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瓶瓶罐罐之奥秘(上)
-
作者:
高阿申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大汶口文化
人类生活
文化遗址
蒙昧时代
造型
仰韶文化
马家浜文化
瓷器
新石器时代
-
描述:
和良渚文化遗址中,均见有罐与瓶、尊的出土。它们同当时的壶、瓮、盆、鼎、、豆、杯、盉、罍等,都属远古时代人类生活的重要器具。尤其较早出现的瓶,既是汲水工具(图1),又可盛贮液汁及细物,是人类当时的至爱(图
-
瓶瓶罐罐之奥秘(下)
-
作者:
高阿申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意义
品位
寓意
文字狱
装饰
宋元时期
明代瓷器
青花
同音字
形制
-
描述:
明罐上的文化意义笔者沉湎于明代瓷器收藏二十余年,由此发现,传世与出土之明罐及瓶,比例约在15∶1左右。让人蹊跷的是,宋元时期,瓶器已呈多见,为什么明代反倒罐多瓶少?作为立件,瓶瓶罐罐在制作上并没太
-
瓷器鉴藏界的父子兵(下)
-
作者:
高阿申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足径
安徽省博物馆
乾隆
雍正时期
时代特色
鉴赏
口径
青花
康熙时期
中国瓷器
-
描述:
初次摆上桌面的元青花 同美学博士许先生认识,是在上海社会科学院。2003年下半年,时任上海社科报主编的许先生邀请了十多位行家,就民间收藏元青花这一课题进行探讨。前来与会者有上海的朱裕平、金晓东、俞天和王心睿等,外地的有西安马广彦、江阴高培芝、长春钱茂、广东老李等。大家围绕着会议室中间的椭圆形大圆桌,依次而坐。
-
瓷器方罍初探(下)
-
作者:
高阿申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观釉
釉彩
饕餮纹
铜罍
铁骨
商周
云雷纹
乾隆朝
蓝釉
例贡
-
描述:
当提及五十七种釉彩的具体品种时,这位督陶官再次提到仿古礼器(括号内分别注明的为现今名称):"厂内所造各式釉水(色)、款项甚多不能备,兹擧其仿古採今宜於大小盤、碗、盅、碟、瓶、罍、尊、彝岁例贡御者五十七种,开列於后以证大概:一仿铁骨大观釉(即仿官釉),有月白、粉青、大绿等三种。一仿铁骨哥釉(即仿哥釉),有米色、粉青二种。一仿铁骨无纹汝釉(即类天蓝釉)……一仿嘉窑青花。一仿成化淡描青花……"(注14)。
-
回望首届“当代名窑”评选
-
作者:
高阿申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评选活动
文化自觉
钧瓷
代名
磁州窑
五大名窑
中国白
工艺美术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瓷器是中国人发明的。但是,发明瓷器的古代中国人很少谈论自己的发明。即使谈,亦是只言片语,以致后人时不时云里雾里。比如唐末五代的越窑"秘色瓷",以及它的"秘",陶瓷界苦苦折腾了数个世纪不得要领,直到法门寺地宫被发现,才恍然大悟。比如隐姓埋名600年的元代青花,若不是海外传递来证据,亦未必在本世纪五十年代就一定被国人相认。还比如举世瞩目的宋"五大名窑",当时并无评比,有关它们的记载,始见于明《宣德鼎彝谱》。其中记得最详,当数明代陆深
-
瓷器鉴藏界的父子兵(下):兼谈元青花“世纪之争”
-
作者:
高阿申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父子兵
民间收藏
王心
古瓷
朱裕
上海社会科学院
中国陶瓷全集
洪武青花
中国古陶瓷
-
描述:
初次摆上桌面的元青花同美学博士许先生认识,是在上海社会科学院。2003年下半年,时任上海社科报主编的许先生邀请了十多位行家,就民间收藏元青花这一课题进行探讨。前来与会者有上海的朱裕平、金晓东、俞天和王心睿等,外地的有西安马广彦、江阴高培芝、长春钱茂、广东老李等。大家围绕着会议室中间的椭圆形大圆桌,依次而坐。那天,许先生的元青花情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遗
-
瓷器鉴藏界的父子兵(上):兼谈元青花“世纪之争”
-
作者:
高阿申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巩县窑
元青花
父子兵
中国艺术品
鉴藏
古瓷
梅瓶
目前集
元瓷
中国古陶瓷
-
描述:
中国收藏界有7000万大军。十年来这消息屡屡见诸于报刊杂志,并被国人引以为豪。然而,与此相关的一些信息与数据,很少引起人们正视。不久前有媒体报道:“目前集文物仿制、运输、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在国内已拥有超过10万从业者,每年收入超过百亿元。”而雅昌中国艺术品数据库2012年一项研究数据更让人咋舌:“在中国20个城市中有约25万人从事艺术品制假售假,这些制造中心至今仍非常兴旺”(参见2014年4月16日《收藏快报》,王国良《文物科技检测真的能取代人眼鉴定吗》)。这些数据意味着什么?无论从业者10万人还是25万人,单说每年从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