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民窑瓷收藏实鉴·文玩篇
作者: 高阿申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用具   景德镇   收藏   文房四宝   印盒   不同时期   武则天   民窑   学而优则仕   瓷质  
描述: 1.文玩的历史古人把笔、墨、纸、砚喻为"文房四宝"。这四种用具,其实未必是因为稀有、昂贵而成其为"宝",确切地说,是因为须臾不可或缺。譬如,行文、作诗、绘画需要它们,写一手好字乃至想要学富五车自然更
元青花的成熟及一度失踪探究
作者: 高阿申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失踪   成功   东汉   青瓷   商代   中国   胎质   浙江   原始瓷   瓷器  
描述: 中国自从在商代烧制成功原始瓷以后,经过一千多年的改进和提高,至东汉,已能烧制成熟的青瓷与黑瓷。当时,浙江上虞小仙坛烧制的青釉瓷,胎质致密、气孔率很低,用手指弹击会发出清脆的金属声,釉的质量也很好,所以称之为瓷器。唐朝以前,中国瓷器生产一向以青瓷为主。唐代形成“南青北白”的局面。两宋,制瓷业大发展,名窑遍及全国。至元代,景德镇因为拥有影青瓷、卵白釉瓷和青花与釉里红瓷的生产,成为中国制瓷业
瓷器鉴藏界的父子兵(下):兼谈元青花“世纪之争”
作者: 高阿申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父子兵   民间收藏   王心   古瓷   朱裕   上海社会科学院   中国陶瓷全集   洪武青花   中国古陶瓷  
描述: 初次摆上桌面的元青花同美学博士许先生认识,是在上海社会科学院。2003年下半年,时任上海社科报主编的许先生邀请了十多位行家,就民间收藏元青花这一课题进行探讨。前来与会者有上海的朱裕平、金晓东、俞天和王心睿等,外地的有西安马广彦、江阴高培芝、长春钱茂、广东老李等。大家围绕着会议室中间的椭圆形大圆桌,依次而坐。那天,许先生的元青花情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遗
瓷器鉴藏界的父子兵(上):兼谈元青花“世纪之争”
作者: 高阿申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巩县窑   元青花   父子兵   中国艺术品   鉴藏   古瓷   梅瓶   目前集   元瓷   中国古陶瓷  
描述: 中国收藏界有7000万大军。十年来这消息屡屡见诸于报刊杂志,并被国人引以为豪。然而,与此相关的一些信息与数据,很少引起人们正视。不久前有媒体报道:“目前集文物仿制、运输、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在国内已拥有超过10万从业者,每年收入超过百亿元。”而雅昌中国艺术品数据库2012年一项研究数据更让人咋舌:“在中国20个城市中有约25万人从事艺术品制假售假,这些制造中心至今仍非常兴旺”(参见2014年4月16日《收藏快报》,王国良《文物科技检测真的能取代人眼鉴定吗》)。这些数据意味着什么?无论从业者10万人还是25万人,单说每年从制
古董家具与仿古家具
作者: 阿申   来源: 生活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   回归自然   国画   功力   艺术风格   祖籍   绘画艺术   艺术造诣   雕塑   军旅生涯  
描述: 由于木种的差异,即便同一款式做工的家具,其价格落差之大难以想象。譬如,同是一把晚清时期的椅子,铁力木者几百上千元,而黄花梨或紫檀者可达几十万上百万。 很多年以前,一位不慎交了我这样厚古薄今、喜好古物的朋友的朋友,一时没把持住,也跟着我一起登上了收藏古董、品鉴艺术品“贼船”。想起当初他被我拉下水的情景,至今还记忆犹新。 他第一次到我家来玩,我展示了几件收藏的瓷器,依稀记得有唐绿釉净水瓶(均持)、宋定窑莲瓣纹小缸、明德化窑白釉杯、清雍正双狮耳窑变釉洗口瓶、乾隆六方观音尊、光绪粉彩“琴棋书画”卧足碗(“储秀宫”款)等。这几件器物并不是特意为他“授课”而设置,平常便放置在多宝格上,只是信手拈来,胡乱地讲解一通。我将瓷器的历史以最快餐的方式给他梳理了一遍,从宋代的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到明、清官窑,从古人的“秘玩”到今人的“检漏”,神吹胡侃了一个晚上。从他恍惚的眼神中,我知道他开始中毒了。接下来几天,我们又从瓷器聊到家具,尤其是“红木家具”的收藏,这下却是真真实实地触到了他的心痛处。 我的收藏是以瓷器为主,但是为了居家的方便,也顺带玩一点古家具。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我收藏的“红木家具”可称得上是价值不菲:客厅里整套的民国时期的酸枝木“太师椅”以及晚清铁力木雕花五件套、茶室里一套晚清广作酸枝木圆桌(一桌四凳)、书房里一对苏作黄花梨南官帽椅以及另一对黄花梨四出官帽椅、卧室一架黄花梨“喜上眉梢”架子床以及晚清酸枝木梳妆台等等,都是“重量级”的藏品。
鉴识嘉靖、隆庆、万历青花瓷
作者: 高阿申   来源: 检察风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隆庆   粥罐   莲瓣纹   晚清民国时期   鱼藻纹   石子青   窑器   天启   平等青   中国瓷器  
描述: 明代到嘉靖朝,在分期上,一般被划归为明代晚期。明晚期一共有五个朝代:嘉靖、隆庆、万历与天启、崇祯。限于篇幅,本文先就嘉靖〔1522---1566〕、隆庆〔1567---1572〕、万历〔1573---1620〕三朝青花瓷器的特征,作些探究。有关嘉靖、隆庆、万历这三朝的青花瓷器,目前在市面上还时不时能见到些。例如碗、盘、碟、罐等。况且价格亦不算高,相对晚清民国时期的价格甚至还有些回落。而民国早年,嘉靖万历青花瓷的价格,有些可抵得上晚清的官窑器。喜爱中国瓷器文化的收藏爱好者,不妨可把这一时期的器物,权作当下的收藏目标,以期不远的将来,有个较高的回报率。
鉴识明中期青花瓷
作者: 高阿申   来源: 检察风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呈色   青花瓷   青花钴料   总体特征   纹饰   弘治   明中期   上海博物馆   成化   江西  
描述: 明中期五十多年的青花瓷,有其总体特征,细细探讨,各朝还是有各自的特点。明中期是指成化(1465-1487)、弘治(1488-1505)、正德(1506-1521)三朝。成化朝早期青花仍沿用"苏麻离青"料,因而青花纹饰的笔道上,带有黑斑,青花呈色浓艳。成化中期,因"苏青"料断绝,遂改用江西乐平县所产的青花钴料——俗称平等青,又称"陂塘青"。这种国产料,经过精加工后,青花呈色给人以柔
元末明初青花瓷的特征与鉴别(一)
作者: 高阿申   来源: 检察风云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南亚地区   元青花   鼎盛期   青花瓷器   透明釉   万历   中国历史   西藏文化   小件   云南  
描述: 元末明初青花瓷的特征与鉴别(一)
元末明初青花瓷的特征与鉴别(二)
作者: 高阿申   来源: 检察风云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形   单体   尖头   鉴别   边饰   洪武朝   元末明初   排列   元代青花瓷器   云头  
描述: 元末明初青花瓷的特征与鉴别(二)
亦真亦幻元青花
作者: 高阿申   来源: 收藏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紫禁城   明清时期  
描述: 气度恢弘而又精美的元青花一度曾在中国绝迹,不仅在明清600年间近30个皇朝的臣民不知世上有元青花,就连保存历代传世品最多、最全的紫禁城,在传承有绪的旧藏中,也不见有元青花。明清时期缘何国内少见元青花?它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一段历史?[第一段]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