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双性同体”与女性写作传统的追寻——弗吉尼亚·伍尔夫双性同体诗学形成轨迹略探
作者: 周霜红   来源: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写作传统   双性同体   弗吉尼亚·伍尔夫  
描述: 英国的弗吉尼亚·伍尔夫于1929年在《自己的一间屋》中首次把双性同体作为艺术家理想的创作状态提出。从其文学创作与批评中可以看出,这一诗学思想是其在回顾历史、审视现实中男女两性生活处境的差异以及比较男女两性写作的差异时提出来的,它的形成与女性写作传统的追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它既是对女性作家也是对男性作家而言的,既是对创作个体也是对整个社会而言的。
“双性同体”与女性写作传统的追寻——弗吉尼亚·伍尔夫双性同体诗学形成轨迹略探
作者: 周霜红   来源: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写作传统   双性同体   弗吉尼亚·伍尔夫  
描述: 英国的弗吉尼亚·伍尔夫于1929年在《自己的一间屋》中首次把双性同体作为艺术家理想的创作状态提出。从其文学创作与批评中可以看出,这一诗学思想是其在回顾历史,审视现实中男女两性生活处境的差异,以及比较男女两性写作的差异时提出来的,它的形成与女性写作传统的追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它既是对女性作家也是对男性作家而言的,既是对创作个体也是对整个社会而言的。
悲歌怨歌情歌:悼妓文学的起源及兴盛的文化原因分析
作者: 周霜红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悼妓文学   情与理   悼祭文学  
描述: 美人是作家灵感的源泉之一,青楼名姬是文人名士最喜欢表现的题材之一。有时,一代名姬凋零,名士才子纷纷题吟,竞相赋诗作文,伤情凭吊,甚至形成文学创作的一时之盛。真可谓:一代名姬香消玉殒,四方名士魂消肠断。香魂飘散的美人给了现身在世的文人以无尽美丽的灵感,而现身在世的文人赋予香魂飘散的美人生命以超越时空的永恒。
中国封建文化背景中女性观的静态发展
作者: 周霜红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静态发展   女性观   中国封建社会   变化轨迹  
描述: 占据中心地位的男性话语立场的儒家女性观,一直以主流形式存在于中国封建时代几千年中,这种儒家女性观静态发展的总趋势中暗含着曲折微妙的变化轨迹。这一变化轨迹显示了处于不同现实的人,对现世生活的失望与希望,在出世与入世间,不断地困惑、质疑、挑战,寻求一种平衡的状态,一种理想的男女两性关系。
现实主义的发展与女性文化的建构: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女性文本中的女性文化建构的现实意义
作者: 周霜红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化建构   现实主义   女性文本  
描述: 在改革开放,现代化浪潮席卷中国大陆的今天,女性文化浪潮方兴未艾。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在现实主义走向多样化的洋洋景观中崛起的新时期女性文学,可说是这股澎湃的女性文化浪潮最绚丽夺目的浪头。它在对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革新、创造中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表现出一种通过补写或建构以女性为中心的女性文化,来重新审视人类文化,乃至重建人文学科的努力。
窗户的开启:论伍尔夫双性同体对文艺批评思维与写作的启示
作者: 周霜红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批评思维与写作   弗吉尼亚.伍尔夫   双性同体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Woolf 1882—1941)1929年在《自己的一间屋》里首次提出双性同体这一女权主义批评的重要概念,其强调对话、多元、异质,让男性因素与女性因素在同一平面上交流互动,从而改善单向度的人,单向度的社会文化环境。这一点,对文艺批评思维与写作的启示也是不言而喻的。
现代女性文本中各异其旨的两种女性神化现象探讨
作者: 周霜红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化   现代女性文本   女性人物  
描述: "五四"以来的现代女性作家们以性别群体的代言人身份倾诉与言说她们的故事,表达对世界人生的感受,向世人展示了传统与现代交替中的中国女性复杂迂回的心理现实,并以独特的性别立场和审美意识在她们的文本中创造了各异其旨的两种女性神化形象。
文艺创作中的感知错觉艺术思维初探
作者: 周霜红   曹慧芳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理场   物理场   感知错觉艺术思维   文艺创作  
描述: 文艺创作中的感知错觉艺术思维是一种耐人寻味的奇特现象,它往往更加细腻入微,生动别致地展现了特定情境中人的心理活动,情感流程,让我们看到外在的"物理"是如何在个体的心灵中体察,内化,唤起我们共同的芙感体验,从而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生命力.
从生命的创造到文学的创造:论弗吉尼亚·伍尔夫双性同体对神话思维的逃离与飞越
作者: 周霜红   来源: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思维   双性同体   弗吉尼亚·伍尔夫  
描述: 对弗吉尼亚·伍尔夫1929年在其女性主义批评中提出双性同体诗学理论进行了详细地分析,指出此理论不完全建筑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与达尔文的生物学的最新发展之上,也不是依赖于《创世纪》的名句或柏拉图的著作,而是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实验探索式的勤奋刻苦的写作中产生的,但它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与历史有着一种深刻的精神联系,并不断超越其原初的意义而导向未来。
“双性同体”与非个人化写作的构想:弗吉尼亚·伍尔夫双性同体诗学形成轨迹
作者: 周霜红   来源: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弗吉尼亚.伍尔夫   双性同体   非个人化写作  
描述: 英国的弗吉尼亚.伍尔夫于首次把"双性同体"作为艺术家理想的创作状态提出。从其文学创作与批评中可以看出,这一诗学思想的形成除了与其女性写作传统的追寻相关,它的形成还与其对已有的传统小说和现代小说中个人化创作倾向的批判,非个人化创作的欣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并最终沉浸在对未来小说创作理想状态的构想中。它是其在对传统小说创作方式的批评,对现代主义小说成就的评价,以及对未来小说发展方向的预测中提出来的,它既是对女性作家也是对男性作家而言的,既是对创作个体也是对整个社会而言的。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