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疯狂的盒子 边秀灵感边数钱
作者: 雅春   来源: 生意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拷胶   陶瓷   单宁酸   持续发展   栲胶   泥料   解胶剂   球磨粉碎   利用途径   注浆成型  
描述: 雅 春 时尚的涂鸦T恤、精致的手工布包、个性首饰、颇具创意的小摆饰……在北京西单一家叫做“疯果盒子”不足200平方米的店铺里,堆满了300多个错落有致的盒子,盒子里摆放的就是这些让人心动不已的小玩意儿。 从“疯果网”到疯果盒子的实体店,学油画出身的王三石集聚年轻设计师的力量,赚足了创意的钱。 灵感的格子秀 2004年,王三石创办电子贺卡网。得益于网站的原创定位,王三石在几年里结交了大批国内外设计师人脉,为他日后的创业奠定了基础。 偶然的机会,王三石接触到了一个新名词“创意市集”。即一个大场子,贩卖出自独立设计师、地下艺术家、手工艺爱好者之手的原创设计作品。2007年2月,王三石精心酝酿的第一场创意集市开市,吸引了大批年轻设计师前来展示原创的T恤、布偶、饰品等。王三石的158个摊位在两天里总收入50多万元。在这以后,创意集市每两个月举办一次。 “几场创意集市下来,我们发现消费者有追求个性化的需求,设计师也有走向市场的想法,双方都需要一个固定的场所。”王三石说,2007年9月,他的第一家疯果盒子店开在了北京中关村步行街上一个不起眼的位置,设计师只要租一个“盒子”,就可专门销售自己的创意商品。由于店面位置较偏,店面当时每天的客流量大约只有50人左右,不过50人中几乎20人能产生购买行为,购买率达40%.“疯果盒子里售卖的都是设计师的创意商品,不少顾客都是回头客,而且还会在博客中晒自己从盒子里淘来的宝贝,这算是帮我们打了免费的口头广告和网络广告,几个月以后我们的客流量就上去了,一天能达几百人。” 从艺术出发 所有出售的商品都被摆放在大小不一的盒子里,而所有的盒子又都紧凑地连接在一起,看上去颇似魔方的一个平面。在疯果盒子店里,每个设计师只需以200元的月租金租下一个小小的盒子,就可以贩卖自己的创意产品,产品价格由自己定。而疯果盒子店铺则通过收取盒子租金,以及按比例(20%-35%)从卖出产品中提成来获取利润。 由于盒子的收益来自月租和提成,稳定的艺术家团队和优质作品就直接决定着效益,对于这两项需要有好的方法。比如说盒子租金,一律是每月200元,哪怕是墙角和正中醒目的盒子都是同样的租金。“设计师更乐于接受简单的收费方式,如果租金传递出一种复杂的利益关系不利于稳定设计师团队。” 在商业利润上,疯果盒子与“格子铺”一样,如果卖出的产品越多获得的提成就越多,但它在本质上又不同于一般的格子铺。“比如将市场反映好的创意商品规模化生产利润可以提高好几倍,但我们不这样做,只坚持卖原创的、限量的商品。”王三石解释说。 当然,一件真正的艺术品也不愁没有市场回报。王三石举例说,老M是一个80后年轻设计师,她从中国股民身上找到设计灵感设计了一款布艺作品“涨停福包”,寓意人们对股市好转的愿望,第一次做了不到10个在面市半个小时就销售一空,后来又限量做了一些很快卖完。“我们目前已经集合了几百个这样的设计师。” 专业管理入手 在作品上允许设计师充分“艺术”,但是在内部运作上,王三石采取的绝对是专业管理流程。 设计师多意味着艺术商品成交几率提高,疯果盒子的获利也相对提升,但并不是所有申请加入疯果的设计师都能被接收。“我们成立了专门的设计师审核团队,对申请加入疯果的人进行审核。”王三石说,只有得到所有审查者一致认可的申请者才能加入。目前,如果七八个申请者申请加入,最后通过的只有一个。 疯果盒子还建立了专门的物流和信息管理团队,负责进货、销售和媒体宣传等,为设计师们提供物流服务,而盒主们则可以通过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疯果网”查询每日的销售情况、产品更新信息,甚至还可以了解其他盒主们的销售情况。此外,疯果盒子还设立创业基金为年轻设计师启动自己的创意事业。 目前,疯果网聚集了全国各地的设计人才上万人。据王三石的统计,在疯果和设计师没有任何书面协议的情况下,80%以上的创作人员都保持着对疯果的忠诚度,疯果盒子的续租率也达到95%.“线上线下的专业管理和有机结合,让我们把设计团队和高品质的创意成功卖向了市场。”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