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运斤成风 敲出一片天地:郭氏兄弟“铁板浮雕”解读
作者: 陈培一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方米   工作间   太行山区   浮雕   艺术创作   铁板   石家庄   作品   工艺美术   海龙  
描述: 数年前,途经石家庄,在一个不足6平方米的小房里,看到了郭氏兄弟的工作间和他们的全部家当。怎么也想象不出,在如此狭小的空间里怎么会产生那么多动人心魄的作品,如此简陋的条件,怎么又能孕育出那如许多精美的华章。郭海博为兄,郭海龙为弟,均生于上世
开凿龙门石窟的社会条件
作者: 陈培一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条件   龙门石窟   技术力量   工具条件   政治环境  
描述: 在北魏自唐代的400年间,龙门石窟以政治的需要,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高超的技术,庞大的专业队伍,先进的工具为支撑,走过了辉煌的历程。自唐以降,当科学技术日益发达,工具、人才、物质不再是问题的时候,只有政治中心的东移才导致了洛阳龙门石窟结束了大规模开凿。所以,政治需要是决定龙门石窟兴与衰的最重要的原因。
中国写意雕塑的精神
作者: 陈培一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楚文化   中华民族文化   中国文化   形而下   文化价值观   写意精神   形而上   艺术家   雕塑家   苏轼  
描述: 雕塑是艺术家精神劳动的产物,写意雕塑则更为鲜明地体现雕塑家的精神.写意其实就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就是东方美学观,是一种文化价值观的民族认同.中国写意雕塑的精神是什么呢?形而上也好,形而下也罢,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在写意雕塑方面的体现.
写意雕塑批评系列之一 写意的疆界
作者: 陈培一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雕塑   文艺复兴   国际性   情感   艺术作品   疆界   普遍性   雕塑家   写意性   艺术批评  
描述: "写意"并非中国人的专有之物,亦非是中国人的专利,"写意"一词是中国人的发明."写意"具有国际性,具有普遍性,可以说"写意"没有国界,没有疆界,只有因民族和地域而产生的国别,只有国别模式.……
写意雕塑批评系列之三 写意雕塑论
作者: 陈培一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中国文化   基本的   情感   艺术作品   批评   艺术家   文化概念   雕塑   写意性  
描述: 我以为这个写意雕塑的提法本身有问题,有以偏概全之嫌,大家对写意雕塑的认识原本就存在着很大的误解。要真正解决问题,还是应该回到什么是写意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来。只有真正弄清楚了什么是写意,才能搞清写意与非写意的分野,也才能搞清写意雕塑与非写意雕塑的区别。
写意雕塑的审美
作者: 陈培一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欣赏   作品内容   审美判断   审美意识   庄子   批评   审美层次   审美标准   雕塑   审美倾向  
描述: 中国写意雕塑作品的审美,是领会写意雕塑作品之美。那么如何欣赏写意雕塑作品之美,正确地认识、接受、解读写意雕塑作品所释放的信息,中国的审美体系中又有什么审美标准?是本文所探讨的主要问题。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