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现代陶艺的表现语言和形式特点解析
作者: 邬德慧   郑泓敏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   传统陶瓷   现代陶艺   表现语言  
描述: 本文在对传统陶瓷表现语言介绍的基础上,以图片为例,从形、绘、质三个方面对现代陶艺的表现语言和形式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形、绘、质的表现形式为现代陶艺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契机,也为陶艺家的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思想空间。
浅谈青花山水瓷画
作者: 郑勇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传统山水画   用笔   陶瓷   景德镇   水墨画   画面   瓷画   中国画   瓷器  
描述: 青花山水瓷画是一种用天然钴料为色彩,在白瓷胚胎上用笔描绘山水、亭台,再罩透明釉,最后在高温中成瓷。由于青花瓷色料表现力极强,可粗可细,能把中国画技法吸收进来,根据不同的需要创造复杂多样的艺术效果,丰富了瓷器审美的民族特色。青花瓷的绘制类似与作画,其笔势、构图、气韵、神采等等颇似中国画,烧制出的效果也有国画的特点。一、瓷画青花古人说:"五彩过于华丽,殊鲜逸气,而青花则较五彩隽逸。"可见古人喜爱青花的心情。青花瓷清白分明,就因为他是在透明釉下施彩描画。"在陶瓷艺术作品中,青花山水瓷画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山水瓷画取材于自然,有比大自然的山水更凝练。现代青花山水画,是在传统山水画的表现技法上继承发
当代工笔名家扇面集萃
作者: 郑雅风绘   来源: 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工笔画:人物画   写意画:人物画   人物画:写意画   人物画:工笔画   技法(美术)  
描述: 当代工笔名家扇面集萃
新媒介艺术与时尚合作的表现特征
作者: 郑云   李昌菊   雷阳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动画短片   艺术发展   科学技术   新媒介艺术   传统媒介   装置   时尚   传播手段   媒介手段   合作  
描述: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介艺术层出不穷,自从进入20世纪,绘画、雕塑等传统媒介的地位受到了空前挑战。新媒介艺术,指相对于传统媒介手段而言,以装置、行为、数码等媒介手段创作出来的作品。新媒介艺术作为一种强大的传播手段,它代表着当代艺术发展中最有
天津泥人张的“型”与“韵”
作者: 马静   郑勇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泥塑   彩塑   天津   泥人   造型   写实主义   作品   民间文化   人物形象   工艺美术  
描述: 从上世纪60年代末至今,西方一些雕塑家通过照相写实的手法来塑造自己的作品形象。这种快餐式的艺术表现手法从"波普艺术"中应运而生,以后就如雨后春笋般从美国席卷了世界艺术市场,这种高度写实主义以其高度的具象、逼真的特点吸引人们的眼球。而作为中国本土的非物质文化瑰宝——天津泥人张彩塑,也是以其具象写实的风格、"随类赋彩"的手法表达、塑造人物情感和性格的。
试论泰陵雕塑中的线和线条感
作者: 郑薇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线条感   泰陵   线  
描述: 用线加强物象的表现力,是中国雕塑的传统。本文旨在以泰陵雕塑作品为例试论雕塑中的线和线条感,试图从线的语言、线的主次关系、线的不同效果这三个方面来论述,旨在梳理雕塑中不同的线和线条感所传达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你看见的一切都是艺术:耿家勇的艺术与生活
作者: 郑全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耿家勇   绘画   雕塑  
描述: 耿家勇一个执著于绘画却突然失明的艺术家,在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他并没有放弃艺术,通过一双手的摸索,继续创造新的作品。他的事迹和作品激励着周围的人,只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就可以克服各种困难,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本文就耿家勇的个人经历进行论述,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认识他的艺术价值。
低碳材料在景观雕塑中的运用
作者: 郑慧铭   来源: 中国园林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低碳材料   景观设计   景观雕塑   风景园林   节能  
描述: 低碳材料是现代绿色化景观设计的关键要素之一。对国内外在景观雕塑中运用低碳材料的情况开展一个初步的探讨分析。首先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低碳材料在绿色化景观特别是雕塑设计建造领域的典型应用情况。将低碳材料运用于现代景观雕塑设计,对于美化空间、体现创新意识、丰富文化价值、保护环境有积极意义。并研讨了我国的雕塑设计建造中应用低碳材料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广低碳雕塑的方法。最后,分析了未来几年国际国内在绿色化生态化景观(雕塑)中应用低碳材料的趋势。
青花瓷的故事
作者: 罗伯特·芬雷著   郑明萱译   来源: 猫头鹰出版社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历史   中国   艺术社会学   瓷器  
描述: 瓷器,在長達一千五百年的時間裡,曾是專屬於中國獨有的發明。絲綢、茶葉、瓷器,這三樣來自「東方中國」的產品,曾經讓整個西方世界為之瘋狂。而瓷器的精美、光滑、細膩,尤其讓歐洲人深深醉心,不但引發歐洲人的豔羨,更引發歐洲人的無限想像和嚮往。 若從葡萄牙人來華算起,三個世紀內共有三億件中國瓷器在歐洲登岸,歐洲人除了瘋狂收集中國的精美瓷器,就連運送途中損壞的碎瓷片都可做成首飾出售,各國君王更紛紛成立實驗室或派出商業間諜,一心想破解中國獨霸千年的製瓷祕方。 當年「中華帝國」的天威之盛,不光光風靡歐洲大陸,鄰近的東北亞、東南亞地區,無一不為之心悅誠服。而瓷器的流通歐洲,除了激發十四世紀商業冒險活動的興起,亦與地理大發現、海上霸權的興起,環環相扣、息息相關。 「天下第一瓷都」的景德鎮,在十八世紀初無疑是全球最大的工業複合生產區,三千座窯密密麻麻遍布全鎮,每天得消耗掉一萬擔白米和一千頭豬,不但為朝廷燒製奇珍異件,為中國百姓生產家常器皿,更為世界各地的客戶特製符合當地品味和需求的瓷器。景德鎮的分工之細,工業化之精,不但比亞當斯密的工業分工理論還早出現,更比福特的汽車生產線足足早了一個世紀以上! 十八世紀中國瓷器行銷各地數量之巨,遍布之廣,已首度充分證明:一種世界級、永續性的文化接觸已然形成,所謂真正的「全球性文化」,首次於世界史中隆重登場。而青花瓷的出現,不但集工藝、美學、商貿之大成,更是東西美學相互影響下的第一件「全球化」商品。 世界史的探討雖已從多種不同貨品切入:鹽、茶、巧克力、咖啡、馬鈴薯、香料、絲綢等,但比起其他商品的單向旅程:香料吃下肚,絲綢穿上身,終而褪色或消失,瓷器最特別的是以完整成品形式外銷,不僅歷時常在,而且成為媒介,跨越遙遠的距離,承載著文化意涵,藉由貿易形式在世界各地流通,促成不同文化的交互影響。 青花瓷的寰宇之旅,是全球化首次真正興起的濫觴。而從歐洲人發現製瓷祕方的那一刻起,中華帝國的命運也從康雍乾三朝的豐華盛世,悄悄步向近代三百年的動盪不安與衰頹。英文小寫的「china」,竟與大寫的「China」,如此命運相同,令人扼腕。 瓷器自七世紀發明問世以來,始終居於文化交流的核心,中國瓷器則反映了世界史中一項規模最龐大的文化轉型活動。《青花瓷的故事》藉由瓷器,將中國、印度、伊斯蘭世界、歐洲、日本、韓國、東南亞、東非的歷史合為一體,強調國際各區域間的交流、互動、影響,使我們對世界史有更清晰深入的認識。不但結合「生產、分配、消費的歷史」、「科技、貿易、藝術的歷史」與「社會、商品、文化、政治、文學的歷史」三者於一爐,既關注於細節,又清楚聚焦於全球主題。
石情画意 郑世斌刻石
作者: 郑世斌著   来源: 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作品集   中国   现代   寿山石雕  
描述: 本书为工艺美术大师世斌从艺近二十年来创作了寿山石雕作品,本书收录了其近年来较有代表性的作品百余件,其中一半以上是田黄浮雕,可看性与收藏性都很高。
< 1 2 3 ... 7 8 9 10 11
Rss订阅