观设计.
-
浅谈中国画的设色
-
作者:
刘静雯
来源:
科教文汇(上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画设色
设色特点
设色种类
设色方法
-
描述:
来突出主题的画,例如:中国画中的工笔重彩的人物画、工笔花鸟以及一些青山绿水画更是突出色彩的重要性。在画面上也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
-
网页色彩的设计艺术
-
作者:
张静
来源:
科教文汇(下旬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网页
明度
色相
色彩
纯度
色彩搭配
-
描述:
生活是五彩的,在我们生活中地位日益重要的网络也是缤纷的,网络中的每一张网页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学习,他的色彩也左右着我们的心情颜色;作为网页制作者的我们在网页上恣意挥洒着斑斓的色彩。本文对合理搭配网页色彩进行了一定研究,只要合理搭配色彩的不同色相,调和色彩的明度和纯度,需要遵循一定的艺术规律,符合网页制作的特定原则就能制作出内容丰富又舒适惬意的网页。
-
浅谈现代艺术影响下的景观设计
-
作者:
王静
来源:
科教文汇·下旬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观设计
联系
现代艺术
-
描述:
景观设计是现代最为综合的艺术,它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现代景观设计从一开始,就从现代艺术中汲取了丰富的形式语言。本文简要对景观设计的内涵做了界定,阐述了现代艺术与景观设计的关系,从绘画和雕塑两个方面,分析了现代艺术影响下的景观设计。
-
绘画教学开启幼儿心智探析
-
作者:
汝静飞
来源:
科普童话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江门市蓬江区
江华
辅导教师
体型特征
暴龙
观察比较
棘龙
翼龙
科学认知
梦工场
-
描述: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绘画的过程是用心灵重新建构世界,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情感的过程。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幼儿常常把握不住事物的全貌和本质特征,也不知道如何表现,因此,我们首要的任务不是教幼儿绘画技巧,而是让幼儿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逐步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美是到处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法国的大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样这句话。幼儿的双眼稚嫩纯净,明亮无染,应该发现更多的美,我们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