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悲歌怨歌情歌:悼妓文学的起源及兴盛的文化原因分析
-
作者:
周霜红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悼妓文学
情与理
悼祭文学
-
描述:
美人是作家灵感的源泉之一,青楼名姬是文人名士最喜欢表现的题材之一。有时,一代名姬凋零,名士才子纷纷题吟,竞相赋诗作文,伤情凭吊,甚至形成文学创作的一时之盛。真可谓:一代名姬香消玉殒,四方名士魂消肠断。香魂飘散的美人给了现身在世的文人以无尽美丽的灵感,而现身在世的文人赋予香魂飘散的美人生命以超越时空的永恒。
-
现实主义的发展与女性文化的建构: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女性文本中的女性文化建构的现实意义
-
作者:
周霜红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化建构
现实主义
女性文本
-
描述:
在改革开放,现代化浪潮席卷中国大陆的今天,女性文化浪潮方兴未艾。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在现实主义走向多样化的洋洋景观中崛起的新时期女性文学,可说是这股澎湃的女性文化浪潮最绚丽夺目的浪头。它在对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革新、创造中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表现出一种通过补写或建构以女性为中心的女性文化,来重新审视人类文化,乃至重建人文学科的努力。
-
窗户的开启:论伍尔夫双性同体对文艺批评思维与写作的启示
-
作者:
周霜红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批评思维与写作
弗吉尼亚.伍尔夫
双性同体
-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Woolf 1882—1941)1929年在《自己的一间屋》里首次提出双性同体这一女权主义批评的重要概念,其强调对话、多元、异质,让男性因素与女性因素在同一平面上交流互动,从而改善单向度的人,单向度的社会文化环境。这一点,对文艺批评思维与写作的启示也是不言而喻的。
-
文艺创作中的感知错觉艺术思维初探
-
作者:
周霜红
曹慧芳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理场
物理场
感知错觉艺术思维
文艺创作
-
描述:
文艺创作中的感知错觉艺术思维是一种耐人寻味的奇特现象,它往往更加细腻入微,生动别致地展现了特定情境中人的心理活动,情感流程,让我们看到外在的"物理"是如何在个体的心灵中体察,内化,唤起我们共同的芙感体验,从而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生命力.
-
岩石下的水晶——文学批评视野中的弗吉尼亚·伍尔夫双性同体
-
作者:
周霜红
欧飞兵
吴慧兰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气质
双性同体
男性气质
-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认为伟大的头脑是双性同体的,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相互融合才能到达艺术创作的理想境界。分析伍尔夫双性同体,可以看出这个术语的提出不仅是由于女性她自己的利益,同样也是为了揭示男性的性别实质。毫无疑问,其中蕴含的对社会性别的透视提高了批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